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放射学特征

时间:2022-10-12 11:19:16

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放射学特征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提高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及胸部放射学资料。结果: 男46例,女32例;年龄3~14岁。主要临床表现均有咳嗽,伴发热71例(91%),气促19例(24.4%),喘息15例(19.2%),胸痛8例(17.4%);肺部有阳性体征38例(48.7%)。血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增高,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红细胞沉降率多有升高。胸部DR片表现间质浸润24例(30.8%);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29例(37.2%);肺门阴影增浓14例(17.9%);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11例(14.1%);胸部CT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阴影53例(67.9%);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56例(71.8%)患儿在住院期间复查胸片病灶吸收,其余病例出院后门诊随访4~10周内病灶吸收。12例患儿门诊随访6~9个月,查高分辨率CT(HRCT)可见马赛克灌注征象3例(25%)、单侧肺透亮度增加2例(16.7%)。结论: 支原体肺炎有一定的临床、影像学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重视该病的随访,防治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影像学; 儿童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059-01

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据文献报道,MP全球感染率达9.6% ~ 66.7%不等,已被认为是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第三位病原体[1,2],好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近年发病年龄较以往出现小年龄化的特点。肺外并发症可累及多个系统,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现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过病原学确诊的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胸部DR片、CT片以及临床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78例患儿均选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所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78例患儿中男46例,女32例,年龄3岁~14岁。临床表现上78例患儿均有咳嗽,伴发热71例(91%);22例患儿有恶心、呕吐及腹泻病征;此外还包括有胸闷、心悸、单纯性血尿及皮疹等肺外表现。诊断均符合文献标准[3]。

1. 2 方法:所有患儿均行胸部DR正侧位摄片和CT检查,并有28例患儿治疗后第2次摄片。

2 结果

2.1 X线表现7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初诊X线表现,可统计区分为4种类型:①间质浸润24例(30.8%),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厚增多,边缘模糊,部分呈网点状阴影;同时伴有局部肺透亮度降低及肺门阴影增浓等表现。②小斑片或扇形浸润型29例(37.2%),属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典型表现,肺纹理增粗、增多,两肺中、下野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薄片状影,呈斑片状或云絮状,边缘模糊、密度不均匀,应属实质与间质混合性病变;部分病变由肺门向外呈放射状、扇形延伸。其中包括胸膜反应或胸腔积液(少量)1例,并发肺门淋巴结肿大3例。③肺门阴影增浓14例(17.9%),阴影浓密、模糊。④节段或叶型实质浸润11例(14.1%),呈扇形大片状、三角形等高密度阴影,边界清晰,伴有一侧少量胸腔积液患儿3例。

2.2 CT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阴影53例(67.9%),大片阴影内可见支气管充气相20例(25.6%),两肺网状、小结节状阴影26例(33.8%),肺野呈局灶性充气不均的阴影11例(14.1%),球形病灶3例(3.84%),同时有叶或段性肺不张21例(26.9%),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9例(11.5%)。

2.3 随访情况:对胸片曾有肺不张、出院时胸片病灶未完全吸收、热程超过10d者共25例门诊随访,有10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反复咳嗽,无反复喘息和呼吸困难等临床表现。其中有12例在随访期间查高分辨率CT(HRCT),可见马赛克灌注征象3例(25%)、单侧肺透亮度增加2例(16.7%);毛玻璃阴影、局灶性支气管扩张、节段性肺不张各1例,余4例未见明显异常。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儿童各年龄组均可发病。因无细胞壁,所以作用于细胞壁的常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内酰胺类抗生素无效。大环内酯类是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临床疗效好。目前支原体肺炎的确切发病机制尚无统一认识,有两种学说:一是直接侵犯呼吸道,即病原体进入呼吸道后,与黏膜表面上皮细胞紧密附着,造成黏膜上皮的破坏,致支气管壁水肿、溃疡形成,同时引起肺间质充血、水肿和细胞浸润,炎症沿着支气管、肺血管周围发展,到达肺泡间隔,最后致肺泡上皮脱落, 发展为肺泡炎;二是认为系免疫因素起主要作用[4,5],认为肺炎支原体病原体顶端网络结构分泌的粘蛋白氨基酸序列与人体淋巴细胞具有广泛的同源性,因此,当人体免疫系统对支原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时会导致自身免疫问题,而发生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所以及时、彻底地清除病原体至关重要。X线与CT表现呈多样性,可能也与支原体感染后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有关[6]。

本组中MP肺炎的肺部X线异常率明显高于肺部体征阳性率,其表现呈多样性,病变以单侧为主,其中以下肺最多,右侧多于左侧。本组资料中最常见的胸片改变是与肺的区域分布相一致的容量减少性的阴影,这与受累部位的支气管管壁肿胀、管腔堵塞、通气不畅,导致病变区域的气体吸收,局部容量减少有关。对于大多数MP肺炎患儿胸部X线平片即可协助诊断,但部分病例临床症状不典型,胸部平片显示类似肺结核、细菌性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时,可行CT检查进一步协助诊断[7]。本组12例发现节段性肺不张,7例患儿肺野呈局灶性充气不均的阴影,提示MP肺炎存在局灶性的小气道阻塞,在治疗中应该强调祛痰剂的使用,加强呼吸道护理。支原体感染是引起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病因之一[7],Kim等[8]报道MP感染后HRCT检查可有小气道阻塞的异象,且年龄越小、抗体滴度越高,CT异常的机会越高。国内报道支原体肺炎易遗留肺不张、支气管扩张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肺部后遗症,热程、胸腔积液、病变部位和类型、肺外并发症是发生肺部后遗症的高危因素[9]。我们对25例患儿出院后随访6~9个月,也发现部分患儿存在马赛克灌注征、支气管扩张、毛玻璃阴影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影像学特点,但本组患儿均无反复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未作病理检查,尚难断定是否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但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总之,通过对78例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的X线、CT表现特点及临床资料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重视该病的随访,从而防治慢性肺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Gaillat J,Elahault A,deBarbeyrac B,et al.Community epidemiology of Chlamydia and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 LRTI in France over 29 months [J].Eur J Epidemiol,2005,20(7):643-651

[2] Nagalingam NA,Adesiyun AA,Swanston WH,et al. Prevalence of Mycoplasma pneumoniae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in pneu- monia patients in four major hospitals in Trinidad [J]. New Microbiol,2004,27 (4):345-351

[3]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4] 杨莉, 李海浪.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发病机制及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12) : 975- 976

[5] 许忠, 王艳玲, 范海波,等.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IL- 6, IL-2, SIL- ZR 水平的研究[J]. 临床儿科杂志, 2001, 19(4) : 233-234

[6] 施毅, 宁勇. 现代呼吸系统急诊医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 172

[7] Kurland G, Michelson P.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in children[J]. Pediatr Pulmonol,2005,39(3):193-208

[8] Kim CK, Chung CY, Kim JS, et al. Late abnormal findingson 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fter mycoplasmapneumonia [J]. Pediatrics,2000,105(2): 372-378

[9] 左慧敏,刘秀云,江载芳. 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后遗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08,26(7):566-570

上一篇:婚检中梅毒螺旋体的检测及流行病学分析 下一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中等卫护校“基础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