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时间:2022-10-13 11:10:42

论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

摘要:英语是英语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应该是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语言教学,英语教学必须重视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传授。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论述了在英语教学中传授文化背景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对如何开展文化背景知识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英语教学 文化背景知识 跨文化交际能力

1 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教学

作为人类独有的社会现象,语言记载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语言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是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的。因此,不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要想学好语言是不可能的。完整的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结合,英语教学中不能将文化背景排斥在外。

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的现状,可谓喜忧参半。令人欣慰的是:学习英语的人数庞大,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感兴趣,许多学生花在学英语上的时间及精力都是相当多的,他们在各种英语等级或水平考试中也屡获佳绩。但另一个现实却是,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并未有多大改善。由于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相差较大,大多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了解不足,导致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低下,语用失误频繁。这确实值得英语教学工作者进行深刻的反思。

1.1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英语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学者认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该语言的语言结构、语言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作为该语言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也就是说,语言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共同处于一个整体之中。教师在教授语言的同时,应把与语言相关的文化内容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融入其中,使语言的教授与文化导入同步进行,让学生能更多了解英美国家的社会文化。

1.2学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教学相互促进

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既要重视语言的内部形成与结构,又要重视与英语教学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的种种社会文化语境因素。在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有许多积极的作用。

首先,文化导入可以让学习者不断地接触到英语国家社会、经济、历史、文学、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开拓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见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适当地导入一些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知识,便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并且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一个从语言到文化,再由文化到语言的良性循环。

另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对目地语文化缺乏了解,学习者往往难以体会和把握目的语所衍生的文化涵义,从而会产生理解上的偏误,甚至导致交际障碍或交际失败,造成交际双方的误解。

2 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2.1文化背景教学的现状

事实上,语言与文化背景之间的特殊关系已为广大教学工作者所认识,而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重要性已成为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在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能力除包括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外,还包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能力。最新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也对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作出了相应要求。

然而,在实践中,由于中学阶段各种升学考试、评比的压力,以及大学阶段与学位挂钩的英语等级考试的压力,广大学生对英语文化背景的关注远没有达到主动认知、理解、应用的程度。为提高升学率、考级通过率,教师们也只好沿用在我国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即主要采用听说练习和讲授语法、英汉汉英互译的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某种语言结构(如句子、词汇等)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的。他们都偏重语言观象而忽视文化知识及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英语时遇到的语言问题,在英语教学中侧重于语音、语法、单词的模仿、操练及背诵,却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向学习者输入文化方面的信息。这样的结果就是,尽管许多学生苦学英语多年,也很难用英语进行交流,即使在口语表达中无语法错误,往往也会说话不得体。这种不得体的英语比语法、语音方面的错误更难被英语本族人所接受。在眼下的北京,轰轰烈烈迎接奥运的过程中,许多让外国人啼笑皆非的英语指示,正是这种英语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杰作”。

2.2文化背景教学陷入困境的原因

仔细分析学生缺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2.2.1教学指导思想的局限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了好多年,近年虽然在各级学校英语教学中稍有所加强,但这些口号在考试这个指挥棒面前总显得苍白无力。更多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共同追求的不是素质即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而是分数,不是对英语语言文化知识的综合理解,而是对零星文化知识的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在应用语言时,一旦中外文化稍有差异,十几年本国文化的影响就会轻易占据上风,在书本上学到的少得可怜的文化知识几乎就找不到位置了。那些“洋泾滨”英语就是这样产生的。

2.2.2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

不可否认,最近几年各地相继出版的中学、大学英语教材对语言文化的关注的确比先前的好了许多,至少许多学者所批评的中国式英语在这些教材中出现的次数大为下降。然而现有许多教材还将英语国家的老年妇人叫做“old grandma”,真不敢想象,一位天真的中国小朋友在这样的教材培养下,遇到了一位白发苍苍却坚持认为自己很年轻、宁愿别人叫自己madam Ms.或者 Miss 的 old woman 时,会有怎样的一个场景!

另外,我国外语教材一直受到国内政治气候及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学生所用教材大多是一些小故事、对话、短剧等,有时也有一些散文和诗,题材虽然较多样,但内容单一。在英语教学中融入对中国传统道德或者某种政治说教,使学生不能接触到真实的、与现代英语国家文化相衔接的、深入目标语社会的语言材料。尽管学生学的是英语,但是思想内涵却还是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被人为地隔离了。这一点,在笔者前几年辅导英语专业自考生的过程中,体会最深。幸运的是,那套用了十几年的全国教材,终于在2004年被有关部门更换了。只不知,这套教材又误了多少学子对英语文化知识的学习。

2.2.3教师及教学手段的因素

首先,长期以来,在外语教学领域中,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语言学者都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本身。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没有把教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其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的教师们,大多已经习惯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形式,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习惯了过分依赖老师,习惯接受“填鸭式”的教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读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方面的书籍,大部分时间用于记单词、做练习上。

第三,对教材中的英语语言背景知识介绍,许多老师并没有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足够的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去揣摩。年轻的学生们对那些完全陌生的文化很多时候只能一知半解,更不用说去掌握应用了。

3 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几个问题

3.1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

教学中教师要做到既不放弃知识文化的积累,又要加强交际文化的导入。但是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教学内容要有所侧重。

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文化导入的内容可以偏重交际文化知识。交际文化的传授应该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手。教师主要向学生讲述英汉常用语在语言形式和风俗礼仪等方面的差异。

例如,英语中的禁忌语多与“privacy”有关。许多个人情况如家庭、婚姻、信仰、年龄、薪水等都是个人隐私,因此,在与英美人进行交际时不要询问或者涉及有关他们的私人情况。而学生由于受母语文化的影响在交际中常犯这种错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对个人情况的询问体现了亲密、关怀。

当然,也应适当的导入知识文化,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修养,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以及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讲解课文时,教师不能只停留在语言符号的表层,还应向学生传授语言符号下面的深层文化,只有这样,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才会从文化知识过渡到文化意识。

3.2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新思路

3.2.1从词汇方面入手,要注意词的意义及内涵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义上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挖掘词语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如“white”在英语里的意思是of the color of fresh snow or common salt,汉语译为“白的、白色的”,但英语学习者对a white lie就不易理解。难道谎言还有颜色吗?当然不是,它的正确意义是“不怀恶意的谎言”。这种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俯拾皆是,从词汇着手,简单明了,成效大,能避免学生望“词”生义的毛病出现。

3.2.2从习惯用语及俗语入手,了解其后的文化差异

从习语的角度着手进行文化教学是卓有成效的,因为习语是语言发展的结晶,具有强烈的文化特征,进行习语的学习,既能学到语言又能学到文化,并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英汉两种语言中丰富的习语都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最常见的就是中英文化对 dog的态度。“as lucky as a dog” 这句俗语的理解,如果没有一定文化背景知识,是要闹出笑话的。

3.2.3从社交礼节及习俗方面着手

社交礼节是指某文化或成员在特定类别的交际活动中共同遵守的规则与习惯,英汉社交礼节因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很多人认为汉语中的“请”相当于英语中的“please”,但在某些场合却不宜用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都说After you;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都用“Help yourself”, 也不用“please”,如此等等,不是语言本身的字字翻译,而是文化的信手拈来。

3.2.4鼓励学生在课外主动了解文化差异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导入文化背景知识,是扩大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的一个有效途径。但英语课堂教学毕竟有限。为了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深入地了解英语国家各方面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利用各种途径从课堂外获取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到图书馆借阅与文化有关的书籍、报纸、杂志,观看外国电影、录像以及电视上介绍西方文化的节目。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英语角、英语沙龙等活动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材料以进行跨文化学习。另外,学生也可以利用因特网这个信息资料的海洋去获取各方面的文化知识。

3.3开展英语文化背景教学对教师角色的要求

在明确了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的内容与方法之后,语言教学者的素质就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了。

语言的教与学具体实施主要由教师及学生共同来承担。在这样一个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大环境下,在教学上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考前背的教法,而改为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教师的传统地位“传道授业解惑”就应当有了新的内涵,应重“导”而非“教”。

同时,教师要加强对本国和外国文化的学习。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首先应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使自己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要具备用外语准确表达本族文化的能力。

4 结语: 素质教育目标下英语文化背景教学展望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英语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其它英语技能的掌握。在素质教育的目标下,我们应该认识到,语言的本质功能是交际功能,人们用所学语言知识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学生在学习英语十几年后,如果仅仅能说出语法结构正确的句子是很难与英美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的。作为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只有认真思考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作用,界定其地位和内涵,并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内容及教师队伍培训上作出相应的调整,才能使过去忽视英语文化背景的教学模式得以改变,培养出合格的人才,让他们在与外国文化直接、迅速和频繁的接触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新义,张京生.论文化导向型英语教学模式[J].山东外语教学,1996:3.

[2] 胡文仲,平洪,张国扬.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1.

[3] 张玲.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传播[J].太原大学学报,2005:6.

[4]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11.

[5] 雷萍莉.试论运用文化背景的渗透开展英语教学[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上一篇:“重大疾病保险”合同“猫腻”剖析 下一篇: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大学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