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宴后发作的关节痛

时间:2022-10-12 04:15:39

赴宴后发作的关节痛

老王关节痛时好时发已有好几年了,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诊断。后来,他发现关节疼痛的突然发作,往往发生于赴宴后的当日夜间。这里面有什么联系?他把这个情况告诉医生后,引起了医生的注意,经进一步检查,确诊老王患的是痛风症(亦称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是一种古老的疾病,现已证实,痛风与常食美味佳肴有关,是一种“富贵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患痛风病的人越来越多,从性别上看,痛风病“重男轻女”,男女比例为20:1,所以,95冤的痛风病患者是男性,其发病年龄一般在30~70岁之间:从职业上看,多见于公司职员、大学教授、作家、医生等脑力劳动者;从嗜好上看,往往发病于好吃肉者、贪酒者以及肥胖的人。所以,有人称痛风病是一种现代文明病。

痛风与糖尿病一样,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人体内一种叫嘌呤的物质(主要来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紊乱,致使其代谢产物血尿酸在人体内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发病时血尿酸常沉着于关节及肾组织周围,因而出现关节疼痛和尿液异常。痛风常突然于夜间发病,表现为指、趾、腕、膝等关节红肿热痛,不能活动。多累及远端关节,特别是足趾关节疼痛尤为剧烈,可同时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生化检查可发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尿酸升高。慢性期病人常呈反复发作,出现多关节疼痛,时轻时重,有的患者关节部位可出现硬结,具有特征性的痛风结节,也称为“痛风石”。由于此病的症状与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几乎完全一样,很容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类疾病。有的甚至误诊长达10余年之久。所以,如果有关节炎患者经多方治疗无效。年龄又在40岁以上者,应考虑到痛风病的可能。

痛风的诊断,只要测定血中尿酸浓度,拍远端关节X片,同时做尿常规检查,注意发现尿酸结晶颗粒等,便可明确诊断。

痛风性关节炎常于夜间急骤起病,关节红肿热痛,此时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使用药物治疗。秋水仙碱是首选特效药,首次用量1毫克,以后每2小时0.5毫克,至症状缓解或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副反应时停用。用药后症状一般可在6~12小时内减轻,24~48小时内控制。此后每天用0.5~1毫克,维持3~4天。

为预防痛风再次发作,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仍应治疗,药物有两类,一类促进尿酸排出,一类抑制尿酸生成。促进尿酸排出主要使用丙磺舒和苯溴马龙,可配合碳酸氢钠使用,使尿液呈碱性,有利尿酸排出。抑制尿酸合成可使用异嘌呤醇,使用前后应查血象及肝功。

预防痛风的关键措施是控制饮食。在日常膳食中应以少荤多素、宜碱忌酸、宜清淡忌厚味为原则。平时可适当吃些含维生素B1、维生素E较多的谷类、蔬菜和水果,如牛奶、鸡蛋、豆类、蘑菇、藕粉、核桃、海藻类等。尽量不要食用动物脑、内脏、海鲜、贝类和鱼等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尤其要注意不喝汤(荤菜中的嘌呤物质有50%均溶于水中),以减少血尿酸生成。此外,辣椒、葱、蒜等辛辣味食物及浓茶、咖啡等也不宜食用,以免兴奋神经而诱发痛风。当然。酒也不能喝,因为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

此外,痛风病人要合理安排生活起居,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避免精神紧张,切忌过度劳累、受寒受湿和关节受损。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需要关注的几个新问题 下一篇:保护耳朵,延缓老年性耳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