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后路就不能全力以赴

时间:2022-10-13 09:57:47

《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

作者:王石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2年10月

2009年1月7日,我在中金公司演讲。

现场有人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王总,绝大多数人的人生都是为了工作,尤其像您,一个大公司的董事长,在这个市场千变万化、竞争瞬息万变的时代,公司做得再大都要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决策者要随时随地待命做出应对。那么,是什么让您放得下心去登山呢?更何况,登山那么危险。您有没有想过万一出意外怎么办?”

我想了想,用很简单的一句话回答了他:“因为我不喜欢做生意,不喜欢当生意人;我赚钱,是为了让我的生活更美好。”

是的,我喜欢做冒险的事情,不能因为我的地位高了、钱赚多了,反而成为我的束缚。当我觉得在事业上无法得到满足的时候,偶然发现原来登山挺具挑战性的,于是,便开始登山。我登山的目的是什么呢?没有特殊的目的,就是喜欢挑战。假如硬要说有什么目的的话,是我可以借由登山远离我的公司——如果我不远离它,就会折腾它,折腾我的员工。折腾员工是不对的。公司的任何决定,或对或错都是相对而言的,我的决定未必是对,别人的决定未必是错。所以我要出走,远离公司,远离员工。

可是,当我宣布我要去登山的时候,出于安全方面的担忧,公司管理层有人反对。他们的理由是:“你不应该去登山,你去登山是对我们股东不负责任,因为你可能会摔死。你回不来了,我们的股价就会跌。”我说:“第一,我不能为了你而损失我自己,我首先是我自己,而不是‘董事长’,这是‘个人主义’角度的考虑;第二,从道德上讲,我登山前已经告诉过你,我不是偷偷摸摸去登山的,那就没问题了。”

然而,不容否认,我的行为对股价确实是有影响的。1999年登珠峰之前,只要我一“进山”,股价就微跌;只要我一“出山”,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换言之,市场对我的登山行为是不认可的。

诚然,登山可能会遭遇很多危险,甚至可能会丧命。比如我登珠峰快到山顶的时候,正准备一鼓作气冲上去,突然发现我的氧气瓶快没氧气了,连下山补给都不够用。怎么办?我仍然坚持要先登顶再下山——给自己留了后路相当于是劝自己不要全力以赴!真到了下山的时候,我只好捡先前登山者丢弃的废旧氧气瓶,像接力棒一样,一个挨着一个换,勉强撑到山下,才算捡回一条性命。有人说,既然这么危险,难道不害怕吗?下山之后就有记者问我:“万一你捡不到氧气瓶呢?”我觉得这种假设性的问题没必要回答,实际上我就是捡到了,于是跟他开玩笑说:“好在登顶的队员不全是上海人,因为上海人很仔细,是不会遗留氧气瓶在半路上的。”

登山虽然有危险,关键看你喜欢不喜欢,只要你喜欢,其他都是次要的。正因为我有登山的经历,商业谈判时我往那儿一坐就有优越感——我在山上一待就能待一个月,你能吗?无论从意志上还是体力上你都磨不过我。

(节选自《王石说:影响我人生的进与退》)

上一篇:贰 “零负、团费”=缩水自费 下一篇:产业转型:“稳增长”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