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与自尊关系研究进展评述

时间:2022-10-12 10:54:20

自恋与自尊关系研究进展评述

摘要:自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心理学者关于自恋领域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自恋与自尊紧密相关。近年来,随着自恋和自尊领域研究的扩展与深入,自恋与自尊关系的研究也得出了更多新结论。文章结合中西方的研究结果,评估自恋与自尊关系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自恋;自尊;关系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070-02

一、自恋的概念及结构

自恋是精神分析、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领域重要的概念之一。海因兹・科胡特抛弃传统精神分析理论,视“自恋”为一种病态人格的传统观点,重新整合“自恋”的概念,认为自恋是否表现出病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他更为强调自恋人格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健康功能。在现代非临床领域,自恋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人格构造,具有复杂性、综合性的特点,是个体对自身重要性的夸大感觉,认为自己优越于他人,是对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沉迷与专注,并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得特殊权利和优待。通常,正常的自恋在常态人群中极为普遍,是每个个体身上都不可或缺的一种人格特质,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而已。

目前,学术研究领域通常认可的有两种自恋结构,即自恋的两形式说和自恋的连续体说。基于个体在自恋人格问卷上的得分分布,从低分到高分,自恋的连续体说把自恋看作是一个连续体。不同的个体处在自恋的不同水平上,极高和极低水平的自恋都是病态的,处于中等水平的自恋符合常态化,这与临床上对自恋健康与否的划分是一致的。自恋的“两形式说”是指自恋可能存在两种形式,即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研究者认为之前用自恋人格问卷测得的很大程度上都是显性自恋,而忽略了个体身上还有另外一种形式的自恋,即隐性自恋。研究证实,显性自恋者更多地在行为上表现出自我扩张,尽管他们对他人的需求不关注或不易察觉,但是他们更倾向于需要别人的注意;而隐性自恋者在行为上则表现出更多的自卑,对他人的评价较为敏感,对生活总是持有较低的满意度。西南大学郑涌等人对大学生自恋人格的研究结论表明,显性自恋包括四个维度,分别为:权欲、特权感、优越感与自我钦羡;而隐性自恋有三个维度,分别为:特权感、易感质与自我钦羡。

基于学术领域对自恋认识的常态化,近年来国内外展开了大量有关自恋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主要包括自恋与自尊关系的研究、自恋与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自恋与人际关系(亲密关系)研究、自恋与自我提升策略、自恋与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其中,自恋与自尊的关系研究一直是自恋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

二、自尊的概念及其研究进展

自尊是个体人格结构中自我概念的核心内容,是个体对自我价值、重要性和能力等方面所持的总体评价,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学术界已达成共识。但是近年来,随着高自尊的异质性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亦需要重新认识和定位。虽然高自尊的异质性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和研究,但思考的角度和测量的工具差异,使得在高自尊的性质上也表现出较大差异。常见的高自尊有如下分类:防御的高自尊与真诚的高自尊、不稳定的高自尊与稳定的高自尊、高外显低内隐自尊与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相倚的高自尊与真正的高自尊。Kernis把真诚的、稳定的、真正的高自尊及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统称为安全的高自尊,把与之相对应的防御性、不稳定、相倚性的高自尊以及高外显低内隐自尊统称为脆弱的高自尊。有脆弱的高自尊的个体持有积极的自我感受,但当面临威胁时却表现的很脆弱,因此这类人为了维持和发展他们的“脆弱高自尊”,会熟练运用众多形式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提升策略。其实,这些策略看似在维持高自尊,实质上却是低自尊。

三、从自恋的结构看自恋与自尊的关系

以往研究显示,自恋始终与自尊正相关,这表明自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稳固。两种不同的自恋结构从不同的侧面研究了自恋与自尊的关系。从自恋连续体说来看,健康的自恋与健康自尊是同质的,而病态的自恋对应的则是脆弱的自尊。从自恋的“两形式说”来看,Rose的研究表明,显性自恋者有较高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而隐性自恋者有较低的自尊和生活满意度。王晓明、孙莎莎的研究结果却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显性自恋、隐性自恋各维度与自尊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相关,显性自恋与自尊之间是负相关,隐性自恋与自尊之间为正相关。研究结论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源于文化和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差异,这些方面值得进一步做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此外,王晓燕的研究也发现无论是显性自恋还是隐性自恋都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还可以通过自尊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林玛等人提出新的研究结论:无论是隐性自恋者还是显性自恋者,在控制自尊后都存在着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见,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和自尊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呈现一致的结论,它们与自尊的关系也验证了两种自恋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即显性自恋并不总是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隐性自恋也并非总是和更低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关。

四、自恋与异质性高自尊的关系

传统自尊与自恋关系的结论,无法解释生活中自恋者表现出的高自尊,但是却在行为上表现出对外界关注和赞美的持续高需求,这种现象显然是矛盾的。由此可见,自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是简单的线性相关。在自尊领域,近年来展开了大量的高自尊的异质性研究,自恋与自尊(特别是与高自尊)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结论,为自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更合理的解释。

(一)自恋与真诚的高自尊和防御的高自尊的关系

Schneider等学者认为,真诚的高自尊反映的是私下持有的内在积极自我感受和公开表现的积极自我感受的结合,而防御性高自尊则是公开表现的积极自我感受和内在的消极自我感受的结合。国外的研究指出自恋与防御性和非防御性的自尊都正相关。严顺琴、张宁的研究表明,自恋人格的四个维度中,权欲、优越感、自我钦羡三个因子与自尊呈显著性正相关,而特权感因子则更能较好地预测防御性的高自尊。这也证实了在自恋的四个维度中,权欲、优越感、自我钦羡因子与心理健康更多地正相关,而特权感因子则与心理健康更多地负相关。

(二)自恋与高外显低内隐自尊和高外显高内隐自尊的关系

近年来,内隐认知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内催生了与传统意识层面的自尊体系(即外显自尊)相区别的内隐自尊的研究(内隐自尊是自动加工的,意识控制以外或受意识控制较少的自我评价倾向)。外显自尊高而内隐自尊低,表明在意识的水平上持有积极的自我观念,而在无意识或较少意识的水平上却持有消极的自我价值感,高外显低内隐自尊的个体基于其潜在的自我怀疑意识对潜在的消极的评价性信息较为敏感,表现出强烈的防御性反应,而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都高的个体则没有这种很强的防御性和反应性。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结合考察可以避免仅由外显自尊考察可能存在的缺陷。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交互作用可预测自恋。内隐自尊的高低不能单独预测自恋水平的高低,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交互效应可以预测自恋是否健康,高外显自尊、低内隐自尊的个体拥有最高的自恋水平,高外显自尊、高内隐自尊的个体表现出中等的自恋水平。

综上,自恋与自尊密切相关,对两者关系的探讨必然是心理健康的永久话题,特别是自恋与异质性高自尊的关系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积累的研究成果还相当有限,自恋与稳定和不稳定的高自尊,自恋与相倚的高自尊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而这些研究既需要做跨文化的对比研究,更需要立足于本土做深入分析,充分探索自恋与自尊之间的关系,对医学心理及心理健康等领域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静,张海钟.自恋研究进展[J].精神医学杂志,2007,20(1):52-57.

[2]秦向荣.心理学中自恋理论研究述评[J].四川精神卫生,2004,17(4):248-249.

[3]Sedikides,C.,Rudich,E. A.,Gregg,A. P.,Kumashiro,M.& Rusbult,C. Are normal narcissists psychologically healthy selfesteem matter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

[4]郑涌,黄藜.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自恋人格的心理学探析[J].心理科学,2005,28(5):1259-1262.

[5]田录梅,张向葵.高自尊的异质性研究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704-709.

[6]王晓明,孙莎莎.大学生自恋、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2014,35(1):124-132.

[7]林玛,李伟,苏斌原.大学新生自恋人格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9(8):52-56.

[8]严顺琴,张宁.自恋与自尊:社会赞许性的中介作用[J].应用心理学,2009,15(1):56-61.

[9]田录梅,张建玲.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人格特质与积极情感、消极情感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23):196-200.

[10] Zeigler-Hill,V. Discrepancies between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steem:implications for narcissism and self-esteem instability[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6.

[11]梁宁建,杨福义,陈进.青少年内隐自尊与自我防卫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8,31(5):1082-1085.

上一篇:冀教版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模式的探索实践研究 下一篇:光通信专业认识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