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药之长――黄芪

时间:2022-10-12 08:14:51

益卫固表 ――免疫调节剂

记得在防治“非典”的日子里,报上刊登了上海中医专家们开出的“五味汤”:黄芪15克,白术10克,银花20克,防风10克,贯众12克。该方是由古方“玉屏风散”为基础发展而来。

无论是预防“非典”的五味汤,还是古代固表止汗防外感的玉屏风散,都是以黄芪为主药。为什么古今医家都如此器重黄芪呢?

黄芪与人参同为补气要药,二者在补脾肺气虚的应用中有许多相似的功能,但黄芪偏于补肌表卫气。例如对脾气虚弱,运化失健而致面色白光白或萎黄、倦怠乏力、纳少便溏等证,因黄芪为补益脾气之良药,故常选用,可以单味煎药或熬膏服用。若与人参(或党参)配合应用,效用更强。

黄芪和人参同用,还可以用于各种气虚所致的病证,如对气虚造成出血不易止血以及气虚生化乏源,营血不足的病证,黄芪与人参、白术、当归、枣仁等药同用,即有名的“归脾汤”。对气虚升举无力,清阳下陷,除见一般脾气虚弱症状外,还常见脱肛、胃下垂、子宫下垂等脏器脱垂症,黄芪补气升阳,与人参、白术、升麻、柴胡等同用,即“补中益气汤”。黄芪补气又有助于生血,配合当归和其他补气血的药,可用于血虚证,如“当归补血汤”。也可用于气血两虚的病证,如“十全大补汤”。

补益肌表的卫气,益卫固表是黄芪的一技之长。肌表卫气对人体有护卫作用,是人体的卫士。一旦卫气虚弱,肌表不固,则可自汗,而且易感冒风邪,出现汗出、怕风等症状。黄芪可与益气固表的白术,散风发表的防风同用,即古方“玉屏风散”。除有固表止汗作用外,现代临床用于感冒易患者,有改善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效用。药理实验研究发现,单味黄芪对机体抗体生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正常人连续服用黄芪煎剂20天后,免疫球蛋白IgM、IgE增加;连续服用40天后,免疫球蛋白IgG也明显增加。因此,黄芪在预防感冒流行方面有显著的疗效。

黄芪对免疫功能不仅有增强作用,还有双向调节作用。医药专家之所以青睐黄芪,用单味黄芪或玉屏风散防治感冒,用黄芪为主药的“五味汤”预防非典,都与黄芪增强和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及其抗菌抗病毒作用密切相关。

益气活血 ――治心脑血管病良药

自清代医家王清任创造性地运用黄芪治疗中风后遗症以后,黄芪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治疗作用被临床医药学专家日益重视。

王清任总结了历代医家关于中风病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中风半身不遂的病机是由于“气虚血瘀”的著名论点,并创立了不少疗效卓著的益气活血方剂,黄芪就是其中一味通过益气推动血行的重要药物。如《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以生黄芪四两,当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红花、桃仁各一钱组成,治中风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者。

祖国医学认为,气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虚则血行无力,营血瘀滞,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多可见有这种本虚标实、气虚血瘀的症状。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气,使气旺而促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全方功能益气活血、化瘀通络。实验研究证明,运用本方后能改善血液“黏、浓、凝”的倾向,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故不但可用于“因虚致瘀”的中风后遗症,对冠心病等其他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气虚血瘀者皆可选用。

黄芪在方中的作用不可低估。现代药理研究已证实,单味黄芪或黄芪为主药的复方可扩张机体的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的心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心肌有保护作用;并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心肌细胞对损伤性刺激的耐受力。黄芪又能抑制血小板的功能,使血小板的黏附率明显降低,抑制血栓的形成。中医专家在临床中也发现,冠心病患者属气虚血瘀者,用了黄芪制剂后血小板聚集被显著抑制,对缓解心绞痛、心悸,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T变化都有较好疗效。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用黄芪制剂治疗后,可见患者全血黏度降低,血液流变性改善,提示黄芪有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由心脑血管瘀滞所致,所以临床上使用活血化瘀方药非常普遍,然而,无论是心血管疾病还是脑血管疾病,都有虚证、实证之分,即使是实证,亦多属本虚标实,血瘀之实当化瘀宣通,本虚之证则宜扶正固本,若虚实不辨,一味祛瘀,徒伤正气,反加重病情或变生其他病证。黄芪益气固本以助推动血行,既治气虚之本,又治血瘀之标,标本兼治的优势适用于本虚标实之证,故黄芪目前广泛用于气虚血瘀的心脑血管疾病。临床上除了以黄芪为主药的“补阳还五汤”外,还新开发了不少黄芪复方制剂用于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如参芪口服液(党参、黄芪),气血注射液(黄芪、人参、当归),补心口服液(黄芪、人参、菖蒲、薤白),黄芪生脉散(黄芪、人参、麦冬、五味子),舒心宁糖浆(黄芪、当归、川芎、红花等),黄芪注射液等。

随着现代医药学对黄芪研究的深入,目前临床应用又有新的发展。黄芪又可用于慢性肾炎蛋白尿、慢性肝炎、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实验研究还证明,黄芪有促进细胞生长旺盛、延长细胞寿命的作用,能延缓老年机体功能衰退,防止或减轻疾病的进程,改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作用。

相关链接

黄 芪

【功能与主治】

黄芪生用益卫固表,利水消肿,托里排脓,敛疮生肌,可用于体弱卫虚,肌表不固,自汗盗汗,或易感外邪;气虚水肿,疮痈难溃,或久溃不敛;及气虚血瘀,中风后半身不遂等证。

黄芪蜜炙应用,补气升阳之功更著。偏用于脾气虚弱,运化失健的食少泄泻;中气下陷的久泻脱肛,脏器下垂;气虚不能摄血的崩漏、便血以及气不生血、血虚萎黄等证。

【性味与归经】

黄芪性温,味甘。归脾、肺经。

【小验方】

预防感冒流行

1.每日口服黄芪口服液2.5克,一日3次。或隔日口服黄芪15克汤剂。

2. 黄芪大枣汤。生黄芪15克,大枣10枚,煎汤,早晚分服。大枣可食用。

【茶疗方】

黄芪茶

黄芪(切成薄片)15~20克,置保温杯中,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后,即可代茶饮。饮完加水继续浸泡,次日换药。可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

(黄芪为补气诸药之首,能益元气、壮脾胃、疗虚损、抗衰老。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秋冬坚持以黄芪水代茶喝,冬季感冒次数和气管炎复发现象明显减少。)

【食疗方】

黄芪蒸鸡

嫩母鸡1只,黄芪15~30克,食盐2克,黄酒15克,葱、生姜各10克,清汤500克,胡椒粉2克。鸡宰杀后,去毛、爪、内脏,洗净,入沸水焯后冲洗沥干;黄芪洗后切段,入鸡腹内。鸡放入容器内,加葱、姜、酒、盐、清汤,上屉蒸2小时,取出加胡椒粉调味即可食用。

适用于脾虚食少,乏力,气虚自汗,易患感冒,血虚眩晕及中气下陷之久泻脱肛、子宫下垂等证。并可作病后、产后体虚及营养不良、贫血、慢性肾炎患者的药膳。

上一篇:一饭胡麻几度春 下一篇:肿瘤病人家庭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