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来源 第2期

时间:2022-10-12 11:05:51

提到龙,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实际上,并没有证据证明世界上存在龙这种动物。龙是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它具有很多动物的特征:鹿角、虎须、蛇身、蜃腹、鱼鳞、鱼尾、蜥腿、鹰爪。

几千年前,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便假想出了一种特别的动物。这种动物拥有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能像鱼一样在水中游弋,能像鸟一样在天空飞翔;既能呵气成云,又能降雨吐火。人们将这种特别的动物称为“龙”。

龙的地位

龙其实是虚无的,它代表的只是一种精神。但由于龙是高贵与威严的象征,古人便把龙作为一种图腾,而历代皇帝更把龙当成了皇权的象征,只要属于皇帝的一切东西,都要冠上一个“龙”字―龙殿、龙袍、龙位、龙床、龙体、龙颜、龙子、龙孙等。同样,古代人考取功名,加官进爵则被称为“登龙门”。

此外,龙也代表着吉祥、尊贵,正因如此,民间有许多关于龙的传说,雕龙、画龙随处可见,更有许多与龙相关的民俗,如舞龙灯、赛龙舟等。

许多年来,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没有其他动物能够替代。

龙的节日

在中国人心目中,龙是神圣的,民间有关龙的节日也很多。

如正月初五是云南瑶族的“龙头节”;二月初二既是汉族的“春龙节(祭社迎龙,祈求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节日)”,又是云南普米族的“祭龙潭节(搭起高高的龙塔在龙潭边祭龙)”;三月初三是湘西苗族的“看龙场节(迎龙下界)”;四月十五是云南藏族的“祭龙王节”;五月二十既是古吴越的“分龙日”,又是贵州苗族的“龙舟节(苗寨举行龙舟大赛)”;六月初六是湘西土家族的“晒龙袍日”;七月二十和八月二十,分别是云南瑶族的“龙母上天节”和“龙公上天节”;九月初十是湘西苗族“接龙日(祭龙安龙,吃龙粑,唱龙歌)”;云南贡山独龙族将一年分为十二个节令,均以各种龙命名,所以每月都有龙节……

龙的文化

【成语篇】

车水马龙 来龙去脉 卧虎藏龙 乘龙快婿 望子成龙 画龙点睛

群龙无首 生龙活虎 叶公好龙 龙吟虎啸 龙飞凤舞 龙凤呈祥

龙潭虎穴 龙蟠虎踞 攀龙附凤 龙马精神 龙争虎斗 龙肝凤髓

【诗词篇】

龙潭 【唐】韦 庄

激石悬流雪满湾,九龙潜处野云闲。

欲行甘雨四天下,且隐澄潭一顷间。

浪引浮槎依北岸,波分晚日见东山。

垂髯傥遇穆王驾,阆苑周流应未还。

咏龙诗 【金】完颜亮

蛟龙潜匿隐苍波,且与虾蟆作混和。

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

龙溪 【宋】欧阳修

潺潺出乱峰,演漾绿萝风。

浅濑寒难涉,危槎路不通。

朝云起潭侧,飞雨落江中。

更欲寻源去,山深不可穷。

塔前古桧 【宋】苏 轼

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

【生肖篇】

龙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五,与十二地支中的“辰”相配合使用,一天十二时辰中的“辰时”是指上午七时到九时,又称“龙时”。

【歇后语篇】

1.叶公好龙――口是心非

2.戏台上跑龙套――走过场

3.佘太君的龙头拐杖――有钱买不到

4.麻袋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5.老龙王搬家――厉害(离海)

5.蛟龙困在沙滩上――威风扫地

6.禾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

7.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8.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

9.独眼龙相女婿――一目了然

龙的故事

从古至今,中国出现了许多关于龙的神奇传说与美丽故事。

古时候,有个人不切实际,甘愿倾家荡产也要学习“屠龙之技”。而大禹治水降服黑龙,使得“蛮龙归正”;伏羲降服龙马则获得了八卦图。画家张僧繇的“画龙点睛”之举也不失为奇谈。春秋时有“叶公好龙”,战国时则有“龙阳泣鱼”。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东海龙王、白龙马、井龙王等龙的形象更是童叟皆知。此外,还有太湖乌龙不听玉皇大帝旨意为民降雨,最终被天兵天将打死,后来化成烧制上好陶器的龙窑的凄美传说。

……

许许多多关于龙的故事让人们百看不厌,百听不烦。

龙的传说和神话流行了几千年,它们还将继续流传下去。艺术家们也将继续创作各种关于龙的艺术作品,包括绘画、油画等,“龙”会一直活在我们心中。

上一篇:塬上好风景 下一篇:话说“狡兔三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