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总承包模式的造价管理

时间:2022-10-13 04:52:51

EPC总承包模式的造价管理

近年来,EPC模式作为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业主和承包商的推崇,EPC模式的优点就是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业主承担风险减少以及设计与施工的并行实施有可能缩短项目周期等。业主通过实施该模式可以减少风险,同时使项目价格相对固定(单价承包模式业主承担风险大且结算价往往与合同价差距较大)。但是由于该模式业主参与少,再加上设计与施工为同一承包商,业主对造价控制的难度加大。因此,根据该模式特点,探讨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EPC模式的特点

EPC是英文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的缩写,意思是设计、采购和施工。指工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在传统的工程项目承发包中,普遍存在勘察、设计、采购、施工相互脱节,在质量、安全、进度和现场管理以及衔接部位,缺乏统一调度和协调,造成了项目整体效率低、效益差。因此,实际工程中业主宁可支付相对较高的费用,期望在合同中固定价格、固定工期,并保证项目成功建设,从而使工程的成本和自己分担的风险具有更大的确定性。显然,EPC模式显然是最好的选择。与传统的FIDIC红皮书《土木工程施工合同》和黄皮书《机电工程合同标准格式》比较,EPC合同正是FIDIC在理解、承认并尊重业主的这种愿望和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的,EPC/交钥匙总承包模式在发达国家渐成工程承发包的主流模式之一。

1.EPC总承包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该模式要求EPC总承包商具有很高的总承包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于设计、施工和采购全权负责,指挥和协调各分包商,处于核心地位。EPC模式给承包商的主动经营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承包商需要承担更广泛的风险责任,如出现不良或未预计到的场地条件以及设计缺陷等风险。除了承担施工风险外,还承担工程设计及采购等更多的风险,特别是在决策阶段,在初步设计不完善的条件下,就要以总包价签订总承包合同,存在工程量不清、价格不定的风险。另一方面,对承包商而言,虽然风险加大,但这些风险承包商可以通过报价体现,同时可以在施工时通过设计优化谋取额外利润。

2.业力受到更多限制

EPC模式的承发包关系与传统的承发包关系不同,在签订合同以后的实施阶段角色发生变换,承包商处于主动地位。EPC承包商有按自己选择的方式工作的自由,只要最终结果能够满足业主规定的功能标准。而业主对承包商的工作只进行有限的控制,一般不应进行干预。例如,FIDIC银皮书第3.5条规定,发包人就任何事项对承包人表示同意或不满意时,应该与承包人商量,促使其做出努力,达成协议;如不能达成协议,则发包人应按合同做出一个公平的终止,并接管所有有关环境。这些通知和决定,应该用书面表达同意或不同意,并附有支持材料。各方应对发包人的同意或不同意加以实施。在发包人发出通知14天内,承包人可以通知发包人,表示失望和不支持。此时,就应该启动合同争议解决程序。

3.业主易于管理项目

EPC模式业主参与工程管理工作很少,一般由自己或委托业主代表来管理工程,重点在竣工检验。在有些实际工程中,业主委派项目管理公司作为其代表,对建设工程的实施从设计、采购到施工进行全面的严格管理。总承包商负责全部设计、采购和施工,直至做好运行准备工作,即“交钥匙”。由于全部设计和工程的实施、全部设施装备的提供,以至于业主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都由承包商承担,因此对业主来说管理相对简单,极大地减少了业主的工作量。同时业主承担的项目风险减少,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

4.项目整体经济性较好

EPC总承包模式的基本出发点在于促成设计和施工的早期结合,整合项目资源,实现各阶段无缝连接,从项目整体上提高项目的经济性。由于EPC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等工作均由同一承包商组织实施,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设计和施工的优势,促进设计与施工的早期结合,从而加快工程进度,同时便于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促进项目的集成管理。

EPC模式下承包价格的确定

EPC总承包模式合理承包价格的确定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采用总价合同确定承包价格

根据EPC承包模式的特点,一般采用总价合同,即支付给承包商的款项在合同中是一个总价,在招投标时,要求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报出总价,并完成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全部工作。在这种合同条件下,对承包商来说,由于承包商投入的资金存在风险,承包商会努力降低成本;对业主来说,选择承包商的程序比较简单,项目的最终价格和要求的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根据合同计价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固定总价合同、调值总价合同和固定工程量总价合同。

(1)固定总价合同:依招标时的图纸和工程量等说明为依据,业主根据接受的承包商的合同价格,一并包死给承包商。合同履行过程中,如果不是因为业主本身要求变更合同,无论承包商的实际成本是多少,均按照合同价向承包商支付工程款,这对业主承担风险是有利的。适用于招标时设计深度已经达到施工图阶段、合同履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设计变更的项目,或者规模较小、技术不太复杂的中小型工程,以及合同期较短的项目,可以不考虑市场价格浮动对承包价格的影响。

(2)调值总价合同:基本与固定总价合同相同,但合同期较长(一般一年以上)。在固定总价合同的基础上,增加了合同履行过程中因市场价格浮动对承包价格调整的条款。由于合同期较长,不可能让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合理预见一年以后市场价格的浮动影响,因此,在合同内明确约定合同价款的调整原则、方法和依据。业主也承担了市场风险,是一种比较公平而积极的、有利于工程建设实施的合同形式。

(3)固定工程量总价合同:在工程量报价单内,业主按单价工程及分项工作内容列出实施工程量,承包商分别填报各项内容的直接费单价,然后再单列间接费、管理费、利润等项目内容后算出总价,依此签订合同。中途发生设计变更或新增加工作内容,用合同中已确定的单价计算新增工程量的费用,对总价进行调整。

2.采购方式尽量采用邀请招标方式

造价确定和控制需要靠一套完整的控制体系,最好的控制体系就是由市场形成价格,采用招标采购方式。项目采购招标的模式一般分为:公开招标、议标和邀请招标三种方式。EPC的承包模式是设计与施工捆绑式,考虑其组织模式特点,最好采用邀请招标方式而不是议标或公开招标。

公开招标因为参与投标人多,则中标概率降低,由于投标人需要在投标书中提交建议书以及施工图,因而编制标书费用高。尽管业主可以制定详细的范围,但投标人在中标概率较低的情况下主观上不会愿意过多投入。另一方面,投标人还担心一旦不中标,中标者或业主有可能从其设计投入中获得利益。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参与投标的人越多,反而会影响竞争效果,并不能促进合理的竞争,同时增大评标工作量。

议标是新招标法明确规定杜绝的方式,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项目的特殊性,也可以采用议标方式进行采购。EPC模式是设计与施工捆绑模式,影响造价的工程量与工程项目基本上都是承包商决定,再加上议标方式招标参与单位少,几乎没有竞争,业主处于完全被动地位,根本无法对造价进行有效控制。

采用邀请招标方式,业主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和调查研究获得的资料,根据技术力量、管理水平、过去承担类似项目的经历和信誉等选择数目有限的承包单位参与竞标,这样参与竞争的承包单位少,对承包商的审核细致全面,有利于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同时招标工作量小,可以节约评标的时间和费用。

3.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推行“无标底”中标

工程量清单是表现拟建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项目、措施项目、其他项目名称和相应数量的明细清单,是由招标人按照统一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计量单位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进行编制的详细工程量清单。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是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招标人或委托的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自主报价的计价方式。工程量清单计价通过量价分离、自主报价的招标方式,引导承包企业进行价格竞争。同时体现了风险分担的特点,有利于为双方创造一个公平合作的环境。推行无标底招标,按照合理低价中标原则,力求工程价格更加符合价值基础,结合质量、工期和安全等条件,择优选择技术能力强、管理水平高、信誉可靠的企业承建工程。

4.对报价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

要重视审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避免其采用将报价降低到成本以下的过度竞争行为,中标后偷工减料,影响工程质量。重点分析标价的各项组成及其合理性。首先应分项统计计算书中各种数据,计算其技术经济指标和价格比例关系;然后宏观分析标价结构的合理性,主要是参照类似工程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或积累起来的经验数据来分析其单位造价和单位实物量消耗指标,以及各种比例关系是否合理。动态分析主要是通过假定某些因素的变化,测算标价的变化幅度。如物价和工资上涨的影响,工期延误的影响。

5.核实报价准确性与合理性

建立询标监管机制,由专家对投标和工程量清单进行询问、核算和判断,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核实报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一般来说总承包报价阶段设计达不到施工图深度,业主要求的编标时间又非常紧张。因此,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核实报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对策。

(1)运用经济指标分析判断报价的准确性

运用经济指标分析报价是否准确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工程量是否准确。运用各项经济指标来分析判断工程量的准确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注重收集积累并占有各种工程经济资料,善于总结各种经验指标,对快速核实报价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运用经验公式分析判断报价的合理性

总承包报价的合理性可运用国内常用的估价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如0.6次方指数法、朗格系数法、设备费百分比估算法等。由于设备费通过询价工作是基本可知的,也较准确,所以一般更多采用设备百分比估算法。

工程造价的控制

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辨证关系,二者相辅相成。首先,工程造价的确定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基础和载体,没有造价的确定,就没有造价的控制。其次,确定造价和控制造价的最终目的是统一的。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遵守价格运动规律和市场运行机制,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最后,造价的控制寓于工程造价的确定全过程,造价的确定过程也就是造价的控制过程,只有通过逐项控制,层层控制才能最终合理确定造价。

1.项目前期策划阶段

业主在项目前期策划的重点是投资控制。首先确定项目目标,对项目的情况和问题做充分的调查,进行项目的目标系统设计,对其目标和计划进行分解,对项目环境进行充分研究、调查和对目标进行充分优化,正确选择整体最优目标。对达到项目目标所需要的项目要素构成、获取渠道以及这些要素的优化组合进行分析。依据资源计划、资源单价、项目数据库以及对时间的估计做出最初项目估算。

2.项目设计阶段

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贯穿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而设计阶段是关键,有资料显示,在初步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75―95%;在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35―75%;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为25―35%;而到了施工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仅为10%,由此可以看出对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一般业主为了了解工程的投资控制数,都会首先委托一家设计单位进行该项目的初步设计,以此为基础。因此在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严格把好项目投资关,对于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与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实行工程设计招标和设计方案竞选

设计单位必须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提出满足使用功能,经济实用、技术先进、又有创意的优秀设计方案。通过招标或方案竞选,可以避免设计市场垄断,提高设计质量,减少设计变更,缩短设计周期,更好地发挥投资效益。

(2)充分做好可行性研究工作

根据投资限额的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方案要尽量优化,在确定投资决策后,最大幅度地节约投资、降低工程造价,把项目经济评价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

(3)采用限额设计

根据我国工程造价限额体系:估算>概算>施工图预算,EPC承包价格不能突破承包范围相应的概算。在保证工程功能前提下,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及投资估算来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

(4)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

根据国外经验,在设计阶段运用价值工程可以降低造价25-40%。要求设计单位在每个设计阶段,每个专业均能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从功能和成本两个角度综合考虑和评价,使二者协调起来,这样能提高设计质量和建筑的机械化、专业化、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

(5)实行限额设计奖惩制度

采用这种制度能够激励设计人员加强专业间的配合,认真研究优化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在保证工程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方案、新工艺、新设计、新材料等方法节约工程投资,则业主根据节约投资额度的大小对设计单位实行奖励。相反,因为设计单位引起投资超支,要扣减设计费。

3.项目施工阶段

(1)在EPC合同或招标文件中,对施工阶段设计优化工程量规定合理幅度

根据EPC承包合同,承包商在施工阶段进行设计优化是节约成本、谋取利润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为了维护承发包双方的利益,在合同中应该对设计优化工程量规定一个合理的幅度(一般情况下,规定设计优化工程量不能超过10%),在此范围内可以接受,超过此范围,则超出部分应在合同总价中予以扣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承包商在投标时就充分体现设计优化,而不是在中标后施工阶段才体现,同时也为承包商在施工中再次进行设计优化提供了一定空间,可以提高承包商的工作积极性。衡量优化工程量是否超过规定幅度的工作,可以由现场监理工程师完成,把承包商中标时的各项工程量与具体实施完成的工程量逐项进行综合比较得出优化比例,最后提交完整的比较资料给业主复核。

(2)严格控制工程计量,加强竣工检验

业主在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工程计量审核签证,重点是竣工验收。要求委托的项目管理机构坚持按“工程合同为依据,独立平行测算为基础,工程质量为保证,计量核实为手段”的原则进行工程量审核。一是掌握具体工程项目的工作范围、工作方法和计量方法,并对照施工图实算工程总量明确工程控制总量。二是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度和质量执行情况,并对建筑物的尺寸、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数量独立进行现场实测实量,采用相应的过程计量方法复核已完成的实物工程量,做好月度工程量和阶段工程量的计量审核与分析工作,并提供给业主。三是根据合同要求以及工程具体情况进行额外的工程量计量和复核。

为保证工程建设合同得到切实履行,凡开工、验收等签证手续不全或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项目,项目管理人员不得进行工程量的计量与签字。严格把好工程设计变更项目的计量签证关和竣工质量检验关。

EPC模式是一种建设项目组织实施的新模式,它顺应了“小业主,大监理”的发展趋势。承包商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优势,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业主为了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并减少参与力度,必然要追求项目的最终价格并要求工期具有更大程度的确定性,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有利于合理使用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因此探讨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必将促进EPC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上一篇:柬埔寨:市场状况与投资前景 下一篇:中国与巴西:投资合作及其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