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时间:2022-10-12 11:03:05

生态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所谓生态经济,即把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二者互相促进、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的经济活动形式。生态经济是生产不断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有限的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 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形式。作为人类最早的生态理论思想家,马克思、恩格斯在“生态”一词尚未出现时,在其许多著作中,即从人的自然本性出发,充分表达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原理,并以此创立了一套生态哲学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为之后生态经济研究的繁荣奠定了深厚的思想渊源和理念基础。在我国,生态经济起步晚,对生态经济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容易在实施的过程的中产生误区。针对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增强全民的生态经济教育,让生态经济更好的为和谐社会服务。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前提和财富源泉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方能进行。”因此,“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即是说,任何生产力都是以一定的自然条件即环境为前提的,离开了自然环境,社会生产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可见,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野里,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前提的思想是清晰明确的。

与此同时,通过劳动过程的精准描述,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 自然界和劳动一起构成财富的源泉。马克思认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劳动本身不过是一种自然力即人的劳动力表现”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劳动加上自然界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

(二)尊重自然规律和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思想

马克思认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在对待自然的问题上,人类必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只有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可以减少和避免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指出:“从理论领域来说,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耗的精神食粮;同样,从实践领域来说,这些东西也是人的生活和人的活动的一部分。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马克思强调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在于说明自然界同人本身的联系,在于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不能否定自然界更不能独立于自然而存在。因此,马克思把自然界当作是人的身体的延伸,这是极富有见地的理论,在价值取向上就是说自然界对人来说就是人的身体的结构的一部分,不容忽视,不容损害。人类保护自然界和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利用自然界,就是保障人的生存,就是在积极生产人自己的活动的机能。显然,马克思关于自然界就是“人的无机的身体”的观点,包含了生态学的哲学思考,极具意义。

(三)“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思想

“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揭示的是人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过程。实质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实现了自然主义和自然界实现了人道主义”。由于“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要将自己的实践活动根植于自然系统中。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那种将自然界看作敌人,而采取一味斗争的态度,与自然界“和解”的态度,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从而使各种环境问题就能得以缓解。

二、我国发展生态经济的误区

生态经济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益, 生态环境既是经济活动的载体, 又是生产要素, 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也是发展生产力。生态经济强调生态建设和生态利用并重, 在利用时抓环境保护, 力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和保护在发展中动态平衡。总之, 生态经济是生态和经济并重、双赢的经济形式, 而不仅仅以其中之一为目标。我国一些地方却不是这样来看待生态经济的, 归纳起来有两类错误的行为, 以生态换经济的行为和以经济换生态的行为。

一类是许多地方本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山清水秀, 空气清洁, 树木繁茂, 资源丰富, 但是在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的政策下, 资源被过度开发, 空气和水被污染, 人为的痕迹破坏了自然的风光。

另一类则是该地方本来没有可以作为旅游的生态环境, 但是地方出于某种考虑, 而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生态旅游景点。对这类行为, 我们应该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如果发展生态旅游的投入能够以收益的形式回收, 那么我们不妨将这种行为看作一种投资, 该投资以产业的形式存在, 并且是盈利的, 那么我们可以支持这种投资。如果非但没有盈利反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则应该寻找更好的经济、环境双赢的经济活动。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应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和支撑点, 并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综合考虑, 实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三、增强全民生态经济教育,更好为和谐社会服务

生态经济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掌握生态环境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 和经济系统的性质及规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关系,认识生态环境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克服对生态环境冷漠无知的态度,确认与自然协调发展新观念的教育活动。

1.协调的自然观。全球都市化正在改变人类的物质和社会生活环境,加快全球的资源危机和环境恶化。诸如,人均耕地面积的锐减,水资源的日益紧张等问题使人们感到了资源所带来的压力。人类应确认生物和环境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权利和地位,从而自觉地善待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最主要的是改变自己的主体性立场。必须把人类自身的利益看作是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放弃孤立地、主观地对待人类权利的态度。

2.适度的消费观。在当今,一些人把所消费掉的东西多少,消费水平的高低,看成是事业成败和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要标志,人变成了消费机器。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极其不正确的。人类应该树立“全面的需求”与“适可而止的消费”的观念,在维持和延续环境资源的前提下有节制地消费。在生活方式方面要走生态道路;树立生态消费的新思路;包括在能源消耗、交通方式的选择、日常生活消费方式的选择等方面都要避免浪费。

3.持续的发展观。20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浪潮。但在后期,这种发展观及其实践模式受到来自经济发展自身的严峻挑战。从70年代起,社会发展的概念进入一个新阶段,“可持续发展”的新思想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深刻,其核心内容可概括为三点: 一是整体发展,即把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矛盾或利益加以整合,使之协调发展;二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子孙后代的发展;三是公平发展,包括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公平。

4.综合的效益观。以森林为例: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而且利用自身的群体效应,对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作用,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林业具有三大效益,即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在三大效益中,生态效益越来越重要,经济效益在林业中一般而言已不再占优势地位。人们必须深刻领悟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涵,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林业持续发展。

总之, 人类社会应当以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来指导经济, 走生态经济的道路。在保护自然资源、恢复生态环境、维持生态潜力的基础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上一篇:大学生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策略研究 下一篇:少数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动因及障碍研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