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行草《上兰村五龙祠场圃记》

时间:2022-10-12 01:22:10

在太原市尖草坪区的上兰镇,有五龙祠一座。山

门前有铁狮子一对,山门左右有钟楼、鼓楼,祠内有正

殿三间,正殿前有献厅一座,东西厢房各三间。五龙祠

正南建有金碧辉煌的二层五龙祠乐楼。乐楼一层高悬

《水镜台》三字牌匾,与晋祠庙内戏台《水镜台》三字一

模―样。惜乐楼已在上世纪的60年代被毁。笔者曾专

程前往两地核实,据碑文记载,上兰村五龙祠乐楼创

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六月(1608年),,系何人书写,有

待考证。而晋祠水镜台系清乾隆二十二年(1608年)晋

祠人杨二酉,仿照上兰五龙祠乐楼的水镜台三字题

书,这样,兰村五龙祠乐楼要比晋祠戏台早149年。清

光绪二十年三月重修五龙祠乐楼的碑文记载五龙祠

东为广济庙,正殿有观音像,因100年前村民吴钟铭

在东配殿塑吕祖像,所以又称吕祖庙。为尖草坪区级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祯己卯(1639年),傅山在上兰村烈石庙的虹巢

书斋读书写作,曾赠二亩地给上兰五龙祠,祠僧普烈

嵌石其上,请傅山记之。傅山挥毫手书《上兰五龙祠场

圃记》.字体行草,为傅山青年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

碑文内容为:

岳丘

往余读书虹巢,数数过上兰五龙祠,祠东南有余

家地二亩,祠僧普烈请为场圃,余许之。越二年,复过

上兰,普烈将筑墙于此,嵌石其上,复请余记之,时普

烈适新住城之报恩寺。(报恩寺在今太原市前所街元通观

后,旧名鸿佑寺。宋元丰年建,已毁)寺,龙池先生像在焉。

先生,当日文士死焉。亭树非其有,赠答吟什非其有,

子孙也非其有。余约普烈供佛之余,以香火供先生焉,

烈能听余,是余以二亩地为龙池先生易香火也。奇奇

傅山

岳丘既平,琮玉斯韫。考祥忘羊,题桢木折。有位

无人,甫田围隐,巨室工逸,七贤一遁。

碑文结尾不用清帝年号,而是用隐语,此隐语谜

底为:崇桢辛巳,即崇祯十四年(1641)。碑文释文见

《霜红龛集》卷十五《上兰五龙祠场圃记》。释文与拓片

略有出入,今依拓片为据。

傅山草书《虹巢不盈丈》和《上兰五龙祠场圃记》

是现存的两幅傅山青年时代在上兰村虹巢书斋读书

时写成的行草作品,从作品中我们看到每一字、每一

笔都“润秀圆转,尚属正脉”,非常流利、潇洒。傅山青

少年时代曾学过米、赵、黄、董,带有典型的宋明书法

风格。《上兰五龙祠场圃记》这件作品之所以重要,就

是因为它代表了傅山书法里程的起点。

傅山在清朝统治下生活了40年,不仅成为杰出

的思想家,而且成为杰出的书法家,用血泪铸成了自

己独特的动人心魄的草书艺术风格。《五峰山草书碑》

和《晋公千古一快》等作品,竟然在张旭、怀素之后,创

造了后人不可企之的高度,创造了草书艺术的又一高

峰。

原碑于民国7年(1918年)在太原东缉虎营修建

成傅公祠后,从上兰五龙祠内移到太原傅公祠的东壁

墙上(即省政协院内),抗战爆发后,石碑不知去向,是

为憾也。

上一篇:在山西的浙江会馆和浙江人 下一篇:我是这样治好冠心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