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格.人格.社会良知

时间:2022-10-12 07:12:34

报格.人格.社会良知

这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报界出现了不少怪东西,反映到版面上就是种种明显的歪风。《中国记者》杂志2005年第2到第4期曾经刊出过我的三篇连续评论:《评商品广告的“新闻化”现象》、《评新闻作品的“广告化”现象》和《评“我们要吃饭”》。

可是,正可谓积重难返15年时间过去了,情况几乎没有什么改观,甚至愈演愈烈。信手拈来几张报纸――“世界顶尖科技,7天激活男人肾动力”、“新年让爱来得更猛烈一些!”这样的标题出现在今年2月2日、4日《燕赵都市报》的版面头条上。

这不是新闻标题吗?然而事实上,它们是壮阳药的广告!这属于商品广告“新闻化”。

今年3月4日《河北日报》的9版与12版是一个通版,它的内文写道:在过去的一年,衡水市第二中学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戮力同心,合力奋进,各项工作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是综述性新闻报道。然而,这条新闻被“广告化”了:该校的250多张女教工头像照片,占了整整两个版面,冠以“万丈豪情创伟业,百张笑脸送祝福”的通栏大字,广告与新闻就这样纠缠在一起,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类似的东西,决计不只是出现在《燕赵都市报》和《河北日报》的版面上,而可谓近年中国新闻界,报界的常态性东西,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商品广告的“新闻化”与新闻作品的“广告化”,如此“两化”歪风的实质是什么?经济利益使然。因为我曾经与相关人等讨论,他们常常来一句“我们要吃饭”。

那么,“要吃饭”就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干?就没有了是非,就不要讲道德,就不要讲新闻要素,就不要讲社会责任了吗?这里的实质是什么?我看是“报格”的降低和自我消解。

报纸是社会的公器,决计不是、不可以是为私人效力、为小团体效力、为某种商业利益效力的东西。

有道是,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报格是由人格决定的,人格出了问题,报格不可能不出问题。

新闻工作者的人格要求,一定会有许多条。但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我认为就是四个字――“社会良知”。

比如,与记者接近的社会行当是律师,但是两者之间有泾渭分明的太区别,那就是:律师为当事人、委托人服务,记者为全社会的人服务,律师为局部真理服务,记者为全局真理服务;律师是“谁付我钱我为谁说话”,记者是“为不为你说话取决于你有没有道理,而与钱无关:有道理不给钱我也为你说话,没道理给钱我也不为你说话。不收任何人的钱”。

我当然不反对报纸刊登广告,但要有原则有道德界线:其一,广告就是某种商品的品名、功能、价格、产地、联系电话等等,不可以胡扯海吹,其二,广告不允许以新闻的形式出现,因为新闻作品有天然的社会公信力,广告只是商家把自己的商品通过媒体向社会宣传,商家通过广告没有权力也不可能获得和具备像新闻作品一样的社会公信力。因此,任何时候,广告就是广告,新闻就是新闻。广告是用金钱来换取在报纸上的权,而新闻绝对不可以,因此,广告决计不允许以新闻的形式出现在报纸或者其他媒体上!

新闻工作者这个社会职业之所以比较崇高,道理在此,报纸之所以有力量,有威信,道理也在此。

有了“社会良知”观念的确立和坚守,报界、新闻界的许多不正常现象就会失去存身之地。不然的话,“社会良知”不讲了,是非没有了,黑白不分了,包括“报格”在内的许多问题就不可能解决好,许多坏事就会泛滥成灾,那将是我们新闻界、传媒业长远发展的灾难。

上一篇:传媒视点 第7期 下一篇:广告媒介公信力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