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董庄引黄灌区现代信息化管理步伐的推进

时间:2022-10-12 05:00:45

韩董庄引黄灌区现代信息化管理步伐的推进

【摘要】韩董庄引黄灌区列属于全国大型灌区之一,为响应国家整体节能灌溉的质量控制,对于灌溉区域的管理任务不仅比较艰巨,而且对于节能灌溉的运行都有所改善。在灌溉区域的整体工程实施过程中对于工程的投资以及将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灌溉区的效率控制以及改造工程进行控制实施,最终保证韩董庄在2008年被确定为河南省唯一一个信息化建设的试点。本文针对韩董庄灌区的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以及所要提高的方面进行相应的分析与调整。

一、灌区节水改造情况

韩董庄引黄灌区的整体控制具有工程点多、线长、面广的的管理特点。截止到目前的整体的工程量的控制,共完成干渠衬砌58.704km,支渠衬砌14km,配套各类建筑物420座,完成工程量:土方186.25万m3,砌体2.7633万m3,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6.0633万m3。完成投资8400.22万元。灌区整体的灌溉调度的管理控制属于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控制的分配工作的进展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工程的整体情况,具体的分配如下:

二、灌区的整体的信息化建设的系统

1.管理信息化系统。在灌区的信息化的管理控制主要是属于对灌区的水情的遥测。其观测点的控制主要是属于对水位以及闸位的遥测点控制。整体的信息化的管理控制主要是将采集到的水位信息、闸位的数据通过单片机的处理将数据处理,发送到信息中心或者信息分中心。当整体的数据有所变动的时候,水位在1cm变化的时候,就能在5分钟内将数据传送到信息中心。在有较大的水位变化的时候,还能及时的将数据控制在整体的信息分中心或信息中心。

2.灌区办公信息化系统。在灌区的办公信息的通讯工作的系统化管理主要是在局部与整体中对于整体的工程运行情况进行相应的控制,保证对外通讯功能以及收发传真等业务控制。保证对整体的设备闭合的信息化控制,并把整体的工作站的区域的设备闭合的控制机械进行相应的管控,最终将整体的信息技术调控工程给出相应的控制性分配实施。

3.计算机局域网。计算机的网络灌溉的管理属于对办公室区域的网络共享的数据库,对于机器的服务器的整体控制进行相应的分析与控制,将各个区域的计算机所摄的影像进行组合,从信息中心的工作维护将接入到计算机的局域网,各个分支的控制可以随时的相互调用、查询以及打印各种管理信息的数据。

三、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整体分析

在整体的工程改造的定额,不仅保证与现有的工程状况相符,还对整体工程的实施进行相应的控制与调整。田间的需水量的整体变化以及种植的结构对时空要求之间存在差距,整体的配水计划很难与实际相符。同时在使用统一标准的定额进行配水的时候,不能全面的发映出民众的用水需求,这样在调水使用的过程中,管理较为费劲。如何使用动态的电子信息反馈措施是每个操作人员所要考虑的电子信息管理问题。

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中的电子产品的档次标准相差较大,部分设备的质量在高标准的要求下,难免在系统运行的时候出现差错,再加上操作人员的素质水平有限,因此新生的技术产品在实用性、稳定性方面有待完善与修正。

虽然灌区信息化建设实施存在发展的弊端,但在整体的灌溉区实施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对于灌溉区的整体情况的实施还有一些有利的帮助。

1.有助于缓解旱情。在旱情紧张的时候,由于对水的配送必须按照定额进行,若不能及时的解决配水问题,那么经常会出现“上游大水漫灌,中游堵渠抢水,下游无水干旱”的状况。灌溉区的信息化的系统落实以后,在整体的抗旱期间,系统提供给调度人员的各个交接点的水值,在各个节点或者分水闸进行相应的运动控制,确保上、中、下的灌溉的均衡收益。

2.保证用户用水权益。在使用了灌区的管理信息化的实时监测的系统之后,水位观测值的分辨率达到了1cm,误差的重复率在±3%,再加上对整体的需求水量大的地方增加安装了超声波智能流量计,水量的准确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灌区可以实现多用水就多交费,少用水少交费,在整体的控制上确保用水户的权益。

3.工作效率明确提高。灌区的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实施之后,对水位、闸位实行了遥测,对闸门实行了远控,在整体上大大的改善了人员的工作环境,由原来的现场观测转变为室内的遥控闸门。不仅减轻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还在整体上改善了工作环境,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终在源头上减少了意外事故的发生。

4.管理科学,促进灌区改革稳步推进。在灌区实施的信息化管理工程,不仅减少了灌区人员的投资,在工作效率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管理费用得到了缩减,综合效益明显提高。所有这一切,都为灌区的改革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目前,韩董庄灌区的机构改革、人员分流、竞争上岗等改革工作都已完成,下一步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及工程管理与养护体制。

四、在整体的灌区实施信息化系统管理的经验

加大对信息化系统的投入。在整体的工程实施中,加大对工程的投入。韩董庄自1999年以来,通过各种途径,投入灌区工程的改造资金达8400.22万元,其中:信息化项目建设投资达450万元。目前,韩董庄灌区信息化系统已经进入全面调试阶段,项目建设得到了水利部领导和省、市有关部门的肯定。这样不仅得到了合理的利用,还使整体的系统得到更大效益的发挥。

五、结语

韩董庄灌区信息化系统建设今后的发展方向为:一是要实现远程共享,要实现与全国兄弟灌区信息交流;二是要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三是要尽快建立工程安全监测系统,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四是要建立水环境安全监测系统,改善灌区水环境,真正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建立农作物生长需水信息及典型农田土壤水分状况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农作物生产对水分需求的实况,真正达到合理配水,计划用水,科学管水之目的。

上一篇:包头市基于GIS的环境监测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 下一篇:石油企业ERP信息标准化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