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大于“治”

时间:2022-10-13 06:30:54

肚子胀,不想吃饭,是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难免会有的感觉。通常,我们都想是不是吃撑着啦,饿几天就会好点。但是,到了医院才知道自己得了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最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年以上好发病,并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率增加的倾向。主要表现为上腹痛、消化不良、呕血、黑便。而且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及多数位于上腹部和脐周。轻者间歇痛或钝疼,严重者表现为剧烈疼痛。

慢性胃炎的六大诱因

1.精神因素

过度的精神刺激、忧郁以及其它精神因素反复作用于大脑皮质,造成大脑皮质功能失调,导致胃壁血管的痉挛性收缩,胃粘膜发生炎症或溃疡。

2.细菌及其毒素的作用

由于鼻、口腔、咽喉等部位感染病灶的细菌或毒素不断地被吞入胃内;或胃内缺乏胃酸,细菌易在胃内繁殖,长期作用而引起慢性胃炎。

3.刺激物

长期服用对胃有刺激的药物、食物及进食粗糙食物或吸烟等,这些因素反复作用于胃粘膜,使其充血水肿。

4.胃黏膜长期淤血缺氧

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门脉高压症的病人,胃粘膜长期处于淤血、缺氧,引起营养障碍导致胃炎。

5.急性胃炎治疗不当

急性胃炎如果治疗不当,迁延不愈可转变为慢性胃炎。

6.胃酸缺乏

当胃酸缺乏时,细菌容易在胃内繁殖,也可造成慢性胃炎。

此外,营养缺乏、内分泌功能障碍、免疫功能异常、消化道弯曲杆菌感染等都可引起慢性胃炎。

一般而言,慢性病都是“三分治、七分养”,对于慢性胃炎而言,也不例外。有资料表明,所有痊愈的慢性胃炎患者,他们都十分注重日常的保健。而慢性胃炎病情加重的患者,往往是那些忽视日常保健,将健康视为儿戏的人们。因此,每一位慢性胃炎患者必须要高度重视日常的胃部自我保健。

态度要乐观

胃肠道是知冷知热十分脆弱的。我们平常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肠胃功能。这是因为人的消化腺的分泌及胃肠的蠕动,都会受到神经系统的支配与调节,如果我们心情好,精神愉悦,肠胃的蠕动就会明显加快,消化液分泌就会增多,食欲自然也就会大增,消化也就加快,吸收得也好,这对胃黏膜严重的去除有很大的帮助。反之,如果我们整天闷闷不乐、精神抑郁,就会加重我们的病情,不利于慢性胃炎的康复。

生活要规律

慢性胃炎患者中,不少人就是因为日常的生活没有规律,晚睡晚起、不定时进食、暴饮暴食、过度烟酒、透支体力等因素所引起。因此,慢性胃炎患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每天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身体质;要严格杜绝烟酒,尽量少喝浓茶及咖啡;要防治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体力。

饮食要科学

注意科学的饮食,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环节。要戒烟戒酒,要注意合理的用药,不能时用时不用,要严格按照大夫的医嘱。

1. 宜软宜缓:宜软指饭食、蔬菜、鱼肉之品宜软烂,不宜食油煎、油炸、半熟之品及坚硬食物,既难于消化,而且有刺伤胃络之弊端。宜缓指细嚼慢咽,充分地咀嚼,唾液大量分泌,又有防癌和抗衰老的效果。

2.宜温宜洁:宜温指胃病患者不可过食冷瓜果,也不能因畏凉食而吃热烫饮食,这对食道和胃的损伤也很大。宜洁是指有胃病的人胃抵抗力差,应防止食物被污染,并注意食用器具的卫生。

3.宜少宜精:宜少指不可过饥再吃东西,且吃东西一次不可过饱,不宜极渴时饮水,饮水一次不宜过多。晚饭宜少。宜精指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尤其对于有消化不良的病人,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4.宜鲜宜淡:宜鲜是指吃适量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水果可防癌,同时也指吃新鲜的食物,不食腐烂变质的食物。宜淡指宜吃清淡的素食。中医讲淡味是养胃的,清淡素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恢复,而且可使人长寿。新鲜蔬菜五谷都为健胃佳品,但食用不可过量。

上一篇:当抑郁“缠上”新妈咪 下一篇:沉香首饰驱邪气,体虚佩戴更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