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任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2-10-13 01:10:59

济宁市任城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的现状分析

摘 要:近年来,随着深入改革开放,我区文化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从无到有,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包括歌舞娱乐、演艺、网络文化、电影、文物、出版物以及新型文化娱乐等项目。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生活,为推进我区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关键词: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一、我区文化市场基本情况

任城区地处济宁市城区内,自古享有“江北小苏州”。任城区有15乡镇(街道),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内容不断更新和丰富,任城区文化市场经营项目以形成多元化、现代化,包括网络、音像、出版、娱乐等在内的文化市场体系。据统计,目前全区文化市场有各类文化经营单位共 375其中网吧210家、歌舞娱乐场所64家、电子游戏室18家、音像制品经营单位15家、印刷经营单位65家、电脑公司34家、 电影院放映单位4家, 艺术类培训18家,工艺美术品40家,出版物市场67.现点多面广,领域繁多、规模小等特点,由于受诸多条件的制约,给我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体现出艰巨性、复杂性、特殊性和长期性。

(一)我区化市场体系已基本形成。一是文化市场呈现广泛多样性。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快输平稳的发展 ,城市口不断增加,给城市经济注入了营养,出现了迅猛发展的良好势头。因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使文化精神生活呈现出多样化,各种包括演艺、娱乐、网络、出版物、电影等传统文化市场继续健康发展,为了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精神生活需求,一些新型文化娱乐项目不断进入我区市场,经项目逐步向文化产业过渡。时代的进步发展,新型领域文化项目逐渐兴起,传统文化市场与新型文化市场面临着竞争与优胜劣汰,为求生存,出现了旧行业的连锁、兼并合营,规模变大,逐步向文化产业集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逐步提高。文化市场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

(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已趋于规范。一是办公条件有了大的改善。我区自组建执法机构以来,得到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并安排专项资金对办公场所进行了装修、改造,为执法工作人员新配置了电脑及办公用品,购置安装了电子政务、财政专用电脑、会议室。二是加大了执法装备的配置力度。为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为执法工作人员统一购置了执法服装。按照省、市要求,配备了部分执法设备,执法车。三是执法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综合执法队伍组建以后,以学习为抓手,加大对执法领域的法律法规开展集中学习。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各类培训学习,执法工作人员全部取得执法资格,实行了持证上岗,改变了过去存在的有证、无证混乱上岗现象,执法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四是执法办案网络化。为体现公平、公正执法,提高在新形势下,运用科技手段做好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能力,目前,全区全部实现了网上执法办案系统应用,并在全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装了“网络控平台”。

(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机构有了保障。一是强化了组织保障。强化部门之间协调是做好工作的重要渠道,强化组织领导,是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区里成立专门的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统一协调抓好全区文化市场监管与执法工作。二是落实了经费保障。2010年,我区文化市场综合机构组建以后,我区将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纳入财政预算,参照区公、检、法、司和武警消防,下拨人头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了工作正常运转。三是强化管理抓制度保障。自组建以来,为规范文化执法,制定了举报受理、首问责任、案件移送,重大案件办理,罚款与收缴分离等执法办案制度,做到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推进工作。

二、当前我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面临的几个问题

(一)文化市场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一是人员编制不足。由于受人员的限制,远远不能适应我区点多、面广、线长、任务重的现实情况。突击式、点对点式的检查很难形成有影响的执法与监管态势,并且受检查周期长制约,难已对全部市场实施全面、及时、有效地执法与监督管理,特别是对15个乡镇(街道)文化市场的执法与监管。二是执法人员年龄及学历结构不够优化。目前,我区文化执法人员共有37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只有10人,其余年龄为35岁以上,其中大专学历7人,本科学历27人,硕士研究生3人。三是执法人员工作岗位难以交流。从我区文化执法人员组成来看,多为原区文化稽查大队执法工作人员,在同一岗位工作时间长,并且多年未获提拔重用,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多数人存在船到码头车到岸的消极思想,影响了文化执法工作的创新开展。四是执法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由于受体制机构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文化市场执法人员是“半路出家”,专业文化执法人员欠缺,虽然有极高的工作热情,但在知识结构、文化水平,尤其是业务能力方面跟不上时代要求,新科技的出现,业务培训力度不强,无重大办案经验,在行政执法中,应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方面不够熟练,影响了执法效能。

(二)文化市场执法与监管专项经费不足。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是单一的财政供养单位,以财养人,无项目支撑,经费运转困难导致执法人员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这些问题都需要亟待解决。

(三)执法环境有待改善。由于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成立时间不长,缺少广泛宣传,部分群众对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还存在不了解、不理解。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文化执法相对于公安、工商等部门处于劣势、弱势,由于部分经营者法制意识薄弱,素质较低,抵触情绪严重,给执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较大的阻力。

三、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监管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保障体系。一要加大执法经费投入。只有保证了执法办案经费,才能有力地开展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工作;从周边区市来看,他们经费投入较大,罚没收入返还比例较高,而我区相对而言投入经费较少,罚没返还比例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开展。二要加大执法装备配置。由于经费有限,目前,我区文化执法装备配备较差,从实践来看,只有确保了执法装备的配置到位,才能做到及时、准确、公平、公正执法。

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体系。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执法工作网络。在全区范围内形成统一行动、统一检查、统一公布(通报)检查结果的专项整治活动,使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真正在社会上有形象,群众中有影响,违法违规者前有权威;二要建立健全和完善信息网络。各地各部门联动,及时交流执法经验和信息,通报执法案件查处情况,提高执法效果和效率。

三是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借鉴经验,增强管理效能。提高执法队伍素质是建立文化市场管理机制的重要途径。要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举办培训班,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理解如何准确运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管理,指导文化市场行政执法中需注意的问题。同时,通过采取交叉执法、外出考察等方式,学习借鉴外地文化市场管理的先进经验,从而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和增强实际管理效能的目的。

四是注重建设,协同合作,齐抓共管,探索建立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要以整治促规范,以规范促监管,以监管促发展,健全管理机制。一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形成以文化主管部门为主,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密切配合、齐抓管理的格局,共同打击文化市场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执法部门的严肃性;二要建立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把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制定详细工作计划,坚决贯彻落实,不断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模式,创新工作手段,从而促进和维护文化市场的有序发展。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随之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民群众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文化市场内容越来越丰富,这将给我们文化市场执法与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时期、新任务,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掌握规律,科学管理,加快发展,提高效率,促进繁荣,使我区的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浅谈现代音乐与群众文化的关系 下一篇:大数据时代下数字文化馆的建设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