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习惯法探析

时间:2022-10-12 10:59:08

摘要:以普雄地区习惯法为考察重点,介绍凉山彝族习惯法的概念以及普雄地区习惯法的具体内容,剖析了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特点和作用。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弥补国家法的不足,维持社会秩序以及传承彝族法律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从而在凉山彝区社会中实现法治现代化与传统法文化的和谐发展,推进民族法治建设。

关键词:凉山彝族;习惯法;普雄地区习惯法

中图分类号:D90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11)05-0024-06

彝族习惯法是内生于凉山彝族社会的法律体系,具有特殊的历史与文化传统。由于受地理条件、社会与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凉山彝区与外界的文化交流相对较少,从而保留了较多的传统特性。

一、凉山彝族习惯法的概念

习惯法,彝语称“里布家布”,即规矩的意思,简称“里加”,或称“尔德杰威”。犯了规矩的人称“超约”。总之,它即是不成文的习惯法之意,故有“跟路路”之说,意即处理一切社会问题均有一定的先例,虽无明文规定,然必人人遵守。彝族习惯法是调整彝族地区社会公共行为的法律规范。作为“祖先留下来的规矩”,它具体地规定了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关系,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家支之间各类纠纷和事务的不成文法,是每个人都必须无条件遵守的行为准则。作为调整彝族社会公共行为的法律规范,彝族习惯法对彝族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几乎渗透到了各个方面。以凉山普雄地区为例,绝大部分的社会纠纷都是通过习惯法解决的。

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对重大的、全局性的事务作出规定,也对社会成员之间的人身和财产权利方面的社会关系等内容作出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刑法制度、民法制度、婚姻家庭继承制度以及诉讼制度。普雄地区习惯法包括家支问题方面的习惯法、等级问题方面的习惯法、财产继承的习惯法以及社会纠纷的调解与神明判决四个部分。

二、普雄地区习惯法的具体内容

普雄地区习惯法主要包括关于家支方面的习惯法、等级问题方面的习惯法、财产继承的习惯法以及社会纠纷的调解与神明判决四个部分。其中,家支制度与血彝等级制度是凉山彝族习惯法存在和延续的基础,是凉山彝族习惯法得到应用和执行的保证。

(一)关于家支方面的习惯法

凉山彝族社会最重要的制度是家支制度。家支制度是凉山彝族习惯法存在和延续的根本条件。凉山彝族历史上几乎不存在统一的政权,而是以家支这一特殊的政权组织形式存在。这从刑罚中也可窥见一斑:彝族习惯法中最重要的刑罚不是死刑,而是“逐出家支”。家支内部有难同当,彝谚有“千里彝区无乞丐”,这是家支倾力互助的真实写照。这些在普雄地区习惯法中均有体现。

首先,普雄地区习惯法规定:杀死家支内的亲人或同支的亲属,凶手不自杀抵命,就得被开除家支。例如,1973年,勿雷木呷打死了同支人勿雷德尼,家门要他给德尼抵命,他不愿意抵命,随即被开除了家支,同时没收了他的娃子、土地、房子、牛羊以及其他一些财产。其中,除了赔偿死者家属的以外,其余被家门分割。他家被清身除户赶出勿雷家境界,迁至越西居住。此种习惯法规不仅对防止家支内部互相残杀起了一定的作用,而且巩固了家支内部的团结,同时也体现了氏族内部不能厮杀的遗俗。

其次,普雄地区习惯法规定:在同一家族中,有旁系血亲关系之男女,不得互通婚姻。家支中之兄弟姊妹,如有通奸者,则迫其自杀。例如,1947年,阿侯家洪车支之阿侯欧觉黑达和同支的姐妹阿侯玛玛通奸,被家门人发觉。家支头人和有关的家门人立即召开了“吉尔吉铁”,议决处死。会后令其亲族弟兄勒死欧觉黑达,同时迫令阿侯玛玛服鸦片自尽。从上述禁止内部通婚的习惯法规定和兄弟姊妹间的通奸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问题:第一,它表明了彝族还实行“同姓不婚”的氏族外婚制,这是父系家长制遗俗的通例。第二,这种杀一儆百的措施实际上对家支的声誉和信誉起了维护作用。

再次,普雄地区习惯法规定:在本家支管辖境内不得偷盗抢掠,或侵犯亲谊的财产。但抢掠、盗窃其他家支的财产或侵犯冤家的财产,以及抢掠汉人等行为,则被认为是勇敢的壮举、英雄的豪迈事迹。例如,1980年,曲比那脚的老婆偷了家门人的养子,被人发觉,家门人给他鸦片要他服毒自尽,但她宁愿被开除家门,也不愿意死。最后家门和她的子女都“打鸡狗”和她脱离关系,把她开除家门。又如,勿雷家之勿雷天达,虽然以前他并未露过头角,然而在几次抢掠汉人的斗争中抢了五六十个娃子,杀了二十多个汉人,因而获得了家支中人们的称誉。加之该人善于说话,又有一定的调解纠纷能力,以后逐渐成为勿雷家有名的头人之一。

至于偷盗、抢掠其他家支或冤家的牛羊、财产等事,阿侯罗木子说:“这样的事例太多了,在这里的彝族,偷牛羊、偷娃子,尤其是偷冤家的娃子和牛羊,不但不受到公众舆论的谴责,反而会受到家门的赞扬。但如果发生偷鸡摸狗的行为,、则是彝族社会最看不起的人,尤其是偷家们的,更为人们所耻。……”因此,抢掠、偷盗其他家支的财产或冤家的娃子、牛、羊,以及抢掠汉人的财物,在彝族人心目中被视为是莫大的光荣。

(二)关于等级问题方面的习惯法

凉山彝族地区的社会关系主要以血缘等级制为核心。彝族人的社会地位和等级身份并非由其财产决定,而是依据血缘关系确定。凉山彝族习惯法严格维护黑彝主子的最高等级地位,以确保彝族社会等级秩序的不可变更性。凉山彝族社会主要有四个等级:诺伙、曲伙、阿家和呷西。“诺”,彝语指“黑色”之意,“伙”指“群体”之意,故汉语称“气若”,“伙”为“黑彝”。黑彝是凉山彝族社会的最高等级。“曲”彝语指“白色”之意,故汉语称“曲伙”为“白彝”。白彝是一个内部成分很复杂的血缘集团,其中既有少数奴隶主,也有奴隶,还有介于二者之间的中间阶层。阿家,是彝语“阿图阿家”的简称,意指“住在主子寨旁的奴隶”。他们是由主子配婚安了家的奴隶娃子,故汉语称之为“安家娃子”。这个等级的成员隶属于主子,没有人身权利,没有自己的婚权和对子女的亲权,一切由主子主宰。呷西,是彝语“呷西呷落”的简称,意为“锅庄旁边的手脚”,故汉语称之为“锅庄娃子”。他们毫无权利,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为主子所绝对占有。

关于等级方面的问题,普雄地区习惯法首先规定:黑彝占有曲伙、阿家和呷西的人身,有对他们世代相传地加以主宰的权利。呷西逃走、打伤或打死黑彝主子,被捉回后即被处死或转卖他处。例如,1976年,阿侯结日支的呷西,彝名叫曲和,打死了黑彝主子后逃到下普雄的勿雷打铁家。后来阿侯家探知他的下落,又用银子把他买回去,施以毒打后用火活活烧死。如果没打伤或打死主人者,捉回后多是转卖他处。如阿侯罗沙的一个呷西,名叫尔哈,即由中普雄转卖至申果庄地方的苏呷家去了。

其二,为了维护黑彝主子的最高等级地位,并使之世代相传,须要保证黑彝血统的纯正性。为此,习惯法确立了严格的等级内婚制。根据普雄地区习惯法的规定:黑白彝不能通婚。黑彝女子和白彝男子通奸者,被发觉后,黑彝女子由亲属迫令自杀,白彝男子用酷刑处死。但黑彝男子和白彝女子通奸

者,黑彝男子只受到社会谴责,威信名誉受损而已。例如,1977年,在布吉勒窝地方,一个叫吉斯稍来的白彝和阿侯家结阳支黑彝的女儿发生了性关系,事泄,女的被家门逼迫上吊自杀,男的被勒死。相反,瓦吉木住的阿侯折尼和维色曲阿杰家(白彝)的女儿搞怀了孕,他只是见阿侯家吉赫支的人不好意思红红脸。关于黑彝的女子和呷西发生了关系,女子亦被迫自尽,男的则被处死。从上述事件中,我们可知这种习惯法是为黑彝等级的利益服务的。因为它维护了黑白彝等级不可逾越的鸿沟,对黑彝等级起了巩固作用。

其三,凉山彝族社会习惯法从各个方面维护该地区的等级秩序。根据普雄地区习惯法的规定:白彝打死了自己的黑彝主子,一般处以死罪,但黑彝打死了白彝,在某些条件下可以不受处罚。例如,1967年,维色曲居住的白彝吉皮依达子,因黑彝主子兄弟(吉侯支)阿侯呷牛和阿侯呷呷待他极苛,久已怀恨在心。一日,他乘呷牛和呷呷去看田的时机,就打死了他俩,被发觉后议决处以死刑抵命。又如,1980年,沙马比木和阿侯打尔发生口角,打伤了阿侯打尔,阿侯打尔回手一棒打死了沙马比-木,但是打死也就白打死了。从上述事件中,我们可知普雄地区习惯法是为黑彝服务的,其阶级性是显而易见的。

(三)关于财产继承的习惯法

凉山彝族财产继承制度既体现了封建宗族制的特点,又体现了奴隶制的特点。财产继承不仅是家庭内的继承,还包括家支继承和不同等级的继承。继承的标的范围广泛,既有动产和不动产,也有奴婢、娃子等特殊财产。凉山彝族财产继承主要遵循习惯法。以普雄地区习惯法为例,它主要规定:

关于子女的继承。死者遗留下的财产,有子女者,男子继承其留下的呷西、枪支和土地。若有数子,上述财物均分,幼子多分老宅,但须安置祖先的灵牌。女儿继承其牛羊马猪、金银和衣服之类的财产。

(黑白彝一致)

关于配偶的继承。原则上,妻子不能继承丈夫的遗产,只有在绝嗣的情况下,妻子有可能继承并决定其财产的分配。贵族妇女的私财(即陪嫁和生前归自己所有的一小部分财产)由其女儿继承,如果发生意外,例如,妻子受丈夫虐待致死后,妻子家支里的姐妹也可以继承。

关于在“坐家”期妻死后的继承。在“坐家”期内,如果妻子死亡,丈夫可以追回财礼。如果丈夫死亡,妻子则须在夫族(兄弟叔侄)中转房,以免财产外溢。若无兄弟叔侄上门者,可由其父上门。谚云:“夫死无双,公爹入媳房;荒年无米,草根代食粮(黑白彝一致)。”婚后虽有子女,然而尚不能独立者,仍可转房。若子女年长并可独立支撑家业者,其子女不愿母转房的,可以不转房。

关于“吃绝业”。彝族所称的“吃绝业”,是指在没有儿子继嗣的家庭里,父亲死后,其土地等财产先由血缘最近的男系亲属(如兄、弟、叔伯等)平分;若没有男性亲属,则应按亲疏远近由家支中血缘最近的支系平分,但不能由女儿及女系后裔继承,也不能自作主张处理。彝谚说:“娃子的绝业主子得,黑彝的绝业家门得,土司的绝业百姓得。”从这里我们发现,彝俗的“吃绝业”内容较复杂,不同等级里“吃绝业”的方式不同,而且还有严格的等级差别。若系黑彝的财产,则由黑彝家支的亲房族人分有;若系白彝,其财产则由黑彝主子分去。

(四)社会纠纷的调解与神明判决

在普雄地区彝族社会中,解决社会纠纷并不存在固定的模式和程序。对于家支内部的纠纷,一般可以通过双方自行和解或诉请家支头人决断的方式尽快解决,以免事态恶化造成严重后果。这种方式可以尽快地修复因矛盾纠纷而遭到破坏的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这对于家支这一血缘群体内部的团结和安定是非常重要的。1949年以前,彝族社会的纠纷多由有威望的头人进行调解。1949年以后,很多问题仍沿用惯例,即通过上层头人去调解纠纷;一旦调解无效或不适用于调解时,不是诉诸武力,即采取“打冤家”――打鸡、打狗等的诅咒仪式,就是利用棒铧、捞开水、嚼米等迷信方式进行神明裁判。

1、首重调解。调解是处理彝族纠纷的首要方式,至今仍沿用。翻不论是杀人等刑事案件,还是民事争议,均可以通过有声望的调解人斡旋解决。彝族内部没有拥有绝对权威的独裁者,纠纷通常由调解人参与解决。和解达成一致的,没有契约,仅以口头承诺为凭。彝族人重信守诺,一般很少有人反悔。

2、普雄地区习惯法中的神判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打鸡仪式:是彝族社会中最常见、最通行的一种仪式。动员打冤家时,用它表示誓死而战的决心;两家或两支联合行动时,用它表示誓言不变;被怀疑时,用它表示心地清白;和解旧好时,它表示诚意。这种仪式的举行多有中间人在场,表示诚意或决心,如有反悔或违背誓言,愿像鸡一样死。(2)诅咒仪式:多是在不适用于“打冤家”的场合下举行,是一种报复的手段。(3)棒铧仪式:是在纠纷中遇有重大疑难问题无法断定虚实时,才请毕摩举行“棒铧”的神明判决。(4)捞开水仪式:即难于判断时举行的裁判仪式。请毕摩念咒,把水烧沸后,将鸡蛋、银子或石块放人沸水锅中,由被疑者伸手把锅中物捞出,手红为赢,变黑为输。

(5)嚼米仪式:即以口嚼米判断孰是孰非的判决方法。可以看出,上述神判方式反映了早期奴隶制法的落后性。

三、从普雄地区习惯法中透视凉山彝族习惯法的特点和作用

(一)特点

从上述普雄地区习惯法中,我们可以透视出凉山彝族习惯法所具有的鲜明特色。首先,内容详细周全。习惯法是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积累而成型的,它包含着丰富的理性智慧,全面地调整着各种各样的法律行为和事件。凉山彝族习惯法在内容上极其细致周全,它广泛地调整着凉山彝区的政治与社会结构、生产生活、战争议和、宗教禁忌等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从而使这一地区的法律生活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以普雄地区为例,习惯法对家支问题、等级问题、财产继承问题以及社会纠纷的调解与神明判决等问题均作出了详细而周全的规定,从而保证了该地区彝民的有序生活。

其次,“家支主义”特征明显。家支是凉山彝族社会的基本单位。凉山彝区历史上并未形成统一的政权组织,因此家支之上并无约束,每个具有独立姓氏的家支都犹如一个独立的王国。凉山彝区人们的政治生活与法律生活均围绕着家支展开。彝族习惯法的产生、运作、执行与监督,都是无法离开家支而存在的,因此它呈现出明显的“家支主义”特征。普雄地区关于家支问题的习惯法就很明显体现出了其维护家支团结和利益的“家支主义”特征。

第三,等级差异与公平性并存。凉山彝族社会是典型的等级社会。按照最常见的等级区分方式,人们有“诺合”和“节伙”之分。广义的“诺合”包含“兹”和“诺”两个等级,约占凉山彝族人口的7%;“节伙”则包含“曲诺”、“阿加”和“呷西”三个等级。诺合与节伙之间的等级鸿沟不可跨越,绝不可能相互转化或通婚。节伙的三个等级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通婚,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习惯法对凉山彝族社会的等级差异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进行公开的确认和维护,是其明显的特征。这些在普雄地区习惯法中均得到了充分而直接的体现。

在看到等级差异的同时,也不可忽略习惯法的公平性。在凉山彝族社会的伦理观念和家支力量的双

重制约下,习惯法在精神原则与实际运作中也体现出一定的公平性。无论在相同等级抑或不同等级之间,没有理由的伤害他人人身、侵夺他人财产或侮辱他人人格的暴虐行为,都会受到习惯法的惩罚,没有人能超脱于习惯法之外。

最后,深受宗教影响。凉山彝族习惯法深受宗教的影响。其一,宗教的神明裁判是辅助习惯法形成判决的依据。从总体上看,凉山彝族习惯法的审判和调解注重事实和证据,但当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时,经当事双方家支的同意,即可采取神明裁判的方式结案。神裁仪式主要由毕摩进行,其方法根据案件性质、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形式也多种多样。从普雄地区习惯法中关于神判的方式可知,常见的主要有棒铧、嚼米和捞开水等等。神判是人们解决疑难案件常用的方式,也是宗教渗透到习惯法领域的突出表现。其二,宗教观念是习惯法裁决得以忠实执行的效力保障。在凉山彝区,依据习惯法所形成的判决或者通过调解所形成的合意通常为人们所严格遵守和执行,极少有违背或翻案的情况发生。比如,在普雄地区,当重大、复杂或矛盾尖锐、争议较大的案件结束时,人们通常会举行具有宗教意味的结案仪式,如“打鸡”、“钻牛皮”等等,这些仪式的举行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其目的主要是通过内心信仰对人们的约束,确保判决或调解结果的有效性,避免翻案或再起纷争。

(二)作用

1、积极作用

彝族习惯法在当今中国的民族法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弥补国家法的不足。由于国家法较少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因此自身存在着先天不足,不能完全适应凉山彝区的需求;同时,作为一种陌生的知识体系,在强行推进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根基,因而无法被彝族民众所理解和认同,当然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实施。而彝族习惯法作为调整彝族社会公共行为的法律规范,至今仍存在于凉山彝区。“在今天,广大的彝族农村基层的社会秩序也是主要依赖习惯法,在自然村一级的社会单位中,习惯法充当了微观秩序实现的主要依赖。”

其次,维持社会秩序。彝族习惯法是彝族民众生活秩序的基础,是凉山的本土文化资源,也是彝民纠纷解决的主要依据。作为一种有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它发挥着化解矛盾、定纷止争的作用,维持着彝区社会的微观秩序。据政法委“民间调解”课题组对越西上普雄镇、昭觉竹核镇、雷波莫红镇、美姑巴镇与喜德米市镇这5个彝族聚居乡的调查统计:5个镇人口总计48965人,2003年共发生民间纠纷529件,其中经彝族民间“德古”调解的案件达512件,占民间纠纷总量的96.79%;而诉讼至法院的仅有17件,占民间纠纷总量的3.21%。

第三,传承彝族法律文化。彝族习惯法是彝族法律文化的主要载体。彝族习惯法世代相传的过程就是彝族法律文化保存、继承与传递的过程。其传承方式主要有口头和行为两种形式,具体表现为:彝族习惯法的观念和意识主要通过口传身教得以传承;在彝族的“赛说”活动中,在家支教育中,在祭祀仪式上,在头人调解纠纷时,彝族的德古、毕摩及长辈都承担着传授习惯法的任务和职责。在此过程中,彝族习惯法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人们的内心信念并发扬光大。

2、消极作用

在肯定彝族习惯法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其消极的影响。首先,在凉山彝族社会中,家支观念及组织复兴;依照传统的习惯法私了案件并倒算人命金及家支复仇事件还时有发生。其次,不同等级的男女通婚还会受到禁止;嫁娶仍要议交身价钱,也不能违背家长的意见。第三,转房制、继承制方面尚保留有较多的传统习惯法残余。这些消极影响在普雄地区习惯法中均有体现。以上彝族习惯法的种种消极影响与当前国家法的精神及内容是相冲突的,其结果是会带来规则的冲突、社会的无序与人们行为的无常。因此,在努力构建和谐法治社会的今天,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彝族习惯法,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努力克服其消极影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彝族习惯法是彝区生活秩序的基础,也是凉山彝区的本土文化资源。它的存在和有效运行,说明彝族习惯法在现代社会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深厚的文化根基。通过对普雄地区习惯法的研究,我们窥见了凉山彝族习惯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它在凉山彝区社会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是推进凉山法治建设不可忽视的规范体系;同时,它还支配着凉山彝区人们的行为和观念,有时其作用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国家制定法。所以,我们应当很好地改造和利用彝族习惯法资源来强化和弥补国家调控手段的不足,从而在凉山彝区社会中实现法治现代化与传统法文化的和谐发展,为凉山的民族法治建设服务。

上一篇: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权利宪法保障之缺失与完善 下一篇:从“五族共和”学说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