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谨防“运动成瘾”

时间:2022-10-12 11:22:34

过犹不及,谨防“运动成瘾”

不可否认,运动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多益处:提升心肺功能,促进骨骼和肌肉增长,降低患上骨质疏松和抑郁症的风险,消除精神紧张和压力,延缓衰老等等。运动有如此多的益处,但你是否知道,运动也存在着鲜为人知的健康隐患。

成瘾后,不运动就不快乐

美国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长期坚持锻炼的人停止运动,同时将其日常体力活动降低到最低限度。试验的第二天,一些被测试者开始出现紧张、焦虑、沮丧等情绪。但恢复运动后,他们的消极情绪便得到消除,又变得愉快起来。

对这类人来说,锻炼已经变成了一个强制任务,只要不锻炼便情绪低落、焦躁易怒。运动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朋友、工作和家庭,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运动成瘾症”。

为什么运动也会成瘾?原来,运动让我们大脑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内啡肽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年轻激素”,它能令人感到欢乐和满足,甚至可以排遣压力和不快。而人体有一种奖励机制,当运动中愉悦的感觉一次次出现在大脑里,大脑就会下达再次体验的命令,这就是致瘾性。一旦对运动产生了心理和生理的依赖,甚至就像对酒精和药物一样上瘾,便有了“运动成瘾症”。

运动上瘾危害多

运动成瘾的具体表现为:运动形式单一;锻炼的重要性优于其他事务;暂停规律运动,便出现心境状态紊乱症状,恢复运动后症状减轻或消除;认为自己必须运动。

积极的运动成瘾可以促进身体健康,而消极的运动成瘾必然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伤害。

上瘾的运动者往往训练强度、时长和频率都远远高于正常运动者,所以不能为身体留出恢复的时间。在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消耗状态下,人的大脑反应能力会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容易产生疲劳、并导致失眠;过量运动不仅让人精神紧张、削弱人体免疫系统,还增加了运动受伤的机会,如骨骼和关节损伤,肌肉、肌腱或者韧带拉伤等,而且心脏病和骨质疏松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这都是对人体健康的极大伤害。

运动成瘾不仅仅会带来身体上的损害,同样会对心理产生损伤。运动让上瘾者获得良好的感觉,觉得没有运动的时候生活枯燥无味。他们还有可能对运动获得快乐的状态产生耐受性,所以需要越来越多的锻炼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而一旦不运动,他们会产生戒断反应:抑郁和焦虑。

除此以外,运动成瘾带来负面的社交效果也不可忽视:上瘾者取消约会,因为比起朋友、工作和家人,他们可能觉得锻炼更重要。即便与人共处,他们也会心不在焉,希望赶快投身于运动之中。

科学锻炼,做到张弛有度

在日常锻炼中,我们应为自己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健身计划,做到张弛有度,运动的时候谨记适可而止,受伤了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运动成瘾的有效措施包括:

1.让运动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不要过分依赖一种锻炼方法。

2.选择的运动项目最好带有一定的技术和难度,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

3.选择的项目最好具有竞争性,并且需要与别人合作才能完成。

4.要努力培养除了锻炼之外,对其他活动的兴趣,使自己感觉除了运动,生活中还有其他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普通人并非专业运动员,在保证身体和正常工作生活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适量的运动,从而强健体魄、愉悦身心,才是最恰当的方式。

上一篇:小心网上“黑外卖” 下一篇:笑对人生,老艺术家朱旭的长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