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建令:开发商为政府作嫁衣

时间:2022-10-12 07:46:05

配建令:开发商为政府作嫁衣

北京市政府这一举措似乎给了开发商一个“舍利济贫”的好名声,然而,舍利的背后却是开发商自掏腰包为政府做了嫁衣,配建房真正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7月20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十一五”保障性住房及两限商品房住房用地规划。以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名义强制规定,在重点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区域以外所有新开发的房产项目必须按15%的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和两限房。北京市政府这一举措似乎给了开发商一个“舍利济贫”的好名声,然而,舍利的背后却是开发商自掏腰包为政府做了嫁衣,配建房真正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从职能角度讲,建立健全社会住房保障体系,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是政府的本职所在。政府通过税收等手段获得财政收入,然后通过建立保障性住房缓解房地产市场紧张的供求关系,进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政府应该做的。而对于开发商而言,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满足购房者的购房要求,最终从中获得利润是他们最根本的出发点,这是由市场本质决定的,因此无可厚非。

北京政府规定15%的配建比例无疑是将一部分保障性住房供给的任务分给了开发商,这完全等同于开发商在承担这15%房屋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要让出这15%房屋所获得的利润,以此为代价替政府承担起建设保障性住房的任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不会因为开发商承担了这项社会性的任务而扣除或核减这部分的土地费用和相关税收。可见,这样的任务转嫁就好似给开发商吃了一味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房地产市场整体呈现卖方市场的形势下,将保障性住房和两限房硬推给开发商,无疑会加大开发成本。对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开发商而言这是必须要弥补的损失,羊毛出在羊身上,开发商必然会通过其它渠道将这部分损失追回。首先,成本加大开发商必然会提高价格,将这部分损失转移到其它项目的成本上,通过提高保障性住房以外的房产项目的价格来维护自身利益不受到伤害。其次,让开发商来建这样不赚钱甚至还要赔钱的房子,也就意味着政府逼着开发商在工程运作中偷工减料。长此下去,市场中必然会出现大量劣质工程,后果可想而知。

从根本上说,政府不仅不理会市场经济的本质规律强行运用行政手段对市场加以干预,同时还用权力限制市场,并为了标榜自己硬将不具意义的限价当成了自己履行保障性住房责任的功绩,这样的行为在配建房建设的过程中又被发挥到淋漓尽致。

总之,政府的一纸“配建令”给中低收入者带来了一丝摆脱买不起房的曙光,也为自己未完成的任务找到了出路,但这只是曙光而已,不能解决寒冷的问题。同时,政府也让开发商掏腰包为自己做嫁衣,可谓一举两得。只不过我们无法统计的是这嫁衣的背后究竟还有多少人为它穿针引线。

上一篇:资讯榜 第8期 下一篇:90万元置业东四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