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十大最美援外医生

时间:2022-10-13 09:20:40

2015十大最美援外医生

2015“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公益活动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主办,旨在表彰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医生和团体,特别是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疫情一线的中国援外医生。

自1963年中国首次向非洲派遣医疗队起,中国向亚非拉及大洋洲的6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两万多名优秀医务工作者,执行医疗技术援外任务。他们不畏艰苦、救死扶伤,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不仅促进了受援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加深了中国人民同受援国人民的友谊;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珍视生命。

3月24日下午, 2015“大爱无疆――寻找最美援外医生”颁奖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全国多个省市的10名援外医护人员当选为2015“最美援外医生”,10名优秀援外医护人员获得2015“最美援外医生”提名奖,世界卫生组织获得2015“国际健康促进奖”,在莫桑比克援外工作中因病牺牲的医生徐迅获得“最美援外医生”特别奖。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李小林、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总后勤部卫生部副部长刘殿荣等为“最美援外医生”获奖人员颁奖。

2015十大“最美援外医生”如下:

王煜

王煜,男,湖南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第1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于2013年4月赴塞执行为期两年的援外医疗任务。在塞期间,王煜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极其艰苦的工作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抗击埃博拉病毒的肆虐,努力工作,无私奉献,为中国驻塞使馆工作人员、中资企业管理人员举办了多次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预防知识讲座,与到塞的中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专家及湖南专家一起多次赶往中资企业驻塞偏远营地实地考察,通报埃博拉疫情,介绍预防应对疫情的措施;同时对塞拉利昂多发的疟疾、伤寒、肝炎、拉沙热等传染病也进行了预防知识宣传,加强防范。

卢洪洲

卢洪洲,男,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2014年11月首批援塞拉利昂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医学专家,担任培训队党支部副书记。

在塞期间,卢洪洲与队友们不畏环境艰苦,不顾个人安危,奔波在塞拉利昂各个疫区最前线。卢洪洲利用自身非常丰富的传染病救治临床经验,积极展示我国传染病防控的经验、特色和优势。英文流利的他与塞拉利昂当地师资精诚合作,因地制宜地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多种形式的操作演练,针对基层医务工作者、公共卫生人员、基层管理组织者和社区志愿者开展教学培训、传授埃博拉防控的关键知识点,并编制完成英文版课程培训计划、培训讲义,将我国急性传染病防控经验运用到当地埃博拉防控实战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到了当地和国际组织包括塞拉利昂总统在内的有关各方高度评价。中国公共卫生师资培训队两批28名队员自2014年11月以来,已培训了4000名埃博拉防控社会人员与宣传教育人员,包括3200多名社区骨干和1000多名职业人群,覆盖了塞拉利昂西区的城市和农村。

李进

李进,男,302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2014年9月至11月首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长。

面对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2014年9月,李进担任首批援塞医疗队队长,率领30名队员奔赴疫区执行埃博拉防控救援任务。在塞期间,带领全体队员牢记重托,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不惧艰险,连续奋战,开拓性圆满完成了抗击埃博拉阶段性任务。在塞期间,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按照传染病消毒隔离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带领医疗队开展医院改造、流程设计、人员培训和建章立制,仅用一周时间改造了一所满足烈性传染病收治要求的专科医院。针对塞方工作人员缺乏传染病防治知识与业务技能、防范意识淡薄的实际,采取示范教学、分组训练、录制视频等方式,组织对塞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围绕病案书写、药品管理、感染控制、突况处置等方面,组织制定了68类、243条埃博拉收治的流程规范和规章制度,完善了接诊流程、诊疗方案、患者教育、转出院流程等医护方案。坚持每天到医院,每周进病房,带头进入病区,带头参加值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亲自协调患者转运、标本采集、尸体运送和水电保障等工作,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体队员;两个月来,收容总数排名塞国第二,实现了中塞双方工作人员“零感染”。由他带领专家团队提出数项埃博拉防护、救治标准操作规程,得到塞国卫生部负责人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得到广泛应用。李进带领的医疗团队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有效遏制疫情发挥了积极作用,赢得了国际社会和塞国政府的高度赞誉。

王振常

王振常,男,北京友谊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2014年8月中国派往几内亚第24批医疗队队长。在埃博拉疫情没有解除的情况下按时带领第一批共9名队员出发和第23批医疗队进行了顺利交接。

医疗队充分与几内亚卫生部和中几友好医院合作,调配国内仪器设备资源援助中几友好医院,使其硬件条件大幅提高;充分利用中国医疗队专家组的技术优势,在中几友好医院建立国际医疗中心。积极申请合作基金项目,充分利用现有专家资源和国内医学教育资源,为几内亚培训更多的临床医生,得到了几内亚卫生部和中几友好医院院长卡马拉的积极肯定和大力支持。

自埃博拉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先后派出四批抗击埃博拉专家组协助在几内亚华人华侨抗击埃博拉。王振常同志兼任培训专家组组长,与医疗队共同为专家组提供了强大的支持。积极联系当地政府,落实各种培训计划。在充分考虑当地中资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原培训当地人员基础上,还增加对中资企业的华人进行培训,最大限度地保障华人的健康。先后在中几友好医院、几内亚人民宫、翡翠医院、卫生部、国际合作部等政府重要职能部门,进行了多场次、效果显著的培训课程。完成了当地近2000人的埃博拉防控培训工作。

王兢

王兢,女,北京友谊医院护士,第24批中国援几内亚医疗队主管护师,于2014年8月赴几内亚抗击埃博拉。

当时正是几内亚等国埃博拉疫情肆虐之时,她主动请缨,要求第一批出发,和其他9名队员奔赴几内亚。在援外工作期间,她负责医疗队的文秘、宣传和消杀防控等诸多方面的工作。王兢作为主管医疗队防控消杀工作的队委,常常带领大家定时进行驻地的消杀工作,在几内亚炎热、潮湿的气候下,身穿防护服、身背十几公斤消杀设备,喷洒消毒防疫药物。作为队里的秘书,每天有大量的文字工作要做,从每一次队委会的会议纪要,到医疗队各项事务的报告总结,再到医疗队的每一篇宣传材料,无一不凝聚着王兢的心血。在埃博拉疫情期间,医疗队员们分成两批进入中几医院工作,王兢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被安排在第二批。尽管如此,她依然利用自己的时间到中几医院手术室进行参观交流,和中几医院手术室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充分了解实际情况,把自己的护理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同行们,受到当地护理人员的交口称赞。

张跃明

张跃明,男,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第10期援圭亚那医疗队队员。在圭亚那期间,他兢兢业业、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勇挑重担,为圭亚那人民的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和有益的探索。

在圭亚那乔治敦医院工作期间,他充分发挥自身理论功底扎实、技术水平过硬、沟通能力强、英语水平高的特点,创新工作模式,克服当地条件艰苦等困难,与队友密切配合,发挥团队力量,成功开展腹腔镜下复杂卵巢囊肿、子宫切除等妇科微创手术以及各种妇产科疑难手术等,创下多个圭亚那医学史上第一。精湛的技术,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赢得圭亚那百姓、医院和卫生部的信任。在抵达圭亚那4个月后,圭亚那卫生部和乔治敦医院正式聘张跃明为乔治敦医院妇产科主任、医院医疗顾问委员会成员和圭亚那卫生部孕产妇死亡委员会委员,直接负责所在医院妇产科的全面管理,并参与受援国卫生政策的制定。在任期间,张跃明狠抓科室规范化建设,通过合理改进就诊流程,优化妇产科病房布局,制定诊疗技术指南,建立健全科室管理制度,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创乔治敦医院孕产妇死亡人数历史最低,使圭亚那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2013年首次达到联合国千年发展规划的目标,获得圭亚那政府、民众和媒体的充分肯定。张跃明还受聘担任圭亚那卫生部住院医师培训项目指导老师与考官,在圭亚那全国医学继续教育项目开设有关妇产科的专题讲座,与美国同行一起培训当地医生。2013年9月,受圭亚那卫生部的派遣,代表乔治敦医院赴美国克利夫兰医院访问,开展学术交流,并为美国住院医师开设专题讲座。张跃明同志和队友们一起,多次深入圭亚那偏远的林区,为当地民众送医送药,开展义诊活动,成为当地“最受欢迎的人”。出色的工作和卓越的贡献,受到圭亚那政府的高度评价和赞誉,回国前,圭亚那外交部为张跃明颁发荣誉证书。

王进华

王进华,女,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贵宾诊疗科护士长,主任护师, 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赴柬埔寨执行医疗援助王家军总医院任务,担任长征医院军援专家组组长。在柬期间,她带领全体专家组人员,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精神,以坚定的信念、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出色地完成了援柬医疗任务,赢得了柬政府和人民的尊重和赞扬,被柬埔寨国防部授予“和平骑士勋章”和“中柬和平友谊勋章”。

在柬期间,柬方医院管理理念相对落后,医疗资源缺乏,手术器械老化不全,很多常规检查都无法开展,王进华带领医疗队因地制宜、因器施教,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形式,手把手帮扶当地医生尽快掌握适宜技术,将先进医疗理念传授给当地医务人员。一年来,王进华带领的医疗队累计诊治当地患者近万人次,治愈传染病、常见病和多发病千余例;成功开展各类手术近200台,其中包括脑外伤、肿瘤根治切除、动脉瘤夹闭术、骨折复位等高难度手术数十项。

翟文亮

翟文亮,男,第175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医师,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第16批援助赞比亚军医组组长,带领10名同志在赞比亚三军总医院(Maina Soko医院 )工作1年。针对医疗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等问题,翟文亮积极改善并创造条件普及医疗卫生知识,认真总结援赞工作经验,组织同批军医组成员编写《援赞军医手册》,从多方面对援赞工作做了全面分析和介绍,有力促进了援赞工作的持续开展。援赞1年间,成功开展了该院首例肠镜检查与组织活检,修复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运动平板心电,成功装备了赞比亚首例超声图文工作站,使超期服役的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得以继续使用等;成功开展手术38例,处理骨科急诊病人百余人次。翟文亮的卓越工作赢得了赞比亚政府和军队的高度赞誉。

黄帆

黄帆,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首批赴南苏丹医疗队成员。

医疗队所在的工作地点朱巴教学医院是该国卫生部直属、全国最大的、唯一一所教学医院,不仅硬件条件简陋,辅助检查奇缺,更缺乏各种基本药物,还有被艾滋病、恶性疟疾感染的高度风险。医疗队肩负着祖国的信任和使命来到这里,自2013年1月入驻朱巴教学医院后,结合医院和医疗队自身条件,迅速进入临床一线,参与查房、门诊、手术、抢救危重病人等工作,竭尽全力救助每一位患者。

2013年6月,一名肿瘤患者直到肿瘤表面溃烂感染出血不止才被送到当地医院救治,而当地医院无力实施此类手术,又将患者转到了朱巴教学医院。虽然当时朱巴医院辅助检查设备有限,又面临血库缺血的不利条件,中方医疗小组仍坚持实施手术,由黄帆和另一位医疗队医生主刀切除肿瘤。术后,治疗小组又对其进行精心护理,患者很快痊愈。这次手术的成功,消除了当地医务人员对中方专业技术和团队精神的疑虑,赢得了院方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在当地民众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除了定点在朱巴教学医院接诊外,黄帆和医疗队的同志们三次前往南苏丹油田地区和乡村进行义诊活动,接诊患者数百人次。义诊活动中部分需手术的病人,纷纷前往朱巴教学医院向中方医疗人员求诊,均获得了妥善手术治疗,未发生一例并发症及医疗事故,这进一步扩大了医疗队在南苏丹的影响。

黄帆整理出适合自己习惯的整套手术器械,并针对专科手术撰写了一批英文版外科疾病手术知情同意书,摸索出一套同当地病人的沟通方式,也尽量让对方医生参与到这些过程中来,基本保证每台手术有对方一名年轻主干医生参加,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这一年里,医疗队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未出现手术并发症,从而扩大了其在医院、社会上的影响。

王志慧

王志慧,男,海军后勤部卫生部综合计划处处长,海军援外医疗服务工作的业务部门负责人。2010年至2014年间,克服父亲罹患绝症、孩子无人照顾等家庭困难,先后四次随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赴非洲、东南亚、南太平洋等18个国家,组织开展人道主义医疗服务和应急医学救援工作,历时352天、行程11万公里(58890海里),组织诊疗国外民众72812人次、手术647例。在执行后三次任务时均作为任务指挥所医疗组组长和对外医疗总联络官,具体筹划组织医疗服务和医学救援工作,为任务圆满完成做出了功绩。迄今共参与医院船五次援外医疗服务中的四次,是和平方舟医院船援外医疗服务的参与开创者和实践先行者,在成功将医院船推向国际、打造享誉世界的“和谐使命”品牌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上一篇:陈赓在太行抗日的经典传奇 下一篇:正确喝茶有益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