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为佣儿做主

时间:2022-10-12 08:41:08

长辈为佣儿做主

地位错位

父母甘为佣人子女荣升主人

其实,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代替孩子打扫卫生,大学新生热衷雇人打扫宿舍,家长请保姆料理孩子的生活之类的事情,人们似乎早已见怪不怪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父母长辈与子女晚辈在家庭中的地位错位。

“这年头,有了儿子,咱就成了‘儿子’有了孙子,咱就变成了‘孙子’。”面对笔者的采访,面部表情极其复杂的老杨无奈的自嘲和叹息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现在是,家有一老,如有一草。老人就是酱盘子,儿孙们都来蘸,酱蘸完了,盘子也就扔了。”

老杨曾任某直属单位“一把手”大半辈子,家境富裕,四世同堂,儿孙绕膝,老伴儿操持家务,最多时每天吃饭近十口人,每顿炒菜七八个,生活费全由老杨支出。但是前年老杨退居二线后,收入锐减,物资匮乏,老伴儿也中风偏瘫,卧床不起,家中不再有美食佳肴,不再有香烟美酒和水果茶点,而且老太婆需要天天护理,端屎倒尿,儿孙们登门日益稀少,甚至千呼万唤也不来,弄得老杨手忙脚乱,焦虑不已,抱怨声声,哀叹连连。

现在许多家庭的“政权”“已经”崩溃”,或者正在“摇摇欲坠”,独生子女成了家庭中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他们常常颐指气使地叫长辈干这干那,家长们非但不生气,反而乐不可支,乐此不疲,甚至夸奖孩子聪明有魄力,将来一定是当官掌权的料。

大人们的“政策”越来越宽,儿孙们的“权力”越来越大,难怪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支民谣:“父亲是佣人,母亲是仆人,儿子是主人,媳妇是客人,孙子孙女是先人。”老人在家庭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他们刚刚从职业“战场”上凯旋退休,征尘未洗,又奔赴家庭事务这一“战场”,身份转成了保育员、采购员、炊事员,卫生员甚至是保姆和佣人……尊老爱幼这一优良传统现在已经被部分年轻人所摒弃,并嬗变成只爱幼不尊老,甚至是“啃老”了。“亲情都是向下的。”这句话由老人口里说出,透着深深的无奈和悲酸。

待遇悬殊

长辈穷困潦倒晚辈养尊处优

错位现象不仅出现在大城市,在偏僻农村也同样。

河南省内乡县夏馆镇胡杨村王大山老人,老两口今年已经70多岁了。生有一男两女,两个女儿出嫁后,儿子也成了家。前些年老两口既能下地劳动又能照看孙子,可以给儿子顶扛“半壁江山”,儿子就让两位老人跟自己在一起生活。

随着时光的流逝,等到给孙子也盖上了“上四下四的小洋楼”并娶了孙媳妇后,老两口也到了人生的晚秋,成了只能吃不能干的“废物”。儿子在村南路边的一块儿菜地里给老人盖起了两间小草房,让两位老人在此“安度晚年”。

王大山的老伴张氏感慨地自嘲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但愿妈妈不要老;妈妈年轻是个宝,妈妈老了像棵草。”

成才期待

父母望子成龙子女难负重托

在一次调查中,当问到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时,90%的家长回答是“孩子学习好”;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92%的家长回答是“孩子学习不好”。真难为这些做父母的,苦苦忧忧,欢喜悲戚全都系在子女的学习上了。

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和考分都知道得很清楚,但对孩子的个性、特长,心理素质等,却不甚了解。心理学家一再呼吁,过高的期望值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若再加上教育方法不当,将可能引发心理障碍,精神疾病,最常见的是孩子变得抑郁、自卑、乖戾、急躁,甚至自暴自弃。

据一项针对1500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显示,64%的学生不会做任何饭菜,52%的学生不会用洗衣机,47%的学生在家中基本上不做家务事。这种在父母怀抱里长大的孩子,养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缺乏健康的独立人格和健全的独立生活能力。如果说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降低还只是令人难过的话,那么,孩子走上社会经不起磕碰,受不了挫折,难以自立,就更是一种悲哀。

消费倒挂

父母艰苦朴素子女穷奢极侈

在物质享受挂帅的当今社会,充满各式各样的诱惑。有的家长忽视了子女品德教育,而以金钱、物质补偿,加上铺天盖地的名牌广告,令青少年盲目追求“潮,型,威”以满足虚荣感,彰显“高人一等的身份地位”,以产生过度消费的和满足。

孩子们的奢侈挥霍,使不少中老年人瞠目结舌,长辈们忧心忡忡,这种大手大脚的习惯对年轻人的今天和将来都未必是好事。

时下在中学生中最流行的是生日派对,宴请聚会,卡拉OK、旅游等等。谈到吃,许多大,中学生都表现得十分在行,不少人俨然已成了美食家,小学生也都成了品评零食的专家。一些学校附近的商家直言,学生的生意最好做,他们出手大方,从不还价,有的派头还大得很。

在穿着上,不少大、中学生都热衷于追潮流,追名牌。玩,更是当代青少年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从变形金刚到网络游戏,林林总总,浪潮真是一浪高过一浪。现在是老年人戒烟戒酒,年轻人抽烟喝酒,穿要名牌,吃必佳肴,行要打的,还哭闹着买私家车兜风。甚至出现“我爸是李刚”的网络事件,还有药家鑫案等,令人惊愕,让人心酸……

面对花钱如流水的一代新贵,不少人表示忧虑。这些甜水中泡大的、不能吃苦耐劳的年轻人,能挑起社会、历史赋予他们的重担吗?

古人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俭以养德”。养成刻苦节俭习惯,可以避奢侈,取道义,去邪心,有利培养高尚品德和坚韧意志。有道是“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纵观历史,大到邦国,小到家庭和个人,无不是兴于勤俭,败于奢靡。所以,家庭,学校和社会要联合起来,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帮助他们力戒享乐奢靡陋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文化差异

父母如同古董子女肤浅怪诞

如果将老年人与青年人分开编组,进行一次“现代流行”文化知识抢答竞赛,胜者,必定是年轻人。家中的音响、DVD、电脑,老人不会摆弄,五六岁的孙子却很在行。现代年轻人满口新名词,什么“派对”,“贴士”,“粉丝”,“PK”,从影星、歌星到球星谈个不完,却不知文天祥、李时珍为何人。老年人看青年荒诞不羁,青年看老年人如同古董。

家庭中老少虽同住一套房、同吃一锅饭,却缺乏思想交流,彼此不了解不理解,一旦认识上的差异扩大到行为上的变异,就矛盾突出,冲突加剧,小则争吵,大则家变。

现在的年轻人,写的是“火星文”,听的是“周杰伦”,说的是“黑话”,理的是“彩虹”发,穿的是奇异装……这是当今都市里掩遮不住的另类风景。

近两年来,不少家长打来热线电话,呼吁社会各界对年轻人生活状态给予关注。尽管,“肚脐装”,“五彩发”引发人们热议不休。然而,曾几何时,“我酷,我快乐”“帅呆了,酷毙了”早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口头禅和时尚风向标。至于一些青少年旱恋甚至偷尝禁果或公开同居,未婚怀孕,流产堕胎如同家常便饭,更让父母辈扼腕叹息,莫可名状。

继“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之后,“我妈嫌我”系列又开始走红网络。此外,“”的出现也很让父母懵懂惊诧。“”的本义原指“光明”。但却被现在的网络少年赋予了“郁闷、悲伤、无奈”之意。

“”透露出当代青少年对“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的另类抱怨,表明当今年轻人其实活得也有点儿“累”,比如就业难、买房难、结婚难,生儿育女难,升职难,甚至养活父母难,孝敬父母也难……因此,长辈对他们还是应该少些抱怨,多些理解,多些沟通。社会也应多些关注,多些帮助。

对策建议

青春要有“度”引导很重要

“80后”,“90后”的年轻人生活环境大体相似,他们都是独生子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长大,特别到当今“数字化时代”,接触的是全新的世界,脑袋里装满了各式各样奇特的想法,经常会做出一些张扬个性的事情。

从这批个性张扬的年轻人身上,可以反映出我们如今身处的这个社会已经进入了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但是,问题的根本却并不在于“另类”与否,张扬如何,关键在于如何把握一个“度”。

重构家庭关系重塑家庭美德

有从事妇联权益工作多年的人士说,作为家庭要教育子女尊敬父母,关心体贴父母,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增进代际感情;作为社会,应该加强对青少年一代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让道德标准和法律规范变成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养老的良好风气。

父母长辈对于当代家庭老少错位现象理当予以及时纠正,尤其是对于“啃老族”勇于“不”,以培养和斧正孩子们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念和自立自强的能力。

相关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人口流动的进一步增强,以及独生子女婚嫁生子的增多,特别是“4+2家庭”模式(独生子女夫妻要养活双方4个父母甚至还有爷爷奶奶)的出现,家庭养老举步维艰,因此今后中国理当变家庭养老为社会养老,减轻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

上一篇:怀念门前那棵枣树 下一篇:今生欠你一个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