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食管癌根治手术的麻醉临床体会

时间:2022-10-12 10:49:33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食管癌根治手术的麻醉临床体会

关键词 丙泊酚 瑞芬太尼 老年患者 食管癌根治手术 麻醉

复合麻醉麻药用量和并发症少,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起效迅速,消除快且不依赖于肝肾功能,无明显蓄积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1],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呼吸、循环基本正常ASAⅠ~Ⅱ级无明显心血管及其他重要脏器疾病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58~78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吸入少量异氟醚;对照组为丙泊酚麻醉,吸入常用量异氟醚。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麻醉方法:两组术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麻醉诱导治疗组采用瑞芬太尼0.5μg/kg、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顺苯黄酸阿曲库铵0.15mg/kg,气管内插管后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2mg/(kg・小时),异氟醚吸入0.4%~0.6%,微量泵持续输注瑞芬太尼0.2μg/(kg・分),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瑞芬太尼以0.1~0.4μg/(kg・分)来调节麻醉深度,间断追加顺苯黄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对照组采用芬太尼2μg/kg、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2mg/kg、顺苯黄酸阿曲库铵0.15mg/kg,气管插管后以微量泵持续输注丙泊酚2.0mg/(kg・小时),调节异氟醚1%~4%浓度吸入,间断追加顺苯黄酸阿曲库铵维持肌松;观察两组患者插管前后MAP、HR变化,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麻醉诱导情况:麻醉诱导后两组MAP、HR均较诱导前有所下降(P<0.05)两组间无明显(P>0.05)。术后恢复情况: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9.5±4.4)分钟vs(15.0±6.0)分钟,P<0.01苏醒时间(8.5±3.5)分钟vs(11.3±2.9)分钟,P<0.01拔管时间(9.0±3.0)分钟vs(3.2±8.0)分钟,P<0.01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其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不良反应,两组均有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

讨 论

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大,应激反应强烈,手术时间长的特点,因此老年患者围术期的伤害性刺激可能引起严重的心血管反应。静脉丙泊酚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静脉物,它具有作用时间短,恢复较快,麻醉深度容易控制等优点,能安全的用于大多数病人和常规麻醉过程[1]。丙泊酚对循环系统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用药后能引起血压下降,用于老年体弱或心功能不全的病人时血压下降明显,因此本实验的剂量也酌情做了减少,同时静脉推注速度也酌情减慢,因有呼吸抑制作用,应该做好早期呼吸支持。瑞芬太尼是新型超短时效阿片类镇痛药,消除半衰期为9分钟,它是纯粹的u型阿片受体激动剂,镇痛强度与芬太尼相当,瑞芬太尼的化学结构中含有酯键,可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这种特殊的代谢方式是其作用时间短,恢复迅速无蓄集的原因。瑞芬太尼还能使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降低,颅内压亦有明显降低同时具有可控性强,术后恢复快,无迟发性呼吸抑制等优点,并且可以广泛应用于肝肾功能不良的老年人、虚弱患者。本研究表明治疗组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的诱导和维持均较平稳,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 徐启明,主编.临床麻醉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2.

上一篇:缩宫素联合卡孕拴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 下一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中使用阿托品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