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小麦的启示性阅读

时间:2022-10-12 07:44:20

2009,小麦的启示性阅读

在这个炎热的六月里,中原大地上起伏的麦浪成就了人们脸上最幸福的笑容。

然而,人们忘不了这样的新闻背景:从去年10月下旬始,河南持续110多天没有有效降雨,干旱麦田最高时达到5500多万亩,其中360多万亩出现黄苗现象,50万亩麦苗濒临枯死

作为我国第一农业大省,也是第一粮食大省,河南粮食生产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连续5年夺取丰收,连续3年突破千亿斤大关,旱情肆虐之后的2009年,河南的夏粮生产有无变数?

河南小麦产量占全国小麦总产的四分之一强。2009年,河南省夏粮种植面积稳定在7930万亩以上,其中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7890万亩以上,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5006万亩,小麦总产锁定600亿斤目标。

类似的数字曾经在以往的数年间令国人刮目,而在2009年,这些数字尤其难能可贵,因为,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数十年一遇的旱象肆虐下的从容应对。是中原9800万民众坚韧博弈的诠释和见证,今天,我们并非刻意痛心回眸那场世纪之早,也并非为了局部的力不从心进行挞伐或者深省,而是为了沿着河南农业发展的纹理求解出凝结在数字里的启示性意义。

“虽有数斗玉,不如一盘粟”。历来把粮食视为重中之重的中原人民在“风不调、雨不顺”的年份,用智慧和汗水担当起了全国粮仓的责任,并打造了一张尽显福祉的答卷。

――大旱来临,河南各级政府和社会各方共投入抗旱资金14.68亿元,累计浇麦9514万亩次;省政府拨款13亿多元,在薄弱地区应急建设了一批灌溉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239万亩;

――大旱来临,河南省农业厅牵头启动了“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行动,1.38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走进了全省4.8万个行政村之后,农民适时浇水、合理施肥、防控病虫害有了科学的方向;

――大旱来临,各级涉农部门积极推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3.1万人次的培训班史无前例地趋于通俗化、简便化、群众化,极大缩短了农民的受益路径。

也许,这些只是我们浏览到的极少数页面,也许,我们甚至可以把这些很狭隘地理解为应急之作,但渐行渐近的科技知识催动了小麦的拔节和分蘖,曾经力不从心的田野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崭新内容所渲染,人们在齐心驱赶旱象的磨炼中,阅读到了自上而下应对危机的信心和力量。

诚然,百分百的完美总是民众理想的愿景,但毋庸置疑,在2009年,一个“服务性政府”的版本已经敞开胸怀接纳百姓,并任百姓品评。俗语云,“百姓心中有杆秤”,走过刚刚收割过的麦田,朴素的农民自有一份来自心底的称许。

上一篇:海东地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的成效与思路 下一篇:留守儿童,希望在很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