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解决

时间:2022-10-13 11:09:12

智能电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解决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化科技技术的稳步提高,凭借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而不断发展的智能电网为了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需求,在借助科学技术的前提下不断地更新,逐渐成为国际电力系统的首选。本文正是立足于智能电网发展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策略,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智能电网;挑战;解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全球普遍呈现出能源紧缺、环境压力巨大的态势,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下的国家和地区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大,同时,不同的用户对于电能的供给量和质量的要求也不断严格,这使得电力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需要无数行业先锋为此而建言献策,更新技术,以求达到用户的要求。二十世纪末以来,计算机技术从单纯的计算功能发展成为一个沟通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等领域的巨型网络,一方面,用户在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理念引导下对于电网的技术性要求提升得显而易见,另一方面,各个行业的信息化管理和精确化控制也成为了电力行业必须更新电网技术的前提和背景之一。在此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智能电网作为一个催生品不仅需要面对广大用户的品评,还需要承担起支持经济社会信息网络的重任,其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

一、智能电网概述

从现有的理论层面而言,智能电网指的是以物理电网为基础,综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高新科技技术而将原始电网高度集成的新型电网系统,它具有开放性、安全性、高效性等特点,是现代化电力系统的首选网络模式。以目前掌握的智能电网推广程度和使用效果来看,它合理利用了现代通信技术,安全高效地实现了多种现代化技术的综合和融合,既完美取代了传统的电力网络而以可靠、经济的优势为广大用户所接受,又以其高度的漏洞自查能力和数字化配合能力为现代化企业的信息网络运行提供了技术基础,为数据的整合和收集,以及综合分析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工具,同样为现代化企业经营者所青睐。

由智能电网引出的一个成体系的管理系统即是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网络,这是以电力网络局域网为核心,以具体的业务工作站为前端,从而构成的统一的大型服务平台。就通俗意义而言,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系统即传统意义上的与用户直接对接的服务点,它包揽了具体到单个用户的电力能源服务细节,如电力计量、电费收取、用电管理等日常熟悉的电力行业服务项目,还有业务扩张,技术检测等技术性较强的上升型业务。智能电网推广之后,电力营销管理系统自然也应脱离于传统的机械化管理操作和业务服务,而做到与时俱进,更新为信息化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将电力服务的具体业务覆盖到电力系统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用户,实现营销业务的丰富和具体化,实现多流程、多环节、多思路的营销模式,使现代化电力网络营销成为可能,从而以全新的系统化面貌迎接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

二、智能电网面临的挑战

1 行业技术竞争压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水平与日俱增,在积极借鉴了国外先进技术同时综合本国技术发展现状而构建起的电力网络帮助国人度过了一个发展浪潮。但欧美各国早在本世纪就已经进入了电力系统技术化更新换代的收尾阶段,其中美国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将注意力转移到了智能电网与电子监控的融合上,美国政府更是将能源技术发展中心确定在了全美电网的统一化和智能电网的普及化和升级化上,同时积极利用新能源资源,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新兴能源,与智能电网共同配合,为全美的电力系统和能源供应提供了一个保障。纵观世界,再反观国内,尽管我国的电力系统在改革开放以来屡屡更新,且及时地引进了智能网络技术,但与欧美各国相比,我国仍处于智能电网利用的初级阶段,就电力行业而言,技术竞争压力依旧存在。

2 设备配合和适应能力的差距

尽管我国广泛吸收了世界各国的电力系统技术经验,但本国的电力系统基础设施仍处于原始阶段,技术的更新并未完全带动基础设施的及时更新,因而在设备和技术的配合问题上仍然存在且长期存在着差距。

3 与社会总体技术发展趋势的适应问题

现代意义上的智能电网指的是由计算机电子控制的电力系统,而传统的电力系统控制源主要是由机电组成,智能电网在国内的普及和发展,无疑要面对与传统控制源的磨合,甚至于传统的机电控制源还要让位于现代化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如此方可将技术和设施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张。

三、相应的解决措施

1 提高电力通信平台的可靠程度

在现代化的智能电网之中,通信平台不仅是一个通信通道,更是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业务划分和规整上,它需要与智能电网相互配合,统一规划。为了达到电力通信平台的作用功能最大化,同时使平台间的基础设施可以相互沟通操作,实现纽带联系的功能,保证业务的顺利实施。因此为保证智能电网的顺利推广和技术革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提高电力通信平台的可靠程度,同时提升其保密性和抵御非法攻击的能力,在电网安全的保证上起到一定作用。

2 强化信息通信保障网络

信息化社会的电力系统自然逃不开信息传递和通信功能的强化问题,尤其是当电网配电功能出现问题,或是网络接入点错误时,及时的信息通信能够保证电网控制源及时掌握电网每个细节的具体情况,从而突破建设瓶颈,从细节出发,各个击破,由细节到整体地保障智能电网网络通信的顺畅,这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3 注重技术行业化改进

现阶段的智能电网对于通行的通信网存在着硬性要求,如数据量的要求,传输速率的差异要求,具体到业务的技术要求,具体的环境和管理模式要求等,这些要求无一不是在要求智能电网总体系统能够达到先进的技术水平,从而从行业高度提升整体的电力网络技术改进,为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一个能源网络保障。

四、结语

就目前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而言,电力行业所能采取的智能电网模式并非只有一种。对于每一个国家和地区而言,他们又需要根据本国和本地区的综合发展现状确定智能电网的使用模式,解决在智能电网普及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技术性和突发性状况。考虑到智能电网技术上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普及范围较广,但技术提升空间依旧很大,在必要前提下可以采用试点方案进行检测使用,再逐步进行大范围推广,这不失为一个减少失误和突发状况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邓俊杰.智能电网发展机理研究[J].电子制作.2016(10)

[2]宋菁,唐静,肖峰.??国内外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与分析[J].电工电气. 2010(03)

[3]周世平.智能电网及国内近期发展概述[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0(01)

[4]王从钢.智能电网:未来电网的发展趋势[J].电器工业.2010(03)

上一篇:新形势下农村渠灌区管理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建筑电气施工的安装技术浅谈与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