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三数学复习有效性教学实践探究

时间:2022-10-12 02:37:59

浙教版初三数学复习有效性教学实践探究

摘 要:初三数学复习,是学生对于初中三年所学内容的一个系统、完善和深化的关键所在。要帮助学生巩固、掌握、消化基本知识,提高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就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地完成这个环节。有效地复习课程的教学,不仅仅能为学生减轻学业负担,更能达到进行数学复习的目的。

关键词:数学复习;策略;习题设计;学习兴趣;效率

教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教师要授课,同时还要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其中,将身心置身教学的过程中吸取养分。而学生要认真地学习、复习,同时还要积极地配合教师,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把握任何一点机会积极进取。如此,才能把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习的效率,把问题解决,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一、激发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点就是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观念,如何从传统的“要我学”,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我要学”,这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关键所在。只有态度和观念的转变,才能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挖掘探索的欲望,从被动变为主动,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对学生和学校都是如此,这也就是常说的事半功倍。

二、加强自学能力与探究精神的培养

在态度转变,兴趣开始升起,学习的欲望增加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便会提高,这有助于学生将不限的努力和毅力投入到每一次的教学活动当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体验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所以数学复习,绝对不能仍然以传统的题海战术为基调,而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学习素养上。独立的、不依赖于别人,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这就是自主学习的特征,这同时也代表了学生时代最强的个性。

三、精心设计数学练习,强化效率

数学复习不是简单重复,也不能乱用资料。另外,复习课的时间紧,知识容量大,要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教师进入“题海”中,精选例题,只有这样才能以少胜多,从而达到减轻学生负担,高效率、高质量的复习效果。例题的精选要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1.学会是目的,学懂是标准

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要求,所以作为学校教师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一定要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创造出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与教师教学形成良性积极、互动,增加课堂的活跃程度,有效地保证学生能够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会和学懂教师讲授的知识。

2.勤于练习

经常性的练习,能够达到永久记忆的效果,所以不能太功利性地去对待数学练习,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学习的成果。同时要注意避免题海战术的使用,勤于练习并非仅仅指大量地进行做习题,而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精心设计的习题帮助学生迅速掌握相关知识点与解题技能,并且还要勤于总结和思考,这样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

3.步步为营

这一点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我们教师要根据考试大纲的指导,摸透知识点的结构,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再进行练习的设计。其次就是作为一个教师,一定要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况,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有提高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练习。

四、数学复习的策略

数学复习要分不同的层次来处理,这就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既要实现教学复习的目标,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成长,另外还要根据考试成绩的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分析,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1.数学知识梳理方法

要采用通过精心设计的习题引导的方法,配套数学知识点结构,来给学生梳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巧。总复习教学是在所有大纲教学任务完成之后开始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繁杂的知识点梳理出来,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为后面的提升打下基础。

2.知识脉络的整理

脉络要分层次、分难易、分主次,同时也要结合数学的基本逻辑来整理,学生才能明确地判断出解决这一数学问题的逻辑是什么,寻求什么样的脉络来解决。

3.引导学习

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试验、猜想、论证”的学习理念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温故知新、感悟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提高思维的水平,提纲挈领地帮助学生将数学这一科目学好学精,最终达到学以致用,以优异的成绩迎战中考。

初三总复习作为备战中考的最后阶段,必须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因为这担负着很多人的命运和梦想,而数学科目作为重中之重,更是要认真对待。数学复习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从理念、决策、执行、反馈上都要有深入的研究和准备才可以。

参考文献:

曾国柱.提高初中数学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思考.新课程学习,2011(06).

(作者单位 浙江省宁波市东恩中学)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下一篇:一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