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电视系列报道“天路6年 行进在高原”

时间:2022-10-13 08:21:38

评析电视系列报道“天路6年 行进在高原”

摘 要:本文对电视台《新闻联播》近期播出青藏铁路通车6周年系列报道“天路6年,行进在高原”进行了剖析。作为《新闻联播》栏目的一个亮点,笔者对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同类节目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青藏铁路;电视系列报道;亮点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10-0072-02

电视台《新闻联播》从2012年6月24日至7月1日,连续8天播出青藏铁路通车6周年系列报道“天路6年,行进在高原”。报道组集结了中央电视台干部及电视台、那曲电视台的精兵强将,兵分三路,精心策划制作了为期八天的电视系列报道。系列报道通过卫星直播车传送信息,以格尔木、可可西里、风火山、唐古拉山、安多、那曲、当雄、拉萨为八个报道点,每次播出时间长度5分钟30秒左右,成为近期《新闻联播》栏目的一大亮点。

一、青藏铁路通车六年电视系列报道亮点

(一)报道结构严谨,特色突出

青藏铁路通车6周年系列报道通过体验式报道,以列车内外相关人物采访和沿路主要站点实地采访。公路、铁路、列车内三路记者报道相互辉映,通过多角度的采访报道,使系列报道内容丰富视点多元,格局立体形式多样。记者以平民视角的现场见闻,切身感受,采访列车乘客、乘务员、列车司机等青藏跌路一线工作人员,透过青藏铁路通车以来续写这一奇迹的各类普通人,小见大达,展现青藏线开通6年来,经济、物流、交通、旅游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报道从实际切入,贴近生活,角度好

电视系列报道主体,多是宏观庞杂的重大事件,不同的切入点可以产生不同的新闻意义,收到不同的传播效果。而电视新闻报道对象却是普通老百姓,对新闻事件和社会各类现象,电视策划制作团队需要选择、梳理。电视系列报道,需要寻找和选择好切入点,编导要树立以观众为核心的思想,否则报道容易假大空,或流于俗套,观众不买账就会跳台。此次电视系列报道的角度,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去切入,记者采访的也是基层第一线工作人员。通过展现这一群体他们怎样坚守荒漠高原,他们如何工作,如何生活,他们关心什么,需要什么等方面,深化了报道主题,启发和感染着观众。好的切入角度,往往给受众以思考空间,能使受众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加以分析,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

(三)亲历者讲述自己的经历感受,真实可信

青藏铁路通车6周年系列报道关注事件当事人、见证者(铁路建设者、维护人员、列车司机、铁路站长或旅游者)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通过采访交流,讲述了青藏铁路通车六年来,社会发生的跨越式发展变化,高原铁路给人们出行带来的便捷及生活观念上的改变,都,真实可信。系列报道中画面细节的描绘,体现出媒体所具有的厚重内涵。

电视系列报道形式,以列车行程为主线,把沿线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串联起来,富有感染力。报道突出了青藏铁路沿线特殊的建设维护状况,关注高原艰苦环境下,铁路乘务人员、跌路维护人员的工作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报道普通人细腻丰富的情感,亲切自然

青藏铁路通车6周年系列报道中,摄像机画面多次聚焦常年工作在青藏跌路线,藏汉各族高原劳动者的工作生活细节,如工作站的吸氧装置,休息室桌上摆放的全家福等。通过镜头渲染,真实描绘出高原铁路工作的艰苦环境,形象直观地表现了青藏铁路工作者细腻丰富的情感世界,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印象。青藏铁路通车6周年系列报道,通过真实具体的群体视觉形象,以高原天路人的品格与奉献精神,承载起此次报道恢宏的主题。以特有的人文关怀,传播出青藏线上人们的坚韧执着,揭示了人性真善美的光辉。

在以李嘉诚为楷模,以巴菲特为偶像,以创作财富为核心价值的时代,太多人在追求个人故事的精彩,都在寻求发财致富,功成名就。青藏铁路通车6周年系列报道中那些守护着高原,离太阳最近这一群体,给在不断地规划着自己未来的人们,一次矫正的机会,本次报道电视媒体担当了该担当的角色。

二、青藏铁路通车六年电视系列报道不足

分析青藏铁路通车六年系列报道的亮点,并不避讳此次系列报道的不足。通过回顾央视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直播及系列报道,对比中就可发现本次系列报道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对庆祝大会进行了同步并机直播,这也是央视在高原地区首次进行跨度最大的一次大型直播报道。2006年7月1日直播,央视在格尔木至拉萨1142公里铁路沿线设立了格尔木、楚玛尔河、唐古拉山、安多、拉萨5处直播报道点。为展示这一人类工程史上的奇迹,央视在各点设置了30多部机位,在格尔木火车站主会场就有15部。7月1日至2日,新闻频道推出青藏铁路相关特别节目、纪录片及新闻报道时长达到12小时38分钟。大型直播特别节目《天路》分5个时段对“青1次”进藏列车给予全程动态关注,总长8小时48分钟。与5个直播点实时报道同步,新闻节目中心专门派出报道组,随“青1次”进藏列车展开体验式报道,通过记者现场见闻及采访,介绍青藏线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

青藏铁路通车前后《新闻联播》推出新闻特写“见证伟大的穿越”,以首趟进藏列车行程为主线、记者现场报道为串联,突出现场感。央视新闻节目中心从2006年3月起历时5个月,派多路记者深入青藏高原,制作了40 余部专题片,分别以“历史背景”、“人物介绍”、“记者目击”为主题,并套制播出了3个版本的MTV“天路”, 呼应通车主题,优化节目视听效果。

青藏铁路通车六年系列报道,虽不如首次全线通车重要,但报道手法还是可以借鉴。青藏铁路通车六年系列报道连续8天分8段播出,以每天5分30秒时长的系列报道,通过列车从格尔木站开始到拉萨站终止,分8段行程对青藏铁路各站的领导、一线工作人员、列车乘务人员、青藏线旅游者的采访,从经济发展、交通便利、环保的保护等方面,展示了青藏铁路通车6年给乃至全国人民带来的巨变。但由于电视报道前期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单打独斗,致使系列报道相对单薄,节目之间也无法相互呼应。由于制作时间原因限制,只有现场画面,缺乏对比,节目深度有限。

上一篇:后来者未必居上 理性看待SNB新品i3 下一篇:网络 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