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的创新

时间:2022-10-13 09:48:00

民族舞蹈的创新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间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艺术。在多种文化形式中,民族舞蹈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个组成部分,民族舞蹈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富有特色的音乐旋律,浓缩了中国文化发展,并将这种宝贵的艺术不断传承发扬,将民族舞蹈推向更加繁荣的阶段。

关键词:民族舞蹈;表演;舞蹈意象;丰富内涵;审美创造;舞蹈灵魂;舞蹈起源

一、舞蹈的起源及民族舞蹈存在的问题

舞蹈起源于人的生命,是人类生存、劳动的积淀,是人类文化经验的积淀,是情感的宣泄,人们全部生命的感觉经验都倾注在舞蹈里面。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人们击地而舞,铿锵而歌,在空地上,尘土飞扬,喊声冲天,是那么尽情、那么投入、那么感人。舞蹈起源之说,甚至已形成重大流派的学说,从各自不同的历史时期。从认知角度和审美习惯出发,捕捉了形形的舞蹈之起源论据既生动形象,又丰富多彩,尤其是那些来自遥远时代的材料,或偏僻地区的例证,对于认识舞蹈的起源,乃至舞蹈的不同时期的不同价值,生命本质和美学特征,具有价值连城的意义。民族舞蹈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民族舞蹈的发展,无数从事民族舞蹈表演的工作中通过不断总结和创新,建立了一套丰富多样的表演体系,并且完成了无数优美动人的舞蹈表演。这些成果是一笔非常宝贵的文化财富,对此我们应该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随着世界舞蹈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民族舞蹈在技巧的应用和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舞蹈的表演技巧是实现舞蹈效果的根本保障,如果在舞蹈表演的技巧方面存在问题,那么会严重影响这种舞蹈的表演效果。例如芭蕾舞、古典舞等,这种做法导致舞蹈作品脱离了应有的民族风格和审美意识,影响了民族舞蹈的完美特征。一些民族舞蹈的作品中,生硬地加进一些表演技巧,与舞蹈作品不贴切,严重影响了整体的美感。这种方式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民族舞蹈的表演风格,影响了整个表演的效果。部分舞蹈作品,由于缺乏表现力,只好用大量的技巧动作进行填补。这种做法会导致观众看到的只是很多炫目的技巧,而无法感受到舞蹈作品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还有一些舞蹈作品,缺乏民族舞蹈表演的特色,不同的任务和时代背景却采用了十分相似的表演技巧,这种过分注重民族舞蹈的表演技巧,缺乏对舞蹈内涵的深入研究,最终只会让人感觉乏味,影响了观众对民族舞蹈表演的观看热情。

二、民族舞蹈的创新和鉴赏能力

民族舞蹈演员需要有好的作品来展现,好的舞蹈作品是对民族文化精髓的集中体现。观众可以通过好的舞蹈作品,感受民族舞蹈的魅力,同时领略该民族的文化气息,因此,做好民族舞蹈作品的创作工作意义重大。在创作民族舞蹈作品的时候,不仅要让其蕴含民族文化,而且要有民族特色,要能够让人感受中国民族舞蹈表演的美感。在民族舞蹈创作中,肢体的创作是最基本的,舞蹈是人体动态造型美的精华,舞者用优秀的作品展示美丽的形体艺术,当走进舞蹈艺术的世界时,体会到肢体语言的美妙。姿柔则生韵,韵而生情,“物有其容,情以物迁”,情是舞蹈艺术的最高境界…… 舞蹈的灵魂是用来比喻“情”,?可以利用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的长处,来丰富舞蹈表演的内涵,烘托和渲染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层心理,提高艺术感染力。我国的一位老舞蹈家曾说:“舞蹈艺术是通过人体优美的动作和造型、节奏和情节对人们一个时代生活中美的理想和愿望、感情和幻想的反映和体现。它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娱乐,使人的境界变得更美,鼓舞人们为着更美好的生活而进行斗争的勇气和信心。”民族舞蹈创作只有拥有审美意识,才能最好地保持具有深层文化底蕴的中华传统,这是历史的要求,也是我们每一个舞者的使命和对人民生活深厚的爱,是达到民族舞蹈美的最高境界和艺术的桥梁。阳春之曲,和者盖寡,如果观众缺少对民族舞蹈表演的了解和鉴赏能力,再好的作品、再精彩的表演都只能孤芳自赏,观众鉴赏能力的限制而约束民族舞蹈表演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一种遗憾,为了增加观众对民族舞蹈表演的了解,增强对舞蹈表演的鉴赏能力,需要加大对中国民族舞蹈的宣传力度。让人们能够更加轻松的了解民族舞蹈及民族舞蹈鉴赏,激发观众的热情,民族舞蹈表演一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民族舞蹈即兴的表演

我国的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四川等地,民间舞蹈可以说是在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受生存环境的影响,在表达形态、表演形式及服饰上带有文化、色彩的风格。北方民族从来都是以骑马、放牧为生,他们依靠马匹纵驰在草原上,因而,马和鹰同游牧民族人们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成为他们民族舞蹈中最常出现的即兴表演。如蒙古族舞蹈中双肩碎碎的颠抖来表现走马时的平稳状态,两臂打开用两肩环绕八字来模仿雄鹰翱翔在天际的形象。锅庄舞是藏族很有特色的民族舞蹈,该舞蹈分有古旧锅庄、新锅庄。古旧锅庄舞属于祭祀舞蹈,带有宗教的色彩,宗教界人士和老一辈的人都比较喜欢古旧锅庄,其中的歌词内容和舞蹈动作形式等都比较陈旧,该舞蹈带有一种节奏缓慢、稳健,风格古朴、庄重的特点。这种民族舞蹈形式的形成年代及发展脉络虽有不同,但都源于劳动生活,从农民击鼓调节轻松的风俗中发展而来。民族舞蹈从产生之日起,就和气息成朋友,古代乐舞理论中就有:“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充分说明民族舞蹈是运用人体艺术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的一门艺术。民族舞蹈除了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作品,重要的一点则是舞者需要运用气息控制身体并帮助肢体完美地做出各种舞姿,从而淋漓尽致地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气息则根据所做的动作来对气息进行控制,它的频率不是平均的自由的,而是需要跟随动作的幅度、大小和节奏的变化来加以变化和调节。正确的调节气息为跟随动作的变化来变化气息,可使动作更具有生命力,增添民族舞蹈的魅力。舞蹈中的气息一般由吸气、提气、屏气、呼气四种形式组成。气息一般为“起法儿”做准备:提气是为了提高人体的重心,屏气是帮助人体收紧和戛然停止,吸气是为了换气与放松身体,为下一个动作做准备,找到运动的“延伸”,用内在的气息去感受身体的内空间与外空间的协调关系,体会身体对空间的占有,去展现气息与舞姿默契配合的最高艺术境界。

纵观民族舞蹈发展的历程,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舞蹈都是在自身发展中寻求新的创作观念,寻求全方位的探索,给人们极高的审美情趣,同时可以通过这种形式传播民族文化,推动中国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改进,获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雷鸣.中国民族民间舞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2.

[2]满运喜.中国民族民间舞基本功技术训练教程[M].上海:上海鹄殖霭嫔纾2004.

[3]卡琳娜.伐纳.舞蹈创编法[M].上海:上海鹄殖霭嫔纾2006.

[4]周萍,黄奕华.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组合编排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孙爱华.即兴创造舞蹈基础教程[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8.

上一篇:浅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第二课堂的建设 下一篇:新课标下高职美术绘画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