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水泥物理性能常规检测要点

时间:2022-10-12 11:27:49

概述水泥物理性能常规检测要点

摘要:水泥是建筑中必不可少的材料,通常对水泥质量的检测是建材检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检测水平直接关系到水泥的正确使用和工程实体的质量。水泥是工程建设领域最重要、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其质量是否达标,将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安全产生威胁。为了不断提高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水泥物理性能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水泥;物理性能;检验方法;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TQ17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水泥的质量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国家为此专门制定了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可见对于水泥的检测工作和检测机构予以足够的重视。水泥检测机构要对检测结果负责,检测人员在对水泥强度的试验过程中要从试样、仪器设备、环境条件、试验操作等方面严格控制,以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

水泥细度

1.1负压筛析法

使用负压筛析仪测试细度时,筛析仪工作压力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控制在 4000pa-6000pa,工作压力不足或超出规定值都将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进而改变测试结果判定。特别是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潮湿,集尘袋中的水泥,粉煤灰过多时,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部分水化反应,将严重影响负压筛正常工作。定期清理集尘袋,可以有效防止负压筛析仪工作压力降低。

1.2 手工筛析法

在没有负压筛析仪或者水筛的情况下,允许用手工干筛法测定水泥细度。

(1)手工干筛法操作应按照标准规定的要求,控制拍打速度约120 次/min,每 40 次向同一方向转动60度,使试样均匀分布在筛网上,直至通过的试样量不超过0.03g/min为止。

(2)试验筛必须经常洁净,保持筛孔通畅,使用10次后要进行清洗。金属框筛、铜丝网筛清洗时应用专门的清洗剂,不可用弱酸浸泡。

(3)筛子的修正系数等要求同负压筛析法。

2、 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测定包括了标准稠度用水量、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的测定。测定凝结时间的影响因素如下:

(1)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本身并不是水泥质量控制指标,但是其准确测定直接影响水泥凝结时间的测试结果。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准确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作为凝结时间测试的依据。

(2)水泥净浆装模时用直边刀插捣振动数次后刮平;注意刮平次数不要过多,否则会有水分泌出,影响水泥净浆的稠度;还要注意抹平面要水平,不可一边高,一边低。

(3)为防止使用精度不够的量筒、量杯随意估读水量,保证调整用水量法的水量准确,应配备最小刻度为0.5ml量水器。

(4)在每次测定初凝时间时,不应让试针重复落入原有针孔,试针下落的位置应保持在距试模内壁10mm以外的圆模中心,且不应使针孔之间的位置过于集中,以免影响测试结果。测定后应将试针擦干净,并立即将试模放回湿气养护箱中,整个测试过程中应防止试模受到震动。

(5)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检查(校正)搅拌机的搅拌叶片和搅拌锅间的间隙常因搅拌叶或搅拌锅上粘着的泥浆未擦干净或因搅拌锅壁被磨损而变小或变大,从而影响净浆的拌和程度和

均匀性 。稠度仪不良将直接导致标准稠度用水量测试结果偏小,进而影响凝结时间测试结果,应定期保养维护稠度仪,稠度仪试针在频繁使用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弯曲,从而影响凝结时间测试的准确性,应注意随时调整或更换。

3、胶砂强度

水泥胶砂强度检测包括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测定。在胶砂强度的测试过程中,需在试块成型、养护、脱模、破型等阶段注意以下影响因素:

3.1 成型过程

(1) 定期检查搅拌叶和搅拌锅之间的间隙,保证间隙满足JC/T 681规定的要求,搅拌叶和搅拌锅间隙过大或过小时,不能保证水泥砂浆的充分搅拌,也就不能保证水泥砂浆制备过程符合规范的规定。

(2)播料应按规定分两层先后播平振实,第一次在每个槽中约放300g胶砂,用播料器播平后振实60 次。第二层料前须将搅拌锅内壁附着的胶砂刮入锅内,再分成3份放入试模播平振实.

3.2 养护过程

水泥胶砂试体拆模后的养护必须采用水养护,不能采用水雾养护。养护温度必须严格控制,应定时监控养护箱温度,并予以记录。

3.3试块脱模

水泥胶砂在三联试模成型后,置于养护箱中养护24小时,再取出脱模。脱模过程往往也是导致试体意外损伤的过程,因此在脱模过程中脱模操作一定要轻缓,避免因敲打、磕碰、冲击导致在试块内部产生裂纹,从而使得试块的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下降,进而影响抗折强度、抗压强度的测试结果。

3.4、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对水泥胶砂强度影响

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测定原理:通过测量一定配比的水泥胶砂在试验规定振动状态下的扩展范围来衡量其流动性。

由于水泥胶砂流动度能够很好的反映水泥砂浆的可塑性, 在一定程度上其对水泥胶砂流动度的控制和测定保证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又由于胶砂流动度试验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复演性好,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减水剂减水率试验。

4、试验环境要求

试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都对水泥强度的影响很大,温度对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产生影响,温度高时水泥早期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就高,而后期强度增长率会低,相反温度低时水泥

水化缓慢,早期强度低,但因后期水化产物较致密均匀,后期强度就较高。湿度影响水泥水化作用的顺利进行,湿度较低,水泥不能正常进行水化作用,就会严重影响水泥强度的形成。因此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湿度,国家相关标准也对此作出了具体要求。

5、水泥强度试验误差分析

水泥强度的检测试验过程通常也会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果出现误差,因此必须注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其效率和质量。

(1) 误差的出现具有必然性,即便检测人员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操作,也会出现一些误差,但是检测人员的操作不规范,那么误差就会更多更大。对此检测机构对检测人员必须进行

严格的培训和考核,检测人员要树立质量标准观念,掌握国家相关标准和检测工作要求,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基本性能和操作技巧。

( 2) 重视试模质量,试验过程中如果没有对所用成型模具的装配精度、尺寸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校验,就会在试体制作后出现很多不符合要求的试件,这也必然会对试验结果产生直

接影响,因此需提高试模的精度和质量。

( 3) 仪器设备与其操作对水泥强度试验影响很大,如搅拌机和搅拌锅之间的间隙必须按标准要求进行校准调整,抗压夹具表面必须光洁保证受压面积符合标准等。因此要定期对其进行保养与故障维修,以保证仪器、设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4) 水泥胶砂振实成型时,一定要按现行ISO检验方法进行操作,试样养护要注意分类养护,按类型、按时间合理区分,按标准及时更换养护池水,并且定期进行养护箱的检定与自检。

( 5) 对试验室、试样、养护过程中的温、湿度应进行严格控制,每天都要进行准确的记录,操作人员要及时发现温、湿度的异常现象,并且及时进行调整。

( 6) 严格试验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特别是在检测结果的记录与统计中,一定要进行反复校验,以尽量减小检测结果的误差率。同时,加荷速度对水泥强度检测的影响也非常大,要使用专业的水泥强度试验机,并且对加荷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

结语

本文通过总结笔者在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实践中遇到的水泥物理性能检测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在水泥细度、凝结时间、胶砂强度、检测环节中影响测试准确性的各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建设工程检测试验室提高测试可比性、检测准确性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GB/T 1345-2005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2]GB/T 1346-201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GB 17671-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4] GB/T 2419-2005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上一篇:盾构法穿越含沼气地层施工控制技术 下一篇: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