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表现主义下的艺术美学

时间:2022-10-12 11:20:52

探析表现主义下的艺术美学

摘 要:兴起于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艺术流派,正是世界正处于世纪末的恐慌之中,同时也是思想和知识处于爆炸的时代,许多艺术家都借助于自己的作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本文则以爱德华·蒙克为例,分别以“无声”之美、“隐喻”之美、“悲剧”之美这三种形式来分析蒙克作品中所流露出的“精神美学”以及“所传达的内在的信息”。

关键词:表现主义;蒙克;精神;悲剧

前言

自18世纪以来,受弗洛伊德,尼采,马克思等思想家注重个人人格、尊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抒发、以及主体性格的“主体论”等思想的影响,再加之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机械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在面临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世纪末的大恐慌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传统的学院风已经落末,各大学科的相互渗透,艺术学的发展再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了,而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产生了表现内心精神的表现主义理论,包括克罗齐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一、源于北欧的表现主义

(一)起源

这个词并不表示一个特有的风格和运动,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对这个词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一个是以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为特征的阿波罗式艺术;另一个则是以恶毒、混乱和疯狂为特征的狄俄尼索斯式艺术。而表现主义绘画特征则主要指的是狄俄尼索斯式艺术中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

风靡于德国的表现主义由之前的对后印象主义忠实的描绘现实社会转为揭示现实中最悖逆的东西,它秉承了德国重个性,重感彩,偏重主观意识的思想,在造型上,以变形强烈,线条扭曲,变形的美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

(二)爱德华·蒙克

对北欧的表现主义产生影响最大的要属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而他的一生可以用“坎坷多难”来形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疾病与发疯是守护我摇篮的黑天使”和“被死亡和疯癫追随的人”。甚至他的一生都是与疾病,痛苦,死亡相联系。在五岁那年母亲死于肺结核,而蒙克的父亲却是极度狂热的基督教信徒并且是抑郁消沉且患有精神病,这种与死亡与疾病相伴随的日子势必对他的艺术起到了决定所用,在他十四岁时他的姐姐苏菲和弟弟也相继因病去世,而唯一留下的他的妹妹却也是精神病患者。十二年后他的父亲也随即离他而去,自己的体弱多病,加上身边的亲人随即离他而去,使得他的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到后来在情感上的伤痛,更加造成了他的孤独、忧郁、内省的性格。童年记忆中的接踵而至的死亡、悲痛与绝望,都使他对死亡和痛苦有着异乎常人的敏感。他创作的画作也都是致力于挖掘人的深层情感,而不是表现一些浅层易懂的愉悦。

蒙克也曾说过:“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①他的这种真实地,深刻的,行省的表达人的内心世界,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刻拷问自己的“心灵地狱”的这种行为,亦及是把自己逼到地狱悬崖边上的“存在者” , 他宁肯忍受极度的痛苦与疯狂也不向由传统和世人编织的罗网屈膝。他是悲郁的精神体验者,尤以自我体验式的创作表达生命的脆弱和纤细,命运的多桀和跌宕。

二、“无声”之美

正如上面所说的,蒙克正式通过自己的所亲身经历的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是主观的世界,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如何通过平静的画作表达内心世界的波澜不惊,千姿百态呢?人们人们往往对容易感知的事物会感到乏味,甚至是失去兴趣,也就是说越直观的东西往往引不起太多的内心共鸣。

而蒙克的代表作《母亲之死》,单从题目上看就知道是关于死亡的一个主题,但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张近似抽象的简简单单的白色的病床,床上躺着的是苍白的母亲,母亲很瘦很瘦,并且此时母亲的眼睛已经紧紧的闭上了,似乎应该已经离开了人世,画面的近景是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男孩,面部并没有多大的悲伤之情,而唯独有的则是双手紧紧捂住双耳,并且地面却以暖色点作为基本色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死亡的场景下没有一点沉重的色调,这往往不免让人会产生新的思考,而此时小男孩似乎用双手紧紧捂住的双耳来拒绝听见那可怕的死亡之音,用以逃避母亲死亡的真正含义,或是固执的认为捂上自己的耳朵就可以躲避死亡的可怕的脚步声给我们以新的提示点,用这种寂静,无声的绘画技法来暗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显示出主人公在孩童时期突遭人生最激荡的亲情变故,未来一片空白的悲痛。

而在《the dead mother and daughter》则是以同样的题材进行创作的,暖色调的布局体现一种压抑在内心的一种刺耳尖叫的声音,唯一不同的是那个恐惧悲伤的小男孩变成了无助悲痛的小女孩,无疑这两幅作品里的孩童就是蒙克自己,用双手紧紧捂住双耳,用一种“无声”的美传达出蒙克对于母亲的眷恋和怀念,蒙克用无声地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心灵深处听觉的感受,而更多的内在含义则是出自于一个从小失去母亲温情的心灵受伤的孩子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悲伤。

三、“悲剧”之美

记得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这可以看出这里的“悲剧”不同以往我们经常说的悲剧。这里所说的更多的是从人生价值方面去理解,揭露这社会生活中并不美的,直达人们心灵深处的“精神底阴郁”的客观现实,就像蒙克自己也曾说过“以幽暗的心绪,观察浊世的情形,将隐伏在人间生活的深处的惨淡的实相,,用短刀直人地、简捷刻了出来…②”,通过“丑”的形式阐释“美”的审美视界,通过对人生悲怆主题的体会,还原社会生活的原本面貌,直逼心灵的弯窿。

论蒙克所有作品中最有代表性,最著名的当属作品《呐喊》,单从画面主题来说,一个面容消瘦近似于骷髅的人形,双手紧捂双耳,张大空洞的嘴巴和眼睛,似乎因受到极大的惊吓,面部呈现歪曲扭动的变形,仿佛听到了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全身也都跟着震动变形了,而远处的朋友也都抛下了他走向远方,此时的天空犹如一片触目惊心的火海,用以粗重对比强烈的红黄来表现,色调极其扭曲浓重,给人不祥的预感和不安的躁动,而此时的河水也随之风起云涌,随着声波向外延伸,几乎要流到画布之外,红色的天空与与水面涌动的暗紫形成冷暖、明暗对比,河水和整个宇宙都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让人感到周遭的一切也要随之翻滚呐喊起来了,使蒙克自己也产生来自心灵的压抑和对孤独的恐惧,有一种无以名状的绝望,这是来自世纪末的恐慌和焦虑,由于工业化的迅速到来,使人们内心压抑,全然不知自己的未来,吞噬着人的精神。

整幅画面运用极强的光色冲击,天空和水流扭动、交错的曲线,与桥上粗壮而挺直的斜线对比;水面两只安静的小船,与整幅画面旋转的动感对比,使安详和稳定湮没于慌恐和动荡之中,使人感觉到在抽象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中产生了听觉感应,在极度不安的情绪和痛苦的绝望中宣泄着和呐喊着,当今社会人们由于承受着来自自然、社会和个人的种种压力,而难以释放的压抑和困苦。

用以这种“丑”的形式揭示社会生存状态中本质的东西, 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丑”,是对人内在心灵的一种观照。起初人们并不接受《呐喊》的这种画面形式,认为过于丑陋,但是正是通过这种发自内心的,不被被人所理解的呐喊,才是最引人行省的,艺术只表现美的外在形式是远远不够的,丑作为人内心世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和载体,通过艺术家对感性形式进行的理性表达,而赋予艺术作品更深刻的内涵。体悟人生的悲怆主题,是蒙克艺术创作的原始驱动力,这使《呐喊》带有一种悲剧美。

结语:

通过对上述蒙克作品中“美”的几种不同的阐述,会发现艺术美在不同的作品中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表现主义下是运用绘画表达生命与存在得以契合的唯一方式,他们以别一种“美”的形式反传统,如此执着地描摹人类灵魂的肖像,并传达出艺术美在于从看似不美的画面中散发出一种特有的精神,使观者发生精神上的感动,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注 释:

①[日]土方定一.爱德华·蒙克——近代人类心灵的肖像画家.世界美术.1981(2).13-18.

②陈振尧.法国文学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上一篇:关于中国养老保险缺口的思考 下一篇:对评课的四个层面的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