最爱吃的瓜子,一言不合就中毒?

时间:2022-10-13 01:37:33

瓜子作为日常必备的休闲食品,自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不过,日常生活中,我们吃瓜子或是吃花生,都会吃到坏瓜子,这时,你会把坏瓜子吞了还是吐了呢?坏瓜子有毒吗?我们又该如何挑选瓜子?

在网上看到关于发苦的瓜子有毒、致癌的说法:“如果吃到带有苦味的瓜子后,请马上吐掉,并用清水漱口!因为这种瓜子可能导致肝癌!因为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的物质之一!毒性是砒霜的68倍,经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这条消息着实让许多人吓了一跳,“最爱吃的瓜子,一言不合就中毒”?那么,发苦的瓜子真有这么大的毒性吗?其实,这条消息并非无中生有,可以说基本属实,但也不是说吃几颗坏瓜子就会致癌。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

早在1993年,黄曲霉毒素就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1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黄曲霉毒素的常见来源有哪些?

黄曲霉毒素常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是这些霉菌的代谢产物。霉菌的孢子(种子)广泛存在于土壤、空气中,当湿度大时,霉菌特别容易在谷物、坚果上繁殖,如玉米、豆类、花生等,葵花子也一樱并产生毒素。

黄曲霉毒素有哪些危害?

食品受到的污染的主要是黄曲霉毒素B1,一般认为其毒性主要有三种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致癌性。

急性中毒: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物质,一次摄入较大剂量黄曲霉毒素,能导致机体急性中毒和急性肝损伤,呈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等。

慢性中毒:长期摄入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则造成慢性中毒,其主要变化特征为肝脏出现慢性损伤,如肝实质细胞变性、肝硬化等。出现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母畜不孕或产仔少等系列症状。

致癌性:黄曲霉毒素是目前所知致癌性最强的化学物质,其致癌范围广,致癌强度大,可诱发肝癌、胃癌、肾癌和直肠癌等多种癌症。

坏瓜子也不一定都有毒

瓜子有苦味跟它变质发霉有一定的关系。天气温暖湿润时,农作物就容易发霉变质,如果感染了黄曲霉菌,就会产生让人致癌的黄曲霉毒素。可见,变苦的瓜子确实有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可能,但并不是每一颗有苦味的瓜子都是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瓜子被炒糊了或者被虫蛀了,也会有苦味。而且瓜子中含有40%~50%的脂肪,如果放久了,其中的脂肪会被氧化,从而产生苦味。偶尔吃到有苦味的瓜子,吐出后漱漱口即可,不必过于紧张。

瓜子存放要注意

要避免食物受黄曲霉毒素污染,就要避免食物发霉。尤其是遇到潮湿天气时,要注意把瓜子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此外,食物存放的地方一定要干净,如果不够卫生,或本来就存在黄曲霉菌,那食物放进去就会受到污染。

好瓜子也别吃过量

瓜子虽然好吃,但是瓜子内的油脂含量较丰富,建议不要吃太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周可摄入坚果50―70克,即葵花瓜子20―25克,或者花生15―20克,或者核桃2―3个。此外,食用原味坚果为首选,因为加工过程中通常会带入较多的盐、糖或油脂。

(本文转自知识就是力量公众号)

上一篇: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效果... 下一篇:指夹式血氧仪测量血氧饱和度纳入入院流程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