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病的诊断鉴别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12 10:33:40

猪瘟病的诊断鉴别及防治措施

摘 要:该文对猪瘟病的临床症状与病理特征进行了阐述,并对与其相似的几种猪病进行了鉴别,提出了猪瘟病防治的几点建议,以期为养殖人员掌握猪瘟病的发病特点,加大对猪瘟病的防治力度,降低猪群发病率,促进生猪养殖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瘟病;诊断鉴别;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8-118-02

猪瘟病是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的传染病,无论猪处于哪一个生长阶段,都有感染猪瘟的可能性,并且猪瘟一年四季易感染和流行。由于其严重的传染性,发病率与病死率很高,所以,猪瘟一旦发生,就会引起猪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对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特别是近几年来,猪瘟病已经出现了向非典型与温和型发展的变化,这使得猪瘟病的临床诊断难度不断加大。本文就猪瘟病诊断鉴别及防治措施进行简述,以期为生猪养殖者提供参考。

1 发病原因分析

猪瘟的暴发与猪的具体生长环境和个体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内在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引起。(1)环境因素。猪舍的通风条件较差,保温设施不佳;排粪与排尿的设置不灵活,使得猪舍整体的温度过高;(2)内在因素。第一,猪瘟病毒会有自然感染的情况,这样的感染会引起猪瘟病的发病,还会造成许多猪处于亚临床感染状态。第二,一些猪天生就感染了猪瘟病毒,这主要是因为胎盘感染致使幼仔在出生之时就携带猪瘟病毒。第三,猪本身的健康条件较差,没有足够的免疫力应对病毒的入侵;(3)人为因素。第一,为猪注射的相关防治疫苗的效价较低,免疫程序不合规范,使得许多猪本身不能产生强大的保护力应对病毒的入侵。第二,防疫工作做不到位,不能使所有的猪都进行相关医疗防疫,免疫空档为猪瘟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条件。第三,在个别猪出现死亡之后,没有对其死亡原因进行分析,对尸体处理的不得当,致使病毒快速传播,造成大量猪群体性感染。

2 临床症状与病理特征

2.1 典型猪瘟 典型猪瘟的潜伏期一般在5~7d,在潜伏期内猪个体的体温可达40℃以上,猪的耳朵与会阴、腹股区域的皮肤会出现斑块,斑块呈紫红色。在比期间,猪的进食量会减少,甚至绝食。感染的早期,猪会出现结膜炎、便秘或者长期排出恶臭的稀便,稀便一般呈灰黄色与棕褐色。猪在感染猪瘟病毒10~20d之后,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病症,如昏迷、运动失调与后肢麻痹等症状,之后就会出现死亡病例。典型猪瘟的死亡率存在波动性,最大可达百分之百。在猪死亡之后,对其进行解剖,可以发现猪的血性出现明显的变化。在猪的咽喉与心外膜、膀胱黏膜等处都会出现较大的血性变化,胃部的表层会出现很多血点。另外,肾的形状会发生变化,有出血现象。猪的脾部边缘会出现血性,这是猪瘟病的一个重要表现。淋巴结会因肿胀而变大,边缘有出血现象,病情严重的淋巴结会呈大理石状。扣状溃疡会以圆形隆起出现在猪的盲肠与结肠处,扁桃体会出现化脓性溃疡。

2.2 非典型猪瘟 非典型的猪瘟有2种类型。(1)慢性猪瘟病。感染慢性猪瘟病的病猪会出现生长缓慢的现象,食欲下降,身体消瘦,还会伴有不同频率的咳嗽与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如果猪群当中30d以上持续有猪死亡的现象,且没有规律,那正是慢性猪瘟病的体现。慢性猪瘟病的病毒毒力不尽相同,在2~4周之内的猪如果感染慢性猪瘟病,死亡率达1%~10%。年龄稍长的猪可以自我康复,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慢性猪瘟病的猪在解剖之时很少出现血性损害现象。(2)繁殖障碍型猪瘟病。此类猪瘟病出现在母猪身上,患有繁殖障碍型猪瘟病的母猪在患病期间其受孕率明显下降,产仔的数量低于平均水平,在所产幼仔当中会有畸形胎出现,更有可能出现流产症状,还有一些猪仔会在出生不久之后死亡。

3 猪瘟病鉴别

在猪瘟病出现之时,猪个体的体温会上升,局部皮肤出现红斑,可见黏膜出血,这些症状与败血型猪丹毒、猪流感、急性猪肺疫都有着相同之处,因此,要多加以鉴别。

3.1 败血型猪丹病 败血型猪丹病的传播速度比较缓慢,并且发病率较低,病猪的器官中并没有明显的炎症。感染败血型猪丹病的猪排便正常,病程不定,只有少数会出现死亡现象。在进行解剖时可发现,病猪的脾肿大,肾部肿大且出现淤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红肾。其淋巴结的切片不会像猪瘟病那样呈现大理石状,大肠粘膜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3.2 猪流感 猪在感染流感之时,体温会升高并保持在40~43℃,会出现阵发性的咳嗽,采用腹式呼吸,病猪的口鼻与眼睛会有分泌物流出,皮肤有明显潮红,喜欢进行挤卧,运动频率减小。在猪流感的发病后期,猪的咽喉会充血并肺部肿、胃部与大肠多处出现充血症状、痉挛性惊厥也有出现,淋巴结肿胀,其切面液。而肾与膀胱则没有明显变化。

3.3 急性猪肺疫 急性猪肺疫的发病率较小,病猪的咽喉会迅速肿大,严重时呼吸会有困难,口鼻处会有白沫流出,而猪瘟病不会有这些症状。

3.4 猪气喘病 病猪的体温正常,不会出现体温过高的症状,发病时伴有咳嗽、气喘症状,采用腹式呼吸,发病之时会有喘鸣声发出,不愿卧地与站立,在坐时不会采用犬式坐姿。病猪的肺心叶与心叶、膈叶前部会出现“虾肉样”变化。

4 猪瘟病的防治措施

4.1 全面进行免疫监测,做好免疫疫苗的注射工作 每一个猪养殖场的具体情况不同,不同猪群的免疫力会有所差异。如果利用传统的防疫方法,会使猪群出现免疫空白现象。为此,猪养殖者必须要以自己所养殖的猪群的免疫能力为基础,对其免疫抗体进行监测,制定出最适宜的免疫程序,降低猪群的发病率。

4.2 预防猪瘟病的早期感染 要预防猪瘟病的早期感染,就要优化猪群的生长环境。第一,保持猪舍的整洁,确保猪舍排便与排尿设施的有效性,保证猪舍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第二,按照相关规定对猪舍进行严格消毒,使病菌被杀灭。第三,通过抗体监测找出并坚决淘汰亚临床感染种猪,从源头切断猪瘟传染和免疫抑制问题。

4.3 加大猪瘟紧急防控措施制定 生猪养殖者要加强对猪瘟的防控,提前做好猪瘟紧急防控措施的制定。如备好猪瘟紧急用药,进行妥善保管,使其可以在紧急之时快捷领取,方便使用。其次,要准备一条病猪转移通道,在发现病猪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病猪的转移,对病死猪进行集中的焚烧与掩埋,避免猪瘟病的大面积传染。

4.4 加强疫苗的运输与保存力度 疫苗是建立免疫力的重要药物,要使用专用车辆进行运输,在运输的过程当中要按照医学相关规定进行妥善保管。其次,在疫苗运达目的地时,要按照药品管理办法对其进行专门的保存,使其有效性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刘大贵,罗先惠.猪烂肠瘟的防治[J].农技服务,2007(7):83,87.

[2]臧莹安,金纬虎,杨展基,等.几种新型消毒剂抗猪瘟病毒效果比较[J].兽医导刊,2010(5):46-48.

[3]刘晓霞.猪瘟和猪链球菌病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1(2):103.

[4]杨慧君.浅谈猪瘟流行新特点与防治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5):51.

[5]甘立新.猪瘟的症状与防治[J].农技服务,2011(6):93,102.

(责编:施婷婷)

上一篇:试论煤矿企业成本的精细化管理与控制 下一篇:谈初中化学中考备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