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析

时间:2022-10-13 09:13:2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新技术应用和环境保护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供给以及利用效率问题不断显现。为了更好的促进和谐发展的全面落实,贯彻科学发展观,国家纷纷出台了推动水利水电开发的政策和文件。水利水电工程在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工程自身受到地质、气候等各方面的条件的影响,同时大区域的占地面积、河床水位升高、许多施工器械、相当大的工程爆破和施工时必备的其他条件都会大大小小的影响到环境。因此,必须及时优化水利水电工程新技术,通过高科技的工程技术使得所开发的工程达到高效、优质、环保的效果。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从业经验,阐述了水利水电施工新技术应用,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技术应用;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新技术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建造周期长,施工环境恶劣,需求装备专业技术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便于对高科技性技术的把握和运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加速工程进度,节省工程成本,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应加强对如下水利水电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1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随着测量数据处理和数据搜集的数字化与自动化开展,为了对搜集和长期堆集的许多测绘信息进行十分好地应用和管理,为工程建造提供更好地服务,最高效的处理办法即是选用GIS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树立完善的信息和体系数据库。这可贮存许多的测量数据和信息,树立三维数字地形模型,削减人力劳作的重复,提高测量数据的利用率,便于以后的利用、检索、开发和分析,完成服务和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GIS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时间较短,用三维全景虚拟地显现施工总安置,直观反映了组成部分在空间和时刻上的相互关系,完成建筑物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演示,并完成各种信息的可视化分析、查询和统计核算。把信息的可视化、直观化、数字化作为开展技术的起点,直观地、明晰地描绘复杂工程建造的施工动态过程。

1.2AutoCAD辅助设计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上有许多复杂的运算,需求运用空间解析几何的办法进行解算。如果单单地凭靠核算器进行手工的核算,则会使得工作变得十分繁琐,不只工作量较大,且无法确保数据效果的准确性。现如今选用Auto-CAD树立数字化模型,履行点坐标查询功用就可轻而易举地处理这些疑问。Auto-CAD的特性也为测量内业材料核算供给了一种全新直观明晰的图形运算办法。同时可简化各种工程纵断面、横断面图的制作、断面面积的核算以及其它一些需求的图纸制作,极大地减轻了工程测量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

1.3GPS定位技术

随着GPS定位技术的运用和不断完善,为工程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而且使得测绘定位技术得到了高效的变革。传统上采用的测距、测角、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逐步被新的GPS技术所代替。

1.4超级真空抽水法

基坑排水和基础降水是水利水电工程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排水效率是影响工期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这种高效抽水法提高了抽水、排水的效率,是普通方法的1.5~2倍。它利用特殊的构造,可以在最大深度发挥真空效果,最大限度的完成抽水或排水功能,同时工程费用低,效果好,又可以缩短工期,经济性好。

1.5SAA基础结构3D连续监测系统

随着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对于水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对其监测也成为困扰水利专家的难题,经常造成水坝坍塌事故,造成极大的危害。而3D监测系统就弥补了这项空白,它的主要设备是一种可以放入钻孔或者嵌埋入的变形监测传感器,它由多个片段组成,每个片段固定监测一段距离,通过感应每段重力场的大小,经过数据分析,得出大坝各个部分承受的压力是否在安全系数范围内,从而确保堤坝的安全性。这个技术的出现,让更多经常检修水坝的人员可以轻松观测,效率高、自动化强又节约资源,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2、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可以对环境有两个方面的影响――有利方面和不利方面。

2.1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1)相关于火力发电而言,水力发电可以削减污染和生态损坏,归于清洗动力,从久远来讲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2)可以有效地节约用水径流量,极好的控制或降低水灾,防灾效益明显;

(3)可以对局部地区的气候造成有利影响,提高库周的生态环境,对农业开展有利。

2.2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①施工中构筑暂时设备等形成土地浪费、损坏植被、水土流失;②施工中污水随意排放,污染地表水、影响地表水质;③工程中造成很多的工程抛弃的固体资料,形成土地污染;④工程机械造成很多尾气、施工造成很多尘埃等,影响空气质量,对周边人和动植物带来不良影响;⑤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生活废水等也会形成必定的污染;⑥工程机械的噪声污染。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移民、吞没土地等对环境形成影响

①土地资源削减;②森林资源及其衍生的动植物资源受损;③移民安顿会形成水土流失;④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资源流失.

(3)水库水位及水情改变导致环境改变

①水库周边造成滑坡、崩塌的几率大增,易诱发地震;②泥沙冲淤对水质、航运影响较大;③地下水位举高使周边土地沼泽化、盐碱化;④水道径流调解影响下流生态环境;⑤水质特性造成改变(物理特性、化学特性均会造成改变),水温改变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4)工程构筑物对环境的影响

①阻止航运,对水上运送造成影响;②阻断鱼类回流通道,对生态系统造成损坏。

3、施工现场的环保办法

施工中应认真执行施工当地环境保护部分的规章准则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好如下环保工作:

(1)严格依照土地规划进行施工,暂时修建应以便于拆开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作为前提,加强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竣工后应及时复耕还田。(2)依据水资源保护规范,对污水进行会集的处理,严格地控制排放总量和水体的废水浓度。(3)规划弃渣步骤,有方案有条理地处理弃渣。避免削减资料运送过程中对路途形成污染。(4)合理分配和调整施工机械,尽量削减机械施工的夜间活动,避免噪声扰民。严厉依照国家噪声规范规则,运用有用的降噪办法,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前提下不打扰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5)尽量削减施工中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采纳高效的消烟除尘办法。(6)施工前还要调查好工地附近重点景象修建的情况,并和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及时沟通,做好对文物的保护工作。

4、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估准则仍需加强

到当前为止,对水土保持方案的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估已经成为了每个水利水电工程有必要所思考的审阅程序之一。可是,相对比国外的评估政策,中国当前的环境影响评估准则还应该加强下述两方面的管理:

(1)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准则建造。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期间,更应该对其进行实时地监督和管理,对于不符合原定方案的情况要及时纠正和处理。

(2)对水利水电工程建造环境影响的评估。随着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建造环境影响评估系统的建立和不断的完善,对工程建造前期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估、竣工后进行评估是环境影响评估最脆弱的环节。在今后的水利水电工程建造中,应执行好建造工程全过程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并对其进行实时的评估管理,对施工不利环境影响要素进行改善。

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工程建造领域对环境的损坏和污染也益发严重。水利水电工程具有建造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工程较大范围内的占地面积、很多的施工机械、较大的工程爆破以及工程施工中所需其他条件都将对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有必要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讨,充分了解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在施工环节加强施工控制以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完成水利水电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进一步体现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葛杰,张卫国,张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J].中国水运,2012(25).

[2]施启洪.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J].科技向导,2012(14).

上一篇:试论铁路工程试验检测管理重点与建议 下一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隧洞钻孔爆破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