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区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分析

时间:2022-10-13 01:03:03

青浦区食源性寄生虫病监测分析

我国食源性寄生虫病病原种类繁多,在感染人体的60 多种寄生虫病中,食源性寄生虫病高达30 多种[1]。上海市近年开展的水产品寄生虫摸底调查显示在40余种水产品中发现12种寄生虫,包括华支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异尖线虫、裂头蚴病等6种重要寄生虫,其中海鱼异尖线虫的感染率达到20%[2]。青浦全区河江交错,湖塘密布,湖内水产丰富,各类淡水养殖鱼塘也遍布全区;为了解我区传播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食品种类和寄生虫种类,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和食源性寄生虫病暴发隐患,2015年4-10月作者开展了相关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2015年4-10月分7次至青浦区不同街镇的农贸市场、超市和餐饮店以及养殖环节采集各类生猪肉、生牛肉、活淡水鱼虾和新鲜海水鱼,并于采样当天将所采集的样品及时送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检测。

1.2 检测项目(表1)

1.3检测方法

1.3.1 肉类 采用压片镜检法和人工消化法。取猪、牛肉样品,剪成米粒大小后压片,显微镜下检查旋毛虫囊包、肉孢子虫包囊和缓殖子,以及猪、牛带绦虫囊尾蚴。每份样品检查压片至少30张。弓形虫采用虫体分离法,将肌肉组织消化后,取沉淀接种小鼠,2~3周后取小鼠腹腔液检查弓形虫滋养体,或取小鼠脑组织检查弓形虫包囊。

1.3.2淡水类水产品 主要采用人工消化法和直接压片法检测。将鱼去鳞、头,剥去虾、蟹和|蛄外壳,取肌肉和内脏用食品粉碎机绞碎,置于三角烧瓶内,以1∶ 1加入人工消化液,充分搅拌。于37 ℃培养箱中放置4~10 h 使肉充分消化,吸取上清液,再加适量蒸馏水,搅拌后沉淀30 min,再吸取上清液,反复清洗几次,直至上清液透明为止,沉淀备用。取上述经处理的沉淀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寄生虫囊蚴。必要时直接喂饲大鼠,解剖肝胆管获取成虫进一步加以确认。

1.3.3海水类水产品 将海鱼和海水软体动物洗净,采用直接解剖法检查其胃肠道、腹腔、内脏表面及肌肉有无异尖线虫幼虫或囊包存在。查见虫体或囊包则用眼科镊子轻轻夹出,置生理盐水中洗净,将虫体从囊包内分离出来,虫体用70%乙醇固定,甘油乙醇透明,在解剖镜或光学显微镜下进行形态鉴别。

1.4 检测结果判定

样品中检测到寄生虫即判定为阳性,同时计算检测动物数量,检出阳性的动物数量以及每个阳性动物检测的寄生虫数量。

2 结果

2.1 采集样品基本情况

2.1.1 样品种类

本次共采集样品113件,其中生猪肉34件(占30.09%);生牛肉19件(占16.81%);淡水鱼虾类32件(占28.32%)(鲫鱼5件、鳊鱼3件、河鲈鱼4件、昂刺鱼3件、白水鱼2件、黄鳝3件、泥鳅5件、小龙虾2件、黑鱼、麦穗鱼、旁皮鱼、河虾、基围虾各1件);海水鱼类28件(占24.78%)(带鱼7件、大小黄鱼8件、鲳鱼6件、秋刀鱼、马鲛鱼各2件、鲞鱼、多宝鱼、海鲈鱼各1件)。

2.1.2 样品来源

随机抽查青浦区(县)农贸市场、超市、餐馆和养殖环节等市售淡水类水产品、海水类水产品、肉类等食品中寄生虫污染情况。其中肉类每份样品500 g,鱼类和蛙类样品以尾采样。113件样品自各农贸市场采集的有76件(占66.37%);自各超市采集的有25件(占22.12%);自各类大中型餐馆采集的有9件(占7.96%);自养殖环节采集的有3件(占2.65%)。

2.2 采集样品寄生虫感染情况

2.2.1 肉类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检测生猪肉样品34件,生牛肉样品19件,未检出旋毛虫囊包,猪、牛带绦虫囊尾蚴以及刚地弓形虫。

2.2.2 淡水鱼虾类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检测淡水鱼虾类32件96尾,检出寄生虫囊蚴阳性样品1件2尾,阳性率为2.08%(2/396)。检出的阳性样品为麦穗鱼,感染的寄生虫为东方次睾吸虫和华支睾吸虫,虫体囊蚴见于鱼体肌肉内,样品购自农贸市场(表2)。

2.2.2 海水鱼类食源性寄生虫感染

共检测海水产品9种28尾,检出异尖线虫幼虫感染7尾,感染率为25.00%(7/28),其中超市和农贸市场所售产品感染率为24.00%(6/25),宾馆饭店所售产品感染率为33.33%(1/3)。在带鱼和小黄鱼中检出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感染率分别为73.43%(5/7)和66.67%(2/3)。带鱼和小黄鱼中异尖线虫感染率较其他鱼类高,于相关文章得出相似的结果。异尖线虫幼虫及囊包主要见于海鱼的胃肠、肝脏和腹腔。

3 讨论

华支睾吸虫病是目前最严重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人在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或虾类后,囊蚴可在人体肝胆管寄生而患病。本次调查显示,售食品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为2.08%,仅麦穗鱼有检出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概率高于其他鱼种,与有关文献报道基本一致[3]。与不同年份淡水产品中的寄生虫囊蚴感染情况比较发现,总体上淡水产品囊蚴感染率呈逐年下降。麦穗鱼体积较小、野生,生活在浅水区,有依偎淡水螺的习性,与其他鱼类相比较有更多感染华支睾吸虫的机会。调查结果与相关报道指出的经常在浅层水活动的野生小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率较高这一结论相一致[4]。

异尖线虫病是因食入生的或未熟的海鱼所致,异尖线虫在海鱼中的感染率普遍较高。本次调查异尖线虫感染率为25.00%,感染率并不算较高水平,原因可能与样本量不足有关。异尖线虫幼虫在海鱼体内的寄生部位主要是胃肠、肝脏和腹腔。调查结果显示,带鱼和小黄鱼感染率分别为73.43%(5/7)和66.67%(2/3),感染率均比较高,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5]。

影响食源性寄生虫病发病率升高的因素较多,一是一些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生食或半生食水产和肉类的饮食习惯尚难改变,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就餐机会增多,感染机会增大;二是淡水养殖业迅速发展,鱼类等食品的卫生检疫工作相对滞后;三是长期以来针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尚未系统地开展。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青浦区食品食源性寄生虫污染仍有一定的规模,主要是水产类,均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一旦食物加工不当,极易产生寄生虫对人体的感染。为了进一步控制食源性寄生虫病的发生,各个相关部门应加强重视;开展食品卫生宣教工作,改变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提高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从而杜绝此类疾病的发展与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明远,刘全,方维焕,等. 我国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及其相关研究进展[J]. 中国兽医学报,2014,34(7):1205-1224.

[2]张小萍,将守富,洪国宝,等. 上海市市售食品食源性寄生虫污染状况调查.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2,24(4):404-409.

[3]程荣先,肖启琼,郑自立,等. 野生麦穗鱼易感华支睾吸虫尾蚴的原因探讨[J].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5,18(2):155.

[4]刘建武,刘晓庆,牛丽平,等. 唐山市淡水鱼华支睾吸虫囊蚴感染状况调查[J].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0,5(3):207-209.

[5]阮廷清,张鸿满. 我国海鱼感染异尖线虫调查研究进展[J]. 中国共患病学报,2007,23(9):948-949.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的纳税服务模式创新 下一篇: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在新医改条件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