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甲酚在根管治疗时不同放置位置的临床探讨

时间:2022-10-13 04:03:28

甲醛甲酚在根管治疗时不同放置位置的临床探讨

[摘要]目的观察甲醛甲酚在后牙根管治疗中药物放置位置不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从1998年~2010年286颗感染较严重的后牙随机分成两组,常规开髓引流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时一组将甲醛甲酚棉球置髓室底根管口,一组用棉花针棉捻送进根管内,丁香油粘固粉暂时封闭,放药时间为一周,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根管消毒时把甲醛甲酚棉球放置在根管口操作方便,渗透性小,对根尖刺激少,很大的减少了化学性根尖周炎的机会,同时因其操作快捷大大的减少了甲醛甲酚在空气中的挥发时间,减少了工作环境的污染和医务人员本身的被动吸入,起到很好的自我防护作用,是比较理想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甲醛甲酚根管口根管内疗效比较

中图分类号:R7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0-0162-02

现将甲醛甲酚两种不同放置位置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观察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后牙根管治疗患者病例286颗,均为感染较严重者,年龄18~50岁,男女不限,根管为2、3、4根管不等。

1.2 材料

甲醛甲酚液体。

2方法

2.1 分组

将286颗感染较严重的需进行根管治疗的后牙随机分成2组,1组150颗将甲醛甲酚棉球置髓室底根管口消毒,2组136颗用光滑髓针棉捻送进根管内,然后用丁香油粘固粉暂时封闭。

2.2操作步骤

感染较严重的急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病例286颗,常规开髓引流,摘髓,根管清扫冲洗,如根尖脓肿波动感时切开排脓,必要时配合抗菌素注射或口服,至症状缓解疼痛消失,根尖周黏膜红肿消退,患牙无叩痛或轻微叩痛,根管扩大15#~40#,冲洗干燥,准备根管消毒,1组用棉球蘸小量甲醛甲酚放置髓室底根管口,2组用光滑髓针棉捻送进每条根管内,常规用丁香油粘固暂时封闭一周,观察患牙疗效和不良反应,再决定下一步能否顺利进行根管充填。

3结果

所有患牙封药后均进行1天、3天、7天的跟踪观察,其结果见表1、表2。

表1两组患者患病情况

组别 人数 急慢性牙髓炎 急慢性根尖周炎

1组 146 65 81

2组 140 75 65

表2两组患者根尖部疼痛和肿胀情况

组别 1天 3天 7天

1组 0 3 1

2组 5 15 6

4讨论

甲醛甲酚是无色至棕黄色澄清液体,成分为甲醛、甲酚、甘油,具有混合臭,甲醛具有原生质毒性,具有凝固蛋白的作用,有杀菌、腐蚀和止痛作用,杀菌力比酚大三倍,而毒性却小于酚,甲醛有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凝固蛋白的烷基化作用。因此,甲醛甲酚合剂为较常用的根管消毒剂中消毒力最强的一种,但刺激作用也较大,如果药物溢出根尖孔,会引起药物性根尖周炎,对黏膜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渗出性炎症和坏死。近年来不少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甲醛甲酚存在抗原性,可作为半抗原,与牙髓根尖周组织的宿主蛋白结合,形成免疫原引起抗原免疫反应,遗传毒力学实验结果和动物致癌实验资料证实,甲醛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但对人类致突变危险仍未得到证实,现国外已少用。

虽然如此,现市场也出现了各种进口的根管消毒剂,但甲醛甲酚以其经济的价格,还有其对坏疽或感染严重的根管的消毒力一流的作用还是被国内的牙医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医生作为根管消毒药的首选和普遍使用。

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如果用光滑髓针棉捻蘸甲醛甲酚送进每条根管内,首先因为根管数量.粗细弯曲度不同和变异很大,操作比较困难,医生劳动强度较大。其次因为药物接近根尖部,易渗漏出根尖孔,引起化学性根尖周炎,造成牙齿肿痛,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对患牙的治疗很不利。从上表可以看出,封药后3天反应最大。再者因其操作时间长,而甲醛甲酚有强刺激性气味,过程中挥发的有害气体可造成环境污染,医务人员被动吸入对呼吸道造成强烈刺激,引起不适,实验证明对人体致癌性和引起老年性痴呆的不确定,长期接触对医务人员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果用棉球蘸少许甲醛甲酚置髓室底根管口,立即用调好的丁香油粘固粉暂时封闭,大大缩短了操作时间和难度,环境污染降至最低,其通过气体挥发向根尖方向起作用,不易漏出根尖孔,引起化学性根尖周炎的几率很低,加之无塞满根管,有利于渗出物的引流,疗效更显。综上所述,在根管治疗中将甲醛甲酚放置髓室底根管口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操作方法,既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又有利于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

参考文献

[1] 袁昌青,邓文斌,钟德钰,宋婧.甲醛甲酚根管封药后不良反应[J].齐鲁医学杂志,2002,17,1.

[2] 肖芳,戴群,詹莉琳.甲醛甲酚应用于根管消毒的临床观察[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6,46,01.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补气化瘀法治疗气虚血瘀型月经不调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