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展趋势初探

时间:2022-10-12 09:33:57

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展趋势初探

摘要:本文立足于宏观的媒介产业、中观的媒介传播渠道、微观的媒介产品三个层面的媒介融合趋势下,对全媒体时代来临后电视新闻所呈现的若干新特征,进行概要性质的考察与描述。试图通过这些呈现和分析,更好地把握未来电视新闻的走向与趋势。

关键词:电视新闻;趋势;全媒体化;媒介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50-02

英国大文豪狄更斯曾说过:“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句话用在今天的电视媒体上是最合适不过了。一方面,在媒介融合和全媒体时代来临的大潮下,网络无可避免的攫取了传统电视往日独领的新闻传播渠道和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媒体的强势介入,催生了由网络技术主导的多媒体变局。同时,新技术的变革也为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视频与网络的高度融合使之获得了新的竞争优势。

所谓全媒体化即指“一种业务运作的整体模式与策略,即运用所有媒体手段和平台来构建大的报道体系。”在这种语境下,电视新闻的融合共生发展是全媒体时代媒介管理者的必然选择。基于媒介产业的裂变,本文认为未来电视新闻亟须实现三个话语转向:从媒介产业来看,电视新闻产品从初次销售导向二次转向与分众化发展;从媒介渠道来看,电视新闻应走渠道开发与内容创新二重并立销售模式;从媒介产品来看,电视新闻应大力转向公民新闻、民生新闻,培养公民记者。

一、全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1.丰富多元的新闻内容

现在,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不断涌现出专业的新闻频道,例如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10年8月2日呼之而出,这样就使电视新闻可以按收视对象进行细分,从而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创办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大量地融合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微博等的内容,例如报纸解读、广播现场连线、网络论坛的互动参与、手机视频直播、微博播报等内容,打造多视角的节目内容。

2.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的出现为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提供了可能。受众通过新媒体能更好地互动交流,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和主动参与能力,短信、电话、网络、微博等为观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单向线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的跨越。

3.报道方式的社会参与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摄像技术的普及,特别是DV、高像素智能手机等出现后,影像拍摄者由专业人士扩展到普通大众。每一个新闻现场的目击者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报道者,向受众自主信息。例如原河南8套的DV观察栏目,就是一档以整合社会DV资源为主要特色的电视杂志类专栏节目,通过专业、非专业新闻当事人提供的一手资料,报道出新鲜、鲜活的新闻,使得普通老百姓称为新闻的主播,节目形式更加新颖、更加贴近生活。

4.直播的常态化

由于网络媒体、微薄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最新鲜的一手资料逐渐脱离电视媒体而存在,为了更好的抢夺最新新闻资源,电视媒体对新闻现场的直播越来越多,常态化的电视媒体直播更加生动的将新闻现场呈现在受众面前。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新闻直播间》栏目,就是一档全天候的直播类节目,其及时、时效的报道方式,赢得了受众的青睐。

二、着眼于宏观媒介产业的融合:电视新闻的二次转销与分众化趋势

随着三网融合和制播分离的到来,电视新闻迎来的了值得探索的新局面。所谓“三网合一”,是指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所谓制播分离是指在广播电视节目的生产、流通与播出过程中,节目的生产制作与播出分属不同的机构负责的管理体制。

无论是三网融合还是制播分离,都是市场化和科技变革双重压力的必然结果。市场经济发展对现代传媒的变革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传媒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制播分离改革将把可经营节目的制作环节从现有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组建专门的制作公司,引入市场机制,成为独立开展节目营销的实体。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将以电台、电视台为主体,逐步打破区域行政壁垒,搭建全国性节目交易市场,并形成多个区域性节目交易中心,使之成为共享资源、储备流通、方便交易的平台,以实现广电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加快向现代企业集团转型。”在传媒产业化背景下,不同平台的新闻内容得以流转,内容碎片化、集约化、标准化特征凸显,如何打造电视新闻的流程生产和转销模式?

首先,基于渠道销售的内容生产需要打造内容的二次创作生态圈。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渠道的受众特征,加工同质内容的表现形式。传统的电视新闻除了电视转销外,应将元内容以视频化、流媒体化的形式制作出更符合网络受众收视偏好的节目形态,强化内容的植入度和提高受众参与度。

第二,阅读终端的革新无形中加速了对电视新闻生产形式的呼唤。随着阅读终端向便携化和移动化方向发展,电视新闻生产形式将有可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压缩技术的高速发展。

第三,个性化的定制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时代华纳退出了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为读者量身定制的“自助”杂志。读者通过选择时代华纳旗下的杂志中喜欢的栏目,“组装”出一本自己感兴趣的杂志。《MINE》杂志的创办给了我们关于电视新闻未来的有益思考和启示,电视新闻是不是也可以做成如《MINE》一样的自助媒体?也许这仅仅是个性化和分众化的第一步,将来有可能与报纸形成某种联合竞争优势,点击报纸的新闻即可得到此新闻的视频版,进而再次带动个性化的选择和组合,同样形成一个电视新闻版《MINE》。

在制播分离,三网融合的态势下,制造出的电视新闻产品不仅适合传统媒体,同时可以转销到新媒体的电视新闻节目。在制播分离与三网融合的形态下,电视新闻产品应不仅满足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和营销模式,同时也应转销到新媒体的售卖平台,这是未来电视新闻抢占发展制高点,实现多元盈利模式的关键。

三、着眼于中观的媒介渠道的融合:从内容再造到流程再造――电视新闻渠道与内容双轨模式

全媒体的新闻业态要求传统媒介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就是要使平台再造和渠道销售。电视新闻应从注重内容开发转向渠道和内容双向加强模式,同一种内容应在不同渠道如广播新闻、电视新闻、视频新闻、文字新闻、图片新闻、甚至“微博新闻”、论坛新闻、门户网新闻等多元渠道销售,获得注意力经济的增量与存量增长。渠道化转型应是未来电视新闻竞争的核心所在。

在目前的舆论环境下,电视与网站相比,有着权威的采访报道权和现场感。未来网络获得更多的自由后,电视一定要有方向、有针对策略地加快步伐紧追猛赶。另一方面,从电视新闻的形式上来说,随着全媒体时代大量冗杂信息,受众需要更有深度,权威性的深度解读,充分挖掘电视新闻的多种表现形式,尤其是新闻评论,对受众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这要求电视新闻从“信息记录者”逐渐转向“信息影响者”,即成为公众舆论的引导者和引渡者。新闻评论则是电视新闻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渠道。人们常说评论是新闻的灵魂,在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也是电视新闻走向深度的必然。因为客观上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人们对政治、经济等问题的关注和介入必然越来越多。受众将不满足于表面化的报道,而更热衷于新闻背景的分析以及记者对事态的评说和预测。从香港的《锵锵三人行》、《时事辩论会》、《总编辑时间》、《新闻今日谈》、《时事亮亮点》再到2009年中央台的一系列新闻改革,尤其是《新闻30分》、《共同关注》等节目加大新闻评论的举措,这都预示着全媒体时代新闻评论将迎来发展高潮。

四、着眼于微观媒介产品的融合:电视新闻的话语转向――挖掘公民新闻的“民生化”

随着草根记者,非职业化报道者的介入,电视新闻的新闻信息源呈现多元化趋势,由此电视新闻的生存场域也呈现出多元并进的态势。

目前,公民新闻的话语转向是:电视新闻的生产场域呈现多元并进模式。全媒体时代,新闻的非职业化报道拓展了新闻信息源,打破了单一的话语呈现模式。随着手机实时拍摄视频功能和无线上网技术的发展,草根新闻已悄然兴起。

在新闻生产的多元场域中,“喉舌新闻”完成“规定动作”,诉诸“事业属性”;“公共新闻”打造媒体公信力,诉诸“公共性”“民生新闻”,此类新闻为了产生注意力经济,拉近和受众的关系,抓住受众眼球,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诉诸市场效益。而诉诸市场效益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受众,因此提高民生性成了拉近和受众关系的关键,但随着《南京零距离》引发全国性的民生新闻热潮,各个电视台竞相上马同类节目,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和同质化节目的泛滥。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保留具有传统优势的相关节目的同时,应该果断放弃在同质化竞争中的失利者,实现“小民生”向“大民生”转向。

“所谓‘大民生新闻’,其实就是一方面摒弃‘小民生新闻’的低俗恶俗,另一方面保持了原有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在扎根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增加时政、生活、经济类内容的比重,从而在整体上体现出正面、欢快、生活化、趣味化的一种民生新闻样式。” 这就要求我们摈弃庸俗,制作雅俗共赏的民生新闻。

从另一方面来谈,随着草根新闻被受众所接受,不管是何种媒体,都在不断运用平民与百姓意识进行传播。市民新闻、民生新闻、社区新闻、娱乐新闻将越来越受到青睐。

电视新闻发展未来将是几种力量的博弈结果,话语呈现模式的多样性正反应了电视新闻的多轨并进趋势。

媒体大亨鲁珀特-默多克默多克认为,“新一代媒体消费者对内容的要求是:何时提供、怎样提供,以及所提供内容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可以预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即时、全时的通过媒介融合多重渠道,同时具有分众化和大民生化正是未来电视新闻所要努力的方向,电视新闻也将朝着更开放、更多元、更丰富的方向发展演进。

参考文献:

[1]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06):24-26.

[2]万俊杰.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发展趋势[J].青年记者.2012,(28):57-58.

[3]陈正荣,郭之文.中国电视新闻趋势探析[J].新闻战线.2010,(02):75-77.

上一篇:在《国家赔偿法》中构建精神损害赔偿协商机制... 下一篇:关于我馆报刊订购工作的一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