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10-12 05:35:47

完善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的对策研究

【摘要】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国民信息素质的迫切要求。文章根据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现状,提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思路,并提出通过加强投入、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策略完善湖南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的建设。

【关键词】农村农业信息化 服务 新思路 湖南

近十年来,中央1号文件都提到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2013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启动金农工程二期,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各地区信息化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每年的发展指数持续增长。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为0.732,比上年增长11.51%。

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现状

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新型工业化都迫切需要信息化支撑。2011年3月,科技部、中组部、工信部三部门同意湖南省开展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试点工作。2012年,《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湖南省要全面推进包括信息化在内的“四化两型”建设,要努力打造包括“数字湖南”在内的“四个湖南”名片。信息化始终是湖南实现富民强省、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全面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发挥示范作用。

根据湖南不同区域和不同社会经济条件,笔者选取了洞庭湖示范区和湘西示范区,采取非结构式访谈法,就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其现状如下:

“12396”热线的建设处于初步阶段。经过与电信部门积极协调,湖南在2008年内,成功在全省14个市州开通了“12396”热线,并解决了多个电信运营商之间的互联互通问题,以及长株潭通信一体化升级改造的问题。目前,全省所有移动、联通、电信、铁通、网通用户均可以拨打12396。全省电话均按市话收费,并取消了电话区间费。虽然12396已全面开通,但是各县12396拨打次数目前约为100~200次/年,并且只有当农民需要辨别产品真伪或农忙时才会想到12396。同时,在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下,个体农民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较底,大多数是专业合作组织为了找销路,获得更多收益,才会想到利用“12396”。这些都表明在湖南省的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服务热线虽然不断地普及,但它的利用率还有待提高。

服务宣传力度不足。农村农业信息化对于农户而言,需要政府做大量的宣传。自2011年怀化和常德成为示范市以来,试点县的宣传意识不断加大。调研过程中,沿途看到很多宣传标语:如“信息支农,信息富农”、“常德农信通,种养都轻松”等。在一定程度上,这为农民提供了了解农业信息化的渠道。但是,调查发现,真正知道并了解这个电话的农民人数并不多,很多知道的人也会误把这些宣传当作生活信息而不加以重视。

农业信息服务人才不足。发展农业信息服务业,要有一大批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农业信息服务人才。当前,由于针对信息化的教育和培训不足,湖南省从事农业信息服务人才总量还不够,从事农业信息服务的人才比较缺乏,现有人才结构不够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这种现状在乡(镇)、村表现得尤为突出,难以适应农业信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

服务评估制度不完善。在湖南省有些县已经开始重视农业信息化的考核工作,对于信息化服务已设立了相应的考核评估方案,明确了上报制度。对信息员进行单独考核,如某调研县设信息员若干名,每年进行一次评估,先由信息中心提报,再由县农办审核,对先进个人、单位进行奖励,根据信息员报送质量和数量的多少,每年进行信息员考核,并联合电信企业赠发电话充值卡。但是,90%以上的县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也没有完善的评估体系来进行监督。显然,目前农村农业信息化绩效持续完整的评估制度还没统一。

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的新思路

“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农村信息化服务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模式。可以在乡、镇形成“一办五中心”模式,将计生、财政、综治、规划、农技、农机、安监、经管、统计等近十个部门、站所综合在一起办公,使之成为集党政办公室、人口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综治安全维稳中心、农村社会事业服务中心和农业服务中心、规划建设服务中心于一体的“一办五中心”,采取政务公开,集中办公。

多级联动的服务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农村信息服务应采取“五位一体”的服务体系:省一级建信息服务平台,市里设信息服务中心,县设信息服务站,乡镇设综合信息服务站,村设信息服务室,形成以科技部门为主导,多部门协作,省、市、县、乡、村多级联动的农村科技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户可以通过这个体系了解产品信息。当农户拨打电话时,由信息员及时解答;若无法直接解答,县里可派出专家团队进行服务,农户根据个人需要,通过电话连线进行咨询。

产业化的服务方式。新的服务思路要求有新的服务方式。农村信息服务可采取“龙头企业+信息中心”的服务方式。县乡可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当农民有信息需求时,只要进入中心,就可以了解到所有信息,如生产、销售、市场等相关信息。服务中心可由龙头企业牵头建立,多家企业联合,以物联网的形式,通过信息网,共同对农户进行服务。

完善建设农村农业信息化的对策

加强投入。政府作为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体,更要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主要包括农业信息系统的硬件建设、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和多种信息产品的研制开发,提高农业信息处理和应用水平。但是单独靠政府完成这个大工程难度很大,所以,需要有一部分第三方机构参与信息化工程的市场运作。政府可以利用项目资金,招商引资等方式,进行信息化行业建设。同时,要明确政府和第三方机构的核心,设定明确的指标任务作为量化指标。若县一级的投入作为存量,那么增量可以从县财政里设信息化专项经费。同时,也应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给不同级别的企业设定进入的“门槛”,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企业,制定目标,这样前期投入会越来越少,而收益会越来越多。

进行资源整合。农村农业信息化的资源整合,从软件方面来看,是指信息的整合,从硬件方面来看,是指基础设施的整合。一方面,信息的整合可以通过各部门各自提供信息资源,并签订资源共享协议,从各涉农部门单位的网络服务器上获取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实现信息内容和网络资源共享。除这些之外,还包括项目整合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整合是指通过统筹该地区的网络环境和不同系统、不同部门建成的信息场所与设施,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传输通道和接收终端,实现资源与网络设施的对接。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农村信息服务属于公共事业服务范畴,理应由政府来主导建设,因此政府应该在示范省建设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现在政府信息办负责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办应协同政务中心,作为信息技术平台,在不增加人力物力的前提下,合理配置资源,通过网站的完善,提高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为农户提供更多农村农业信息咨询的渠道。另外政府可根据各地设置的机构情况,在各行政区域内成立由主管领导为组长,由相关业务部门、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及下一级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计划、组织、协调、实施、检查、考核和评估工作。

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主体。农村农业信息化是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国民信息素质的迫切要求。为了加快农村农业信息化,需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主体,结合农村科技合作组织、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科技特派员、乡乡有网站工程等服务模式开展对接服务。在前期服务基础上,探索出一套多模式整合服务的机制。

提高农民素质。在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中,农民作为最大的受众,直接影响到信息化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政府及各级部门应该以提高农户参与农业信息化的积极性为目标,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着重培养农民的信息意识,促进农村农业信息化高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农民对农业信息的需求,让农民自觉注重收集信息、利用信息,并加强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加大互联网应用技术培训的力度,教育农民使用和掌握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

建立完善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不仅需要一批适应市场需求、精通信息技术的技能型人才,还需要这些人才能够形成一支具有创新能力、贴近基层、了解农业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所以,健全的服务人才队伍必须要实施良好的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来引导信息化服务人员。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应规范服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时间等内容,并针对各项服务提出相应的奖罚措施,以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内容,使农户、专业大户、企业等能够更好更多地接受到信息服务。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责编/丰家卫(实习)

上一篇: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社会权利要素分析 下一篇:生态文明理念下农业城市低碳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