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成语文化内涵研究

时间:2022-10-13 12:26:15

维吾尔成语文化内涵研究

【摘要】本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借鉴和吸收前人大量优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维吾尔语成语文化内涵进行了一次观察和分析。

【关键词】维吾尔成语;文化; 内涵

引言 成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对成语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词汇内部的结构规律和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

语言从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无法分割的关系。所以我们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成语则语言是一种结构与表达形式。有些词语从字里面难以理解其含义,还必须懂得来龙去脉,懂得其典故的渊博。作为一种语言的展现形式,维吾尔成语有成一格的结构系统,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维吾尔成语体现了维吾尔族的传统文化观念,反映了广泛多样的民俗生活。其成语表现着维吾尔人们从史以来的民族风俗及维吾尔族人民具有的勇于直前,敢于尝试,友善好客的优良特点。维吾尔语成语是现代维吾尔语熟语中表现最生动、最富有意趣的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有不少学者对维吾尔语成语进行了研究。

维吾尔成语所说的“turaqliq ibariler ”就是指汉语里的成语,在“辞海”里被定义为: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从字面理解。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

有些成语从字面难以理解其含义,还必须懂得来龙去脉,懂得其典故和渊博.如:“n lge teng bolmaq ”,意思是说一人辛辛苦苦做完整套事情,结果却是一片空,什么都得不到,白忙活一场的意思。此成语来源于数学微分中的导数等于零的概念。而有些词从字面上则容易理解。

如:“ishek bolup ot yimigen,it bolup poq yimigen ”,从字面是就可以知道,为了完成某件事去赴汤蹈火,吃尽苦头的意思。

1. 维吾尔成语的文化内涵 就维吾尔成语来说其数量相当多,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我想从几个方面谈谈维吾尔成语文化内涵的关系。

1.1 要生存就得从事生产活动。维吾尔成语中有不少同生产,产品以及与生产过程有关的事物有关联。如:

“ gshni krsitip pke satmaq”翻译成汉语是“挂羊头,卖狗肉”,意思是嘴上说的漂亮,可在私底下做不良的事情,对人不够诚实。

“soyghan piyazdek ”翻译成汉语是“赤条条”,“一贫如洗”。意思是裸的,非常穷。

“derex on yilda yitiler,adem yüz yilda ”翻译成汉语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诸子集成”曾有这么一段话: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计者,计划,计谋也。树者,种者,培养也。意思就是说一年的计划最好是种谷子,十年的计划最好是种树;一生的计划,最好莫过于培养人才。意思是说其培养人才是百年大计。这多指培养人才培养之难而言的。

1.2 维吾尔族历史生活中发生的不少事情也都在成语中反映出来的。如:“mertni meydanda sina ”翻译成汉语是“战场试勇士”(“烈火识真金”)。在以前维吾尔人们认为勇敢的,敢于尝试的汉子就在维吾尔传统的摔跤来进行拼搏。一个勇士代表着一个村的荣耀,村与村之间会常常举行此活动。两个汉子之间若有矛盾也会用此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gsh sining ,ustixan mining ”翻译成汉语是“严加管教”。维吾尔旧时在家长授予宗教师学校时会说类似的话,意思是“我给孩子的是生命,可给予血液的是你们”。

“laydin yasalghan komizek sugha qüshse saq qalmas ”翻译成汉语是“泥巴做的缸子经不住水泡”。这成语反映着维吾尔陶瓷技术,意思是用阴谋,经不住真理的考验。

1.3 自古以来,无论哪一个民族的发展同宗教都有着亲密的联系。就拿维吾尔的伊斯兰教来说,伊斯兰教对中国特别是新疆的一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更不能例外。如:

“pirige bqip murt bolur,saqalgha bqip burut ”翻译成汉语是“看教主再做信徒,看胡子在留唇须”。这就表明了伊斯兰教的教主,信徒关系。意思是说教师如何,他教出来的徒子也会如此。领导如何,他手下的也会类似这个概念。

“sheytan weswesige salmaq ”翻译成汉语是“受魔鬼的诱惑”。而“ sheytan”是指古兰经里的一个负面人物。他常常诱惑人,让人犯错。意思是,以某种欲望犯下错误,走不正之路。

2. 成语的作用 成语在本名族文化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维吾尔族历史悠久,语言发达,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炼铸了大量的内容丰富多彩且哲理深奥的熟语。这些熟语不仅言简意赅,含蓄幽默,而且形象生动,包含了维吾尔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透射出维吾尔人社会变迁的踪迹。正是有了这些大量的熟语,维吾尔成语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在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对成语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语言词汇内部的结构规律和该语言的民族文化背景。维吾尔语成语是维吾尔族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维吾尔族人民喜用的语言材料,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维吾尔先民原始信仰的特征和文化意义进行思辩性探讨和理智性分析,指出其具有的现实理论特征和时代意义,尽可能地弥补学术界对此问题认识上的不足。

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信息,因而任何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形态。成语是语言的一部分,是流传民间的形象,是通俗的语句。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思想的同时,又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内容。而此文对成语的不同定义出发,用举例指出的方式对成语的内涵,成语与文化的联系,在生活中的运用进行了较深的研究。语言是文化的核心,,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指导人们行为的符号体系,语言为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材料,而成语是语言里头经典的经典,因此维吾尔成语在维吾尔民族文化结构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英国学者哈特曼,斯托克在他们编著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指出,成语是“具有特殊的,通常并不等于各单个词义总和的涵义的词组,通常不能逐字直译成另一种语言,这就会失掉其特殊的涵义”。我认为,成语之所以有如此特点,是因为它具有特定语言的文化意义。一个民族的文化意义,包括社会环境,生存条件,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历史事件,文学艺术,,风尚习俗,等等,都是由名族语言集团把它们附加在本民族的词语中,从而使它们成为文化词语。习用久远的成语,这种附加的文化意义表现的更加显著。就是一般的词语,虽然词汇意义相同,但文化意义就不一定相同。成语是语言中文化的积淀,它所蕴含着更为深层的文化意义,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3. 总结 总的来说,每一种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载体,成语也不例外。这也就清楚的告诉了我们: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而语言同文化又有着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裂的关系。本文以“文化”与“成语”为视点,来观察“成语与文化”的关系,可它们二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密不可分。不过,笔者的阐述十分有限,成语中吩咐多样的文化底蕴,还待于人们作更广泛的挖掘,更为深入的探究。

上一篇: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的加强 下一篇:浅谈改革统计方法与提高数据质量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