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班主任工作的另一扇心窗

时间:2022-10-12 08:52:50

推开班主任工作的另一扇心窗

摘要:敞开胸怀,用心坦然交流,平等对待,有节奏地引导,真诚鼓励是推开班主任工作的另一扇心窗。用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凝聚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形成和谐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快乐的学习心态,用心营造轻松学习的环境,努力发现幸福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推开;班主任;心窗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7-0069

公平、民主是班级管理中的孪生兄弟,公平是班级管理的一把标尺,民主是班级管理的一架天平,也有可能成为阻碍成功的教训。班主任人格魅力则是班级管理的一扇心灵窗户。很多班主任认为要“恶”才能管住学生,而笔者要说的是班主任要“善”才能让学生佩服。很多人都很强调学习时间,而笔者却要强调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有了兴趣就有了一切。班主任的工作不是强迫学生就范,而是给学生知识、快乐、幸福。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热情去工作、用真诚去沟通、用知识去教学生、用人品去育栋梁。促成学生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快乐的学习心态,用心营造轻松学习的环境,努力发现幸福学习的乐趣。用自己的情商推开班主任工作的另一扇心窗,在勤奋的土壤中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美丽的花朵。

一、修炼魅力,凝聚学生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班主任的爱心、耐心、责任心、丰富的知识面、宽容的精神、平等的态度、幽默感是构成班主任人格魅力的因素。班主任要特别强化这几方面的修炼,当这几方面较为突出的时候,就自然拥有了人格魅力。如果学生被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所吸引,班级管理可以说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不仅如此,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有着润物无声之效。乌申斯基还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教育力量是只有活动的人格源泉中产生出来的。无论什么章程与计划,无论什么巧妙的设施,那怕想得怎样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

在同事面前笔者也许没有魅力,但笔者认为在学生面前是有魅力的。班主任的魅力展现首先要教好自己的课。学生只要喜欢你这个教师,就会接受你说的话,愿意听你讲的课。笔者追求内容连贯、逻辑性强。遇到不会的题,不要搪塞,承认不会。笔者让学生主动学习,以学习为乐,笔者就自然以教书为乐、以学习为趣。笔者本身就是一个爱学习的人,常把自己学到的新知识说给学生,把读到的作品与学生一同体会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应该做到才具有说服力。其次,每天都有一点小创新。每天上课争取利用环境资源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使说话或讲课有所创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对学生多理解、多鼓励,尽量少批评。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一样的成年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不需要我们过多的说教,最需要的是我们的理解。当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就不要再批评了,否则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最后班主任讲话简练,不罗嗦,富有诗意。学生不喜欢班主任罗嗦,所以笔者现在尽可能不罗嗦,但还是经常说一些话,不过学生并不觉得很烦,因为笔者不重复、语言精练、富有诗意,且有哲理,触及他们的灵魂。经常把自己的意思写成诗再读出来或背出来。

打造班主任的个人魅力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并不是说个人魅力可以代替班级管理的具体工作。班主任的个人魅力可以增强班级管理具体工作的效果,而具体踏实的工作也能增添班主任的魅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也不是能相互取代的。魅力是催化剂,离开其他元素将难以发挥作用;魅力是黏合剂,离开班主任的融合也将难以聚合团体;魅力是芝兰之芬芳,不通过精心维护将难以持久。所以,打造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凝聚学生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只有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对学生的无限爱心,做好持久的、耐心的、细致的、繁琐的、庞杂的思想工作或事务性工作,才能真正带好一个班级,做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二、平等对待,和谐班级

我们都知道应该讲公平、民主,但肯定没有人能够做到。笔者一般不找学生谈话,更不给学生辅导,也不拿着学生平时的卷子或者月考成绩去指导。因为笔者不可能每一个学生都给予这样的指导,所以笔者一个都不给予指导,这样是为了公平。虽然学生有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但不会产生逆反和嫉妒心理。如果指导的话,很可能拉拢了一个学生,却伤害了几个学生。一旦你给予学生指导,就得一直指导下去,不然,学生会觉得越来越看不起他了。所以,笔者就和学生说,无论是谁自己都不会找你谈话,除非你主动找自己。你来找教师谈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性格的缺点、交友的困惑、工作的委屈、家里与父母的矛盾等。那笔者会敞开胸怀,用心坦然交流。永远都不要在班里说差生两字,因为说了就表示有差生,而且差生就不会变好。永远都不要在班里说某某有实力干什么,因为这等同于说其他三四十人没有实力。所以,笔者班上的学生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好样的,至少笔者希望是这样。成长足迹上每一位同学都觉得自己能做好,有自己的特点,这有何不可呢?如果你在班级举行一项活动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的话,无论是什么活动都将是极大的成功。比如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元旦庆祝汇演,班主任要全力提倡,这是形成和谐的环境,产生向心力、凝聚力,培养集体荣誉感的绝好机会。如果班主任仍然只强调学习,不主张参加这些活动的话,就等于自己在破坏班级的团结,削弱班级的凝聚力,失去营造和谐班级的机会。

三、节奏引导,真诚鼓励

教与学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两种行为、两个过程,但又统一于连续不断的教育活动中。“教”与“学”和谐的实质就是要使教学的节奏与学生发展的节奏相和谐。而只有在教育节奏与学生发展节奏和谐,并能产生谐振效应时,教育的影响力量才最大,并能取得最大的功效。这是和谐教育的精髓所在,也是和谐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教”的节奏与学生“学”的节奏却常常不合拍,于是课堂上常常有不和谐之音响起。

十、三四岁的初中生正处在成长的时候,我们应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不是压制。学习是有节奏的,该玩的时候不要强迫学生学习。否则,只能适得其反。该上什么课要满足学生。不要总是无视学生,把学生一些喜欢的体育、信息、美术、劳技、综合实践、音乐课随意可抢过来上。伤害了学生,更伤害你自己,学生会不喜欢你。更可恶的是总是拖课,相信百分之两百的学生讨厌教师拖课。有时学生说个话了,搞个小动作了,接个话把了,违个纪了,这些都应该一笑而过,用不着小题大做。教育的使命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是每个学生都考一个好的分数。学生是生长中的生命个体,他们有美好的心灵,但又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可是,对于学生来说,犯错也是成长,是人生经验的积累。教育的功能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保护学生在错误中减少伤害、在成功中获得成长的动力。给予他们爱和信任。一旦有了进步,我们就应该及时中肯而饱含深情地鼓励他们,这时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孩子感到无限的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换句话说,就是给他阳光,让他灿烂!抓住契机,鼓励上进。从心理学角度看,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欢乐,便会激起追求无休止的成功的力量和信心。现代教育理论也告诉我们:“永无止息的求知欲是人的本性,如果学生不断得到鼓励和帮助,他们便会毫无疑问地怀着更大的喜悦前进,并能更有效地读书和学习。”因此,班主任要转变观念,尊重学生,尽力体谅接纳学生的过失与困惑,以他的心情去体会他的心情,而且也以他的思想来推理他的一切。真诚地理解他们、期待他们,引导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增强学习的信心,他们的学习成绩虽然很不理想,但笔者相信,经过他们的努力学习,成绩会赶上来,这必将是班上的佼佼者。

要想管理好班级,首先要热爱班级。别把工作当工作,而是当事业来经营。别把自己当教师,而是当导师。笔者认为,班主任就是一个教育导师。我们能做的,就是身体力行地让每个孩子都能够愉快地学习、愉快地生活、愉快地做人!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学好高中数学新课的点滴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