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创新

时间:2022-10-12 04:46:53

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创新

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能使居住地的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和提高。进而可以增加居民和居民间的交流。这项工作是很重要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这样可以使居民对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热情得到提高。对于居住区周围的环境的设计涉及到很多领域,比如经济、心理、社会等等。这个工作很复杂。只有改善周围的环境,才能使人们增加交流,才能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稳定。这也可以提高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1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理念

对于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是一门涉及很多范围的工作,他的工作难度很高。设计必须要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我们通过一些调查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下几种科学的理念。供大家借鉴。

1.1景观设计的空间层次性。居住地的公共空间,必须要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求,他是人们从自我的私密空间走向公共空间的一个过渡,所以我们既要满足人们的私密空间的安全性又要给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公共空间,所以我们在设计中要注意层次的划分。既要满足人们的活动也要在景观设计上进行有层次的设计。

1.2景观设计的适应性。在对环境的景观设计上不能只注重环境的美观,还应该注意他的实用性。比如,如果设计中只注意设计的景观的美化,占有大量的地方,却没有考虑到人们的活动空间,那么仍然不能达到设计的初衷。所以我们在设计中,尽量减少那些大尺度的摆设,要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得到满足。

2居住区公共空间要素设计方法

在对居住区的公共空间景观的设计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景观的整体性,要使设计的风格一致。而且设计的方案富有生态和自然的乐趣。让居民在其中感受到轻松快乐。而且在对这一区域的设计时。要将各种可能的因素都考虑在一起。对居住地和公共地之间的交替部分也要做合理的处理。根据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对景观要素的分类理论,居住区公共空间景观元素主要有:区域、道路、边界、节点、标志。

2.1区域。除了对景观的设计以外,居住地的活动场所同样很重要,他也构成了景观中的一部分。这下场地要满足人们的多样需求,比如有老年人活动的场地,有体育运动场地,儿童娱乐场地等等。对这些场地的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地区采取不同的方案。比如儿童活动的地方要注意安全性,不要太复杂。而且再设计色彩上要采取明快的颜色。要提供家长的休息区,而且这一地区要选在不影响其他人休息的地方。如会产生影响需多种植几排行道树适当围合和分隔。居住区中的场地是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主要截面和基底,它包括铺装等元素,场地可以提供活动场所、空间构成、限定空间、标记空间等功能,增强可识别性,另外还可以突出作为公共空间的主要景观节点。

2.2道路。道路设计时,要注意根据平面、竖向与美学价值和功能使用之间的关系。根据使用性质的不同,道路要富于变化和适时、适地作变换,在私密空间中的游憩小径可宽度小些,蜿蜒曲折;在公共开敞空间中,道路可结合区域设计或与区域有所穿插,构成景观。居住区公共空间中道路可布置遮荫廊架或构筑物,供人休息、交流;道路应根据使用和景观观赏特性做到宽度适宜.道路的形态也可以不再是两条单调生硬的直线,有更多的线形和形式上的变化,对道路的宽度、铺装材质等进行综合考虑,赋予道路优美的形式和全新的意义,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新鲜感。

2.3边界。

绿化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元素,它不仅可以改善居住环境的小气候,而且能够创造优美的景观,给居住区带来贴近自然的感觉。绿化常用作区域、道路的边界,材质和竖向上的变化让边界效应不再以刻板和中规中矩的形式出现,乔灌草相结合的群落还可以软化被分隔的空间,同时也是漏景的造景手法体现;规则式、行列式的绿化种植形式还可以形成直立的屏障,控制人们的视线,营造夹景的艺术效果。选用植物时,尽量选择当地的树种,注意考虑绿化设计的规划设计长远发展空间。构筑物的布局也能起到一定的划分空间和限定空间的作用。

2.4节点。水景元素是最富有动态感的要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最柔美和最活跃的线条,对于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塑造具有锦上添花的作用。水以其特有的灵活特性常被我们引入到景观中,在居住区中,水景设计要恰当运用,对于气候、场地、维护等环节的考虑都要做到事无巨细。水景的不能像其他元素随意选择或者建造,要根据设计者创造空间景观的意图,创造一定的意境和让居民产生共鸣,触景生情。水景一般作为空间景观中的重点要素或重要的景观节点元素,往往设计时与其他设施相结合,这就需要注意空间中水景位置的选择和最佳视觉效果的呈现,在景观节点处或空间的中心地带引入水景,让公共空间中景观有动态效应、层次变化丰富是我们做设计的一项提升。满足人们亲水心理、增加居民对自家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喜爱也是我们做水景设计的意外收获。

2.5标志。休憩元素。居住区公共空间的休憩元素有廊架、座椅、台阶、构筑物等。首先各项设施都需要满足人体工程学,符合人们的使用舒适化。其次,休憩元素和设施可以从使用性和景观性同时考虑。例如座椅可与活动场地、绿化和道路结合,在满足休息功能的同时,也起到点缀、装饰的作用。布置座椅应考虑人在空间中具有渴望安定感的本能,又可以面向视觉前方或中心,视线不受阻。因此,座椅可沿建筑物、绿化和铺地的边缘布置,前面有开阔的视野。

小结

通过以上理念与方法的探讨,提高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景观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第一,完美的居住区公共交流空间模式;第二,完合理的规划结构;公共功能空间的可视、可达、可共享。公共空间与小区入口的紧密连接设计为景观入口,将是小区外城市景观的一种体现,也是居民回家的归属感营造的最佳途径。第三,满足各类人群的休闲环境;环境景观设计以人的需要、满意为主,通过概念的引导、要素的布局、方法的灵活运用让公共空间以体现良好的观赏性和实用性。第四,完善的配套设施。这些设施包括家政服务、治安保卫、养护环保、健身会所、邮政电讯、休闲娱乐、储蓄银行等。在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中,要按层次和功能营造居住区公共空间,从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发,通过居住区公共空间环境和景观的规划设计,营造出积极、和谐的交往氛围,创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小区,使居住区成为和谐友善的精神家园。

上一篇:建筑设计环保化背景及实现路径 下一篇:公共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