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实务》命题规律总结及趋势预测

时间:2022-10-12 07:26:31

《初级会计实务》命题规律总结及趋势预测

一、2007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特点

2007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教材《初级会计实务》的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充分体现了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精神。

全书共七章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本书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由第二章资产、第三章负债、第四章所有者权益、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构成,该部分内容较多,是全书的核心和重点,涉及到六大会计要素;第三部分是第六章财务报表,主要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内容和编制方法,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第四部分是第七章成本核算,是新增内容,主要介绍了生产成本的核算、生产成本分析、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方法和产品生产成本分析。

第一章总论

(1)删除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2)删除了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3)按新准则阐述了会计要素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增加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4)删除了会计科目的意义,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类;(5)删除了原教材作为一节的借贷记账法,删除了试算平衡的局限性;把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和内容以及试算平衡的方法放在新教材的会计账户中阐述;(6)删除了原教材的财产清查和会计档案的内容;(7)实施会计电算化对软硬件的要求更加具体了,新增了替代手工记账应注意的问题和实现替代手工记账后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 资产

l、删除了银行结算账户的管理和银行结算方式的内容。

2、删除了商业汇票按是否带息的分类。

3、将坏账损失的核算改为应收款项减值,包括应收款项减值的确认和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计提坏账准备时借记科目改为“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

4、投资变化较大:(1)将原短期投资体现在交易性金融资产中。(2)在原长期投资中删除了长期债权投资。(3)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范围,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内容注意三点。其一,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大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调整已确认的初始投资成本,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按其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的贷方。其二,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企业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其三,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按实际取得的价款与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损益,并应同时结转已计提的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同时,还应结转原记入资本公积的相关金额。(4)新增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5、存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存货成本的确定比原来具体,新增了实务中对购入存货成本、自制存货成本、委托外单位加工完成的存货成本等具体确定的原则。(2)新增了不应计入存货成本,而应在发生时计人当期损益的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以及企业在存货采购入库后发生的储存费用。(3)新增了不能归属于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其他支出,这部分支出应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计入存货成本。(4)删除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中的后进先出法。(5)将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并人周转材料,并通过“周转材料”科目进行核算。(6)新增了存货减值。

6、固定资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1)完善了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2)新增了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3)在固定资产概述中删除固定资产取得时入账价值的确定。(4)在固定资产核算中删除了投资者投入的固定资产。(5)完善了固定资产折旧的概念。(6)影响折旧的因素中新增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新增了在确定计提折旧的范围时,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8)新增了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使用寿命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预计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调整预计净残值。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实现方式有重大改变的,应当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改变,应当作为会计估计变更。(9)将原固定资产修理改为固定资产后续支出。(10)对于企业在财产清查中盘盈的固定资产,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在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处理前,通过的会计科目是“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1)增加了固定资产减值的核算。

7、无形资产变化的内容表现为:(1)新教材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而言,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具有可辨认性,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2)在无形资产的内容中:其一,企业自行开发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的专利权,应按照无形资产准则确定的金额作为成本。其二,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应将取得时发生的支出资本化,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成本,记入“无形资产”科目。其三,企业的非专利技术,有些是自己开发研究的,有些是根据合同规定从外部购入的。如果是企业自己开发研究的,应将符合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的开发支出资本化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对于从外部购入的非专利技术,应将实际发生的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其四,商誉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的内容。(3)无形资产的核算:其一,新增了“累计摊销”、“研发支出”科目。其二,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应从“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贷方,转人“无形资产”科目的借方,期(月)末,应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归集的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的借方。其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无形资产的摊销应通过“累计摊销”科目核算。(4)新增了无形资产减值的核算。

第三章 负债

(1)新增了负债的基本特征。(2)短期借款利息的处理改为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计算确定的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不再通过“预提费用”科目核算。(3)删除了带息应付票据的核算内容。(4)将应付工资和应付福利费并人应付职工薪酬。这部分内容变动较大。增加了应付职工薪酬的内容、确认和计量以

及相应的会计处理。(5)将“应交税金”科目改为“应交税费”科目,并且在该科目下不再设置“未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只设置“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在“应交增值税”二级科目下不再设置“转出未交增值税”和“转出多交增值税”三级科目。(6)将原其他应交税金改为其他应交税费。增加了应交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应交个人所得税的内容;不再设置“其他应交款”科目,而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7)增加了应付利息的核算内容。(8)将长期负债改为非流动负债。(9)在“长期借款”科目下设“本金”和“利息调整”明细科目。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实际利率法计算确定,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10)在“应付债券”科目下设置“面值”、“利息调整”、“应计利息”等明细科目,核算应付债券发行、计提利息、还本付息等情况。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l、删除了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在所有者权益的来源中新增了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2、实收资本核算的变化:(1)接受非现金资产投资中删除了接受外币资本投资;(2)新增了实收资本(或股本)增减的变动。需要注意的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会计处理。

3、资本公积核算变化较大:(1)资本公积定义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等。资本公积包括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和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2)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发生的手续费、佣金等交易费用,应从溢价中抵扣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无溢价发行股票或溢价金额不足以抵扣的,应将不足抵扣的部分冲减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3)其他资本公积主要是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4)在“资本公积”科目下分别“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进行明细核算。

4、留存收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盈余公积中。公司制企业只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不再提取法定公益金。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

1、收入的变化:(1)收入的概念为:收人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2)在收入的特点中新增了“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这一点。(3)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条件中将原“相关的收入和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变成“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和“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两点。(4)归纳了在涉及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时,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确定方法,原教材现金折扣、商业折扣是在应收账款中阐述的。(5)新增了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核算。(6)删除了分期收款销售的核算。(7)删除了委托代销业务的视同买断方式的处理。(8)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条件中新增了“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9)细化了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并新增了其会计处理举例。

2、费用的变化:(1)费用的特点中新增了“费用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2)新教材的费用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3)将“其他业务支出”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科目改为“其他业务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同时将原教材生产成本的有关内容放在新增的第七章成本核算中。

3、新增了第三节政府补助的内容,删除了原补贴收入的内容。

4、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计算公式变化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5、营业外收支的概念和内容发生了变化。新教材将营业外收入定义为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盘盈利得、捐赠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盘亏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6、原教材所得税的核算现改为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其会计处理变化较大。企业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其中: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递延所得税收益=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

第六章 财务报表

(1)企业编制财务报表的目标,突出了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2)增加了财务报表的组成。即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以及附注。(3)财务报表的分类由将原来的四个合并为以下两种:一是按财务报表编报期间的不同,可以分为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二是按财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4)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按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分别列示,负债按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进行列示,其列示的项目有变化。(5)利润表的变化表现为利润表的内容和编制步骤以及项目的填列方法。(6)新增了现金流量表,包括: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现金流量及其分类;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和内容(删除了补充资料的列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强调企业应当采用直接法列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第七章 成本核算

本章是2007年《初级会计实务》教材的新增一章。

二、近三年考试命题规律总结

l、题目类型及分值

从2004~2006年的试题看,试卷试题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其中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多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注意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判断题(本类题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主观题部分包括计算分析题(本类题共4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和综合题(本类题共2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2分,共20分)。

2、近三年各章考点归纳和考试情况分析

第一章总论

本章近三年考点主要是会计的基本职能、资产、负债、收入的定义,资产的特征,借贷记账法、原始凭证要素、记账凭证的编制,会计科目设置、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登记,明细账的格式,会计对账和结账工作、平行登记的主要内容;错账查找与更正的方法、账务处理程序和会计业务处理。此外与有关各章相结合的考点是引起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动的项目内容。本章考题涉及题型主要为客观题,但也出现过主观题(考核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和错账的三种更正方法)。本章考试分数在15~20分左右。

第二章 资产

本章涵盖了整个资产的全部内容,历来也是考试中容易出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目的地方,从历年试题分析看,本章的考题类型全面覆盖,即单选(包括计算)、多选、判断、计算分析和综合。本章考题分数在历年考题中一般占30分左右,2006年高达35分。本章的内容与近三年大纲及教材相比有较大变化,考生应特别关注。本章是重要的一章,近三年考点主要是现金清查、备用金制度、“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的内容;应收账款、存货、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坏账准备的计算及相关账务处理;发出材料的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计价方法及其应用,库存商品的毛利率法;材料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及账务处理(包括材料成本差异的计算),包装物的核算,存货清查的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范围及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的处置(包括“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内容),固定资产折旧(包括影响折旧的因素、四种折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计提折旧的会计处理);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和处置的核算等。除此之外,对交易性金融资产、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核算还经常结合应交税金、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内容出跨章节综合题进行考察。

第三章 负债

本章试题类型全面,考试分数为8分左右。近三年的考点主要是:负债的定义,导致负债总额变化的内容,流动负债包括的内容,计人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应付账款的入账价值的确定、应付账款的转销、应交税金科目的核算(包括“应交税金――直交增值税”科目内容)、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应交增值税的会计处理,委托加工物资负担的消费税的处理,企业开出并承兑的商业汇票到期无力支付的会计处理,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内容;计算应付债券的账面余额,按面值发行债券以及利息的会计处理。此外,存货、固定资产、收入核算常结合本章应交税金、长期借款等内容,进行跨章节核算考察。

第四章 所有者权益

2004、2005年本章考试分数为15分左右,但2006年本章考试分数只有1分。本章试题类型既有客观题又有主观题。其中本章考试单项选择题主要有计算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金额;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考察考生对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的核算内容及其用途的掌握程度。此外主观题目利润分配业务的账务处理问题,常结合本章资本公积、留存收益等内容出综合题。2007年教材本章变化较大,考生需予以关注。本章近三年考点主要是:引起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化的事项确定、增加资本公积的项目、发行股票时“资本公积”科目的金额、盈余公积的核算、可供投资者分配利润的计算、留存收益的计算及构成、未分配利润的计算及判定等。

第五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本章的内容在试题中占较大比重,是历年试题中考核的重点。题型涉及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本章考试分数逐年递增,而且递增幅度较大。2004年为15分,2005年为28分,2006年为36分。本章与前面资产一章在初级会计实务考试中占有绝对分量,属于非常重要的章节。本章的考点是: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出现);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完工百分法的应用)的会计处理(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现金折扣的处理;已发出但未确认销售收入的商品成本的核算;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核算;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核算的内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收支、营业外收支的核算内容(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期末无余额的损益类账户;影响营业利润的因素;先征后返增值税的处理;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和净利润的计算(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出现)等。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章常和利润表相结合出综合题。

第六章 财务报表

本章汇总了前面所有章节的内容,是初级会计实务中的重点章节。从近三年考试试题中可以看出,本章内容在考试中占重要地位,分值占到15分左右,除以客观性试题出现以外,特别是在综合性题目中多以本章内容为命题对象,复习时应引起注意。2007年本章新增了现金流量表的有关内容。本章在考试试题中出综合题的可能性较大。本章考点包括资产负债表的内容、结构及各项目填列的方法(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综合题出现);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及各项目的填列方法(历年考题曾以客观题、综合题出现)。除此之外,今年考生在复习时还应按考试大纲要求熟悉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作用,熟悉现金流量的分类和填列方法。

第七章成本核算

本章在原收入、费用和利润一章中的费用一节曾讲述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生产成本的核算,2007年教材在此基础上扩展并单设成新的一章。在近三年的试题中曾考过应当计人工业企业产品成本的费用、生产成本科目余额的核算、产品成本科目的核算、完工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成本计算的方法等。这些考题都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除此之外,考生在复习中还要充分准备计算分析题和综合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第二章资产、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第六章会计报表,这三章内容的题量占全书的80%左右,是历年的“题仓”。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考生应在全面掌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这几章的内容。

3、命题规律总结

(1)试题涉及面广。通过对2004、2005和2006年的考题进行统计可以发现,近三年的客观题都是45个题目,分值也都是60分,这些题目的分值占总分值的60%,这意味着只要把这些客观题掌握了,就可通过本乖斗目考试。不过,这些客观题涉及面非常广,几乎覆盖了考试大纲的全部内容,因此,考生学习时不仅要全面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而且要把各章的内容融会贯通起来,做到举一反三。(2)试题综合性强。近三年的计算题和综合题主要考核会计要素涉及到的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和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具体说来,计算题主要考核考生处理经济业务的能力,综合题则主要考核考生运用会计理论或方法综合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考生应在理解、掌握教材主要内容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做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3)重点突出。这是近三年的考题的显著特点。试题在兼顾“面”的同时,考察的多是主要的知识点。教材中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收入”等每年都是考核的重要知识点,卷面分值较高,因此应该重点复习和掌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2007年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新的命题点,考生复习时应特别予以注意。除此之外2007年命题原则还会坚持“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重点突出”三个原则。本科目考试题量仍将较大,题型不便。

三、2007年命题趋势预测殛出题点分布

第一章“总论”是基础章节。(1)会计要素,特别要注意新教材收入

要素中新增了利得与损失;(2)常用的会计科目设置,一般是从会计要煮出发,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六大类;(3)账户记录的试算平衡方法;(4)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5)会计凭证的种类、填制方法及其审核的主要内容;(6)账簿的分类、格式,启用账簿、登记账簿的规则;(7)对账的内容;(8)错账查找的方法和错账更正的方法;(9)常用的主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及适用范围;(IO)实施会计电算化对软硬件的具体要求。

第二章“资产”,是重要考点。包括:(1)现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银行存款的核对;其他货币资金的组成内容等。(2)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收取现金股利或利息、期末计量和处置等核算内容。(3)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4)存货的考点:企业取得存货计价、发出存货计价及期末结存存货计价;存货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核算的会计处理;商品流通企业的库存商品采用毛利率和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的日常核算;存货盘亏及毁损的会计处理;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的会计处理。(5)长期股权投资的考点: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般权投资的范围;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其初始投资成本的确定及其有关会计处理;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6)固定资产的考点:固定资产的概念和特征;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分类;固定资产核算有关账户的设置;外购固定资产和建造固定资产两种情况下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及其会计处理;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计提折旧的范围,折旧计算的方法;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出售、报废和毁损的环节及其会计处理;固定资产的减值。(7)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的考点:无形资产的概念、特征、确认及构成内容;无形资产的摊销(进行摊销处理的无形资产的范围、无形资产的应摊销金额、摊销期和摊销方法);无形资产的处置和减值。

第三章“负债”。(1)短期借款利息处理。(2)不带息应付票据发生、偿还和转销的会计处理。(3)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的会计处理。(4)应村职工薪酬是流动负债变化最大的内容,其考点包括:应付职工薪酬的组威内容;“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的内容;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和具体发放职工薪酬(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向职工支付工资、奖金、津贴,支付职工福利费,支付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用于工会运作和职工培训,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或住房公积金,企业以自产产品作为职工薪酬发放给职工等)。(5)应交税费的考点包括:一般纳税企业和小规模纳税企业应交增值税的核算;委托加工应税消费税的会计处理;企业出售不动产时计算应交的营业税的处理;其他应交税费(应交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个人所得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的处理。(6)非流动负债的考点包括: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会计处理;按面值发行债券、计提利息和还本付息的会计处理。

第四章“所有者权益”。(1)实收资本的内容及会计处理。(2)资本公积的概念、构成内容和科目设置、会计处理。(3)留存收益的构成内右及其会计处理。

第五章“收入、费用和利润”。(1)收入的考点包括:收入的概念和特征,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计量和会计处理(包括一般销售商品业务,已经发出但不符合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商品处理,商业折扣、现金折扣和销售折让以及销售退回的处理,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的处理,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商品的处理等);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让渡资产使用权的使用费收入的确认和计量及其会计处理。(2)费用的考点包括:费用的概念和特征,期间费用包括的内容和会计处理。(3)政府补助的考点包括:政府补助的概念和特征及其主要形式;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及其与资产和收益均相关的政府补助(注意区分并分别掌握其会计处理)。(4)利润的考点包括:利润的构成和计算方法:所得税费用的核算(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及其会计处理)。

第六章“财务报表”。这部分考点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结构、项目及其编制方法的运用;对教材增加的现金流量表,应明确表内各项目的内容,现金流量表的填列及填列方法。

第七章“成本核算”。本章为新增的考点包括: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成本核算中的产品成本项目及其包括的内容;生产成本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及其应用;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这三种成本计算方法;产品生产成本的分析方法及相关指标分析。

综上所述,作为考生要想取得好的成绩,顺利通过本科目考试,必须要在全面复习、突出重点的前提下,把握好题型动态,注意解题方法和技巧。估计客观题应占到50%以上的分数,计算和综合题会有一定难度.考生应特别注意掌握好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记录,应注意各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在掌握好会计处理的基础上,能够编制财务报表。此外,考生应对今年新增的成本核算的相关内容给予充分的关注。

需要说明的是:会计职称考试的考题一般不会超出考试大纲指定的范围,考生应根据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把握重点和出题点。任何考试的命题原则都是考核本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主要知识点也就是主要出题点,为此必须掌握好考试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和“考试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对于“基本要求”,要注意区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的不同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全面、系统掌握和熟练运用,并能够分析、判断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熟悉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准确理解和运用,并能够解决和处理实务中相关的问题;了解的内容,要求考生对相关知识点做到一般性理解即可。在复习备考中,考生应当在考试大纲确定的考试范围内全面掌握“考试内容”。

上一篇:公共部门财务报告改革:新西兰的特征及启示 下一篇:《经济法基础》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