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13 04:29:41

“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问题解决”教学法就是强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质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来解决问题。笔者通过对各位专家学者的“问题解决”教学法的理论学习,尝试把“问题解决”教学法引入政治教学的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法 政治教学 运用

一、政治教学的历史和现状

思想政治课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智育和德育教育的双重功能。如何更好地担负起双重教育的任务,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抽象乏味,理论性强的现状;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适应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生活为本,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新教学理念,成为政治课老师不断探索的课题。笔者在高二的政治教学中,除了运用故事阐述道理、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让原理深入浅出,还尝试让“问题解决”教学法走进课堂,使抽象费解的哲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在设置的问题情景中,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生活与教材融为一体,让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步,使学生懂得学习的概念和观点来源于现实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并让学生懂得,能经常就课本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将有利于自己养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的习惯、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和核心问题

所谓“问题解决”教学法,就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探究似教学,强调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质疑;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问题;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各种信息来解决问题。英国心理学家卡尔.伊温的“帮助――养成――习惯”,“引导――高质量问题”的论断,抓住了“问题解决”教学的核心问题,为我们进行思想政治“问题解决”教学法的实际操作指明了方向。

三、“问题解决”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的实施

教育工作者在运用“问题解决”教学法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思考,反向思考。

1、教师布置学生认真做好课前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学会把内容化为问题。让学生站在老师或考官的立场上,就某一章节,看自己能提出些什么样的问题?自己提的问题自己能不能解答?课前让课代表把普遍性的问题写在黑板上,上课堂时就可以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共同解决。例如,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中,学生就能提出“什么是理想?”、“理想和现实之间是什么关系?”、“树立理想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不是就可以了?”、“不奋斗理想能实现吗?”等问题。能提出问题,说明内心已经思考过,初步的答案也已经了然于胸。

2、课前,教师应该把知识点梳理清楚,围绕重点设计问题。教师想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根据政治教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哲学部分的一个小课题《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中,就应该围绕理想和现实的关系、追求理想的要求、理想实现的途径来设计问题。

3、问题的设计要由浅入深,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兴趣。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中,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我们大家在小的时候,都盼望能快快长大。在长大的过程当中,又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现在,请大家略微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谈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好不好?”这个问题,并非高不可及,谁都能说一下;“自己”谈,又不能置身事外,非做好准备不可;“自己的理想”,谁又会对自己的理想不感兴趣呢?这个问题虽然寻常,但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要求学生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力,还能展现思维过程。

4、用旧问题带出新问题,用问题回答问题,形成一个问题链。例如,在《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中,在学生解读自己的理想后,可以请学生归纳一下理想的含义:“从大家的具体理想中,请大家归纳一下,究竟什么是理想?”学生肯定能轻而易举地得出: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为了引出理想和现实的关系,我抛出一个问题:“如果老师说,自己现在的理想就是当老师,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因为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不需要去奋斗了。”“如果老师说,自己的理想就是当一名优秀的教师,可以吗?”“可以!”“为什么?”“因为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这个理想,还可以继续奋斗。”学生都笑了。“老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有这样的对比?目的是什么?看看书,能回答一下吗?”聪明的学生马上反应过来:“老师的目的是引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那谁能告诉我,理想与现实之间是什么关系?”“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是不是什么样的理想都可以转化为现实?我们对理想的追求有没有原则上的要求?比如,我们现在的理想如果是想当皇帝,可以随心所欲、呼风唤雨、锦衣玉食,行不行呢?“不行!”“为什么?”“对社会理想的追求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职业理想的选择应该符合实际。假如这些我们都注意到了,是不是所有正确的理想都能实现呢?当然不是,除了机遇,更重要的是需要人们的艰苦奋斗。这样,一个问题连着一个问题,就把课本知识都梳理透了,学生在后面的一个问题中也就把前面的一个问题解决了。

5、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例如,在《理想就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中,可以播放鲁迅三改志愿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用怒放的梅花图片,“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名言,让学生深刻领悟到,理想的实现需要自己的艰苦奋斗。直观的视觉影像和抽象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相得益彰,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又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的这句话启示我们,学习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教导学生不是灌输,而是引导;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教学法培养的就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的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给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

上一篇:也谈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下一篇:初中地理教学环境教育渗透方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