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晨读奏出和谐的语文乐章

时间:2022-10-12 05:27:06

让晨读奏出和谐的语文乐章

【中图分类号】H319

宋学家朱熹曾说过:“大抵观书先熟读,使其言皆出吾口,使其意皆出吾心。”还有诸如:“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等古语也无不深刻地指出了诵读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固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不仅要让琅琅读书声回归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利用好每周三个早上晨读时光,奏出和谐的语文乐章。然纵观晨读语文课堂,其场面实在不容乐观,试看众生相:双手托下巴,两眼迷离者有之;交头接耳,名曰‘讨论’者有之;伏首案上,口中念念有词不知所云者有之;一目十行以看代读者有之……。整个课堂开始尚可“听取‘蛙’声一片”,但为时不长却变成了“两三点雨山前”了,白白浪费美好光。针对此状,我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效果挺好,现择要谈谈,希对同道有所帮助。

规范坐姿撑起学生读书精神。时下的教育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不是很到位,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相当部分学生早起不洗脸,一进教室就呵欠连连,两眼一抹黑,何来精神读书,故我硬性规定:学生晨读前必须刷牙洗脸后进教室,端正坐好,两手持书或一手持笔一手持书(这样学生就没有第三只手去撑头了),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声音洪亮饱含感情。如此晨读,学生头脑清醒,精神抖擞,读书自然来劲。

教师身教鼓足学生读书劲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由此可见,光强调读书的重要性是不够的,要明白晨读也是课,语文老师本人不可置身事外,一句“读书”便自行其是,自己也应该融入学生当中,率先垂范,同学生一样大声读,声情并茂地读。我今年任教七年级语文,每个早读都坚持同学生一样读书,像《春》、《黄河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美文通过诵读使自己不但在课堂上范读有声有色,也能烂熟于胸。至于如《论语》、《山市》等文言诗文就带学生读。长此以往,学生诵读兴趣高了,劲头足了,何愁晨读课堂不书声琅琅呢?

布置任务激发学生读书动力。人总是有惰性的,没有压力就少有动力,再说有些学生自己也不擅长安排,因此我每天晨读都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并明确地写在黑板上,一般如:1、读当天将上的课文2~3遍;2、读头天学的课文记住“读一读,写一写”内列的词语;3、背诵(短小精悍的全背,篇幅长的背精彩部分,如《观舞记》我只要求学生背描写优美舞姿一段);4、时间有余再读一些非课本上的美文等,把预习,复习,拓展融于一体,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当然,有布置无检查是难持久的。教师可在临近下课的5~10分钟,视具体情况或听写,或背诵,做到有放有收。

传授方法扬起学生读书风帆。教师在语文课上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带学生走上朗读的“路”。遵循渐进的原则,从读准字音入手,而后强调节奏,最后读出语气和感情,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课堂上教师的范读、带读的情景,在晨读中参照个人水平,以小组为单位或读出《安塞腰鼓》般的铿锵音韵,或读出《在山的那边》抑扬顿挫,或读出《紫藤萝瀑布》中的离合悲欢等等。

开放课堂创新读书环境。教室是读书的场所,但不是唯一的,晨读时完全可以带学生到校园中的操场上,树荫下,绿地中让学生沐浴着习习凉风,呼吸清新空气,在身心都愉悦中欢快诵读,不也别有风味吗?此举的前提是教师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并在事先物色好朗读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学生小组长为辅,方能保证晨读效果。

总而言之,诗意的清晨应诵读诗意的语文,让和谐的语文乐章飞扬在和谐的校园上空,岂不美哉?岂不快哉?

上一篇:善意取得制度解读 下一篇:初一英语教学多元评价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