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科特点激活地理课堂

时间:2022-10-12 04:10:12

把握学科特点激活地理课堂

地理学科的最大特点是以大量的图表呈现地理知识,所以地理课堂应该紧扣图表来开展教学。下面以《地形图的判读》一课的课堂教学实践为例,介绍笔者在激活地理课堂教学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围绕地理图表开展教学

地理图表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许多地理信息,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离开了地理图表,地理课堂教学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地形图的判读》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地理图表设计教学环节与安排教学活动。例如,讲到本课难点“山地五种部位的等高线特征”时,我设计了右面的图表: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相对应的等高线图以及对应等高线特征的文字归纳(留空让学生自己填)。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开动脑筋思考,再加上教师的引导,一般都可以归纳出山地五种部位的等高线特征。这种图表教学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知识归纳能力。

总之,只要能够紧紧围绕地理图表来设计与组织课堂教学,并通过形象有趣的地理图表训练来落实课标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我们的地理课堂教学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紧扣地理图表开展教学不仅能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的特点,而且还能有效地搞活课堂气氛,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此外,学生通过读图,在图表基础上通过思考、分析、归纳所获得的知识往往具有形象性,这非常有利于他们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他们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提升了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

二、以多种方式增加地理知识的趣味性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仍处于发展阶段,因此教师讲授知识时应该尽可能做到生动形象,用知识的趣味性与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充满兴趣地进入地理科学的世界。

在《地形图的判读》一课的教学中,我以“红河谷”的故事导入新课,一下子就调动起学生的兴趣。

“故事发生在1904年。有一天,红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两个英国人,从他们身上搜出来一个本子,上面画着几幅图,藏族人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他们说图上画的是蝴蝶,因为他们是制作蝴蝶标本的。藏族人相信了他们,收留了他们在族里,而且还和他们成了朋友。但这几幅蝴蝶图后来却带来了英国的军队,爆发了一场战争。那么,他们所谓的蝴蝶图到底是什么图呢?为什么能带来英国的军队呢?我们今天就来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此时屏幕上展示电影里的蝴蝶图画面)。”

学生一下子就被这个有趣而又神秘的故事吸引住了。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课堂活动: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等高线模型与用拳头判断地形,这两个活动都很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第一个活动中,我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然后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段废弃的电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山地的等高线模型。

这个活动的效果相当好,学生个个兴趣高涨,摩拳擦掌,都想做出最好的模型来,做好之后,争先恐后地拿给我看。这样的课堂,真正地“活”了起来,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效率也高。

在用拳头判断地形的活动中,我先让学生伸出拳头来,问他们拳头的各个部位分别像什么地形。学生觉得很有趣,课堂气氛非常热烈,纷纷说这里像山脊、那里像山谷,等等。此时我又展示了一幅“史上最酷的等高线”图出来,学生惊叹不已,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重组教材建构合理的知识逻辑

教材对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它的作用只是辅助教师开展教学。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大胆地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重组教材,形成适合学生实际的地理知识逻辑。在《地形图的判读》一课中,我利用学案教学,在学案上把要学习的知识点条理分明地罗列出来,由浅至深地开展教学,层层推进,帮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真正地理解知识。为了加强讲授与学习的有效性,我特别设计了这一课的环节:理清概念―总结规律―知识归纳―突破难点―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综合练习―学以致用。各环节由浅至深,环环相扣,在每一环节的教学中都相应地设置了难度适中的练习。

在《地形图的判读》一课教学开始阶段,学习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时,我设计了理清概念的环节。

海拔(绝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的垂直距离。

看右图,回答问题:

A地的海拔:。

B地的海拔:。

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

这个环节只是让学生把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分清楚,知识点相对简单,所配练习也很简单。

而在全部知识学完之后,我又设计了有一定难度的综合练习的环节。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地区地形是五种基本地形中的哪一种?。

(2)判断H地的海拔为。

(3)图中等高距为。

(4)从B处到A处和从F处到A处哪里更容易?从处。

(5)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各部位名称。

A地为;CD为;EF为;G地为。

(6)CD和EF处哪里可能有小河?处。

判断小河的流向:自向流。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新学知识,引导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学完本节课之后,我还特别设计了学以致用的环节。

我军侦察兵交给指挥员一张敌军军事部署简图,如果你是指挥员,你认为我军选择进攻路线A、B、C中的较好。

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知识的逻辑性,使学生对一节课所学的知识条理分明、思路清晰、难易有序,这样不仅学生学起来轻松有效,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以上通过《地形图的判读》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笔者把握地理学科特点、激活地理课堂教学的一些尝试。笔者认为,地理课堂教学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它甚至直接关系到地理课堂教学的成败。而我们的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取决于我们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与分析的程度。本文所提到的三个激发课堂教学的方面其实都基于本人对自己所教学生学情的充分了解与分析。总而言之,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课堂上“看见”知识,让他们学得开心有趣,让他们学有所得。这是我能够激活地理课堂并赢得学生的重要法宝。

上一篇:优质护理在脊柱骨折内固术中的护理干预效果 下一篇:探讨个体化延续护理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