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时间:2022-10-12 05:38:46

61例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通过对心力衰竭病人进行观察及护理,探讨对心衰患者的观察、监护及护理重点。方法采用切实良好的沟通方式,对61例患者实施临床症状观察、用药、运动、饮食、心理护理,并配合健康宣教。结果61例患者提高了对疾病的认识,增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结论通过有效的沟通和护理,帮助患者顺利地度过危险期, 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及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力衰竭临床观察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2-177-02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心脏不能正常地泵出从静脉回流来的血液,而使动脉系统血液供应不足,静脉系统淤血。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分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左心衰为肺循环淤血,表现为气短,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等。右心衰为体循环及门静脉淤血,伴有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和下肢浮肿。全心衰时同时伴有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表现[1]。临床以急性左心衰竭常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或心跳骤停[2]。常见于心肌梗死、心肌炎、血压骤升、风湿性心脏病及输液过快、过量时发作,有时也可在原有的各种心脏病基础上因劳累、激动、感冒、气候骤变、等诱因促发。及时的抢救,认真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对于患者。

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心衰患者61例,其中男46例,女15例,平均年龄65.5岁。

2 心衰的观察

2.1 咳嗽 是早期常见的症状.多为干咳,当合并肺部感染时则咳嗽更加明显,多在夜间平卧或凌晨时为重.有时可出现咳粉红色泡沫样粘液痰。

2.2 呼吸困难 主要原因是由于肺充血及肺组织弹性减退.肺泡的扩张与回缩程度降低,造成呼吸表浅和换气量减少出现呼吸困难。其常见表现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2.3 心输出量减少是心衰的先兆,病人出现脉搏增快、疲乏、少尿、无尿、失眠或嗜睡.皮肤苍白或发绀等。

2.4 紫绀 首先见于指端、口唇、耳廓。常见于长期右心衰者,静脉血氧降低所致,属周围性紫绀。此外.右心衰还常伴有静脉压增高,颈静脉怒张,肝郁血致肝肿大,全身水肿,往往从低垂部位开始;因胃肠道挤血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3]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 给予心电监护,设定心电、血压、呼吸、血氧饱和的最高、最低值,开启报警装置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神志、面色、心率、心律及尿量等变化,并及时做好记录。为病人创造舒适的安静环境.保持室内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各种不良刺激,有条件应安置在单人病房或抢救室。

3.1.2 给予氧疗 一般为持续低流量吸氧2升/分.但对于重或急性左心衰应高流量给氧,并在湿化瓶内适当加入酒精以减少肺泡表面张力,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机体缺氧。呼吸困难较重时可给面罩无创机械通气,监测动脉血氧分压,氧分压持续低于50毫米贡柱,要考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3.1.3 做好心理护理 重症医学科的环境,心衰时呼吸困难,窒息感都使患者感到紧张和恐惧,医护人员要边抢救边疏导病人,消除因病情变化及心电监护给病人带来的恐惧。心衰病人精神上的支持和休息很重要。多数心脏疾病病人性格倔强,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多与病人交谈,消除一切不良刺激,解除其恐惧紧张的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灵活运用暗示、诱导、示范的方法。尽可能和患者多接触,耐心地倾听患者的表达,在交流中,语言通俗易懂,速度要慢,与患者建立有效的交流方式,可用手势、沟通卡、摇头、面部表情等方式表达。 我科自2008年开始使用沟通卡,制作一些温馨卡片,在卡片上写病人经常要表达的语言,比如:要翻身吗?解大便吗?疼吗?等。再备小的写字板给能书写的患者,对于听力不好及使用呼吸机不能表达的患者起到较好效果,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并给予满足和必要的解释。想办法减轻患者身体上的不适,通过无声的交流增强患者的信任。也可利用家属探视时间给家属做健康宣教,同家属一起做好心理护理。

3.1.4 饮食护理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冷冻饮料及产气食物,禁烟、酒。给予易消化低盐、无盐或低钠饮食,少食多餐,每餐不可吃过饱,避免增加心脏负担。使用利尿剂时加食富含钾的食物如柑橘、香蕉、马铃薯等,但对少尿患者应限制钾盐的摄入。适当增加水果疏,饮食要有规律。

3.1.5 当用力排便时可加重心脏负荷,使心衰症状加重,诱发急性肺水肿、严重心律失常,甚至猝死。重视病人大便问题,避免排便用力,必要时给予缓泻剂。训练病人床上排便,可给便盆或铺好卫生纸,注意病人排便时要屏风遮挡,保护病人隐私。

3.1.6 长期卧床病人,由于血液循环减慢,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应鼓励病人做下肢自动活动。我科使用静脉血栓治疗仪,每日两次,每次1小时,促进血液循环。

3.1.7 护理:轻度心衰,采取头高位,减轻夜间呼吸困难症状。急性左心衰应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使回心血量减少,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活量增加,缓解呼吸困难。如病人需鼻饲必须将床头摇30-45度,防止误吸及增加心脏负荷。

3.1.8 心衰患者出现咳血时,观察咳血颜色,量及伴随症状,及时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3.1.9 加强口腔,呼吸道,皮肤护理,尤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病人,用含漱液口腔护理每日2次.保持口腔清洁.定时翻身拍背,及时吸痰,严格吸痰操作规程,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有水肿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防褥疮气垫,增加翻身次数防止褥疮发生。有水肿病人禁止使用便盆,防止皮肤划伤。

3.2 给药护理

3.2.1 对于极度烦躁的或急性肺水肿患者可用盐酸吗啡5-10毫克皮下注射,或1-3毫克用0.9%氯化钠溶液10毫升稀释后缓慢静推,注意患者是否有呼吸抑制[4]。

3.2.2 硝酸甘油为急性左心衰治疗的首选。每次0.5毫克,5分钟可重复一次,静脉注射初始剂量为5-10微克/分钟[5],使用微量注射泵调节硝酸甘油的剂量。用硝普钠时选用微量注射泵,药液现配现用,避光使用。尽量为患者置静脉留置针,方便患者活动肢体,,减少输液带来的不适。护士要加强输液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与不良反应。

3.2.3 强心药物应用的护理:按医嘱及时准确给药。如用洋地黄类药物,每次发药前必须监测心率,如

3.2.4 利尿药物应用的护理:在使用利尿剂时,因排尿次数增多影响休息,可根据病人情况给予导尿,做好尿管的护理。同时要严密观察尿量变化,记24h出入量,及时抽取血标本作电解质测定,以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3.2.5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可使用输液泵或定量输液器,给予多巴胺等药物时使用注射泵维持静脉输入,防止外渗,用量准确。

3.3 出院指导

3.3.1 恢复出院后.嘱病人休息,但也要鼓励其适度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限,切忌参加重体力劳动及长时间学习,有利于恢复心脏功能。

3.3.2 用药指导: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尤其对洋地黄类、利尿剂等药物.详细说明用法、剂量、时间以及药物副作用的自我观察、发现及应对的方法,定期复查。

3.3.3 嘱病人出院后避免情绪波动和精神紧张,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 体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心力衰竭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很重要。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直接影响患者遵医行为及愈后的生活质量。因此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不仅应具有熟练的抢救配合技术,治疗,观察及护理能力,同时要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病人及家属建立良好的关系,根据需要对其做耐心细致的健康教育和指导,目的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建立正确的遵医行为,预防心衰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莉,田丽荣,心力衰竭的护理,当代医学(学术版) , 2008, (04):131-132

[2]罗显荣,王琳,叶小群,等.面罩压力支持通气治疗心源性肺水肿呼吸衰竭34例[J].中国医师杂志, 2006, S1: 85-86.

[3]李芳,王晓军,张宏岩,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的监护及其护理,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2006, (06):490-491

[4]邓菊香,孙惠金,浅谈急性左心衰竭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 , 2010, (02):54-55

[5]宋倩,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0,(01) :62

上一篇:增强螺旋CT检查病人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舒适护理在COPD患者整体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