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时间:2022-10-12 06:20:32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摘 要: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个因素综合起来,全方位,立体化地把信息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有利于贯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教学理念,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物理;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设施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技术因其直观性、生动性、高效性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化静态为动态,对分解知识难点,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的缺陷。例如,在讲解《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一节内容时,老师就播放一段“牙买加短跑名将鲍威尔再次打破男子100米世界纪录!”的视频。学生受运动激情的感染,纷纷讨论了起来,接下来老师再指导学生进行新课的学习,教学进程顺畅欢快。又比如,在讲解瞬时速度时,教师首先播放了摩托车行驶中速度表指针转动情况的视频,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学习理解瞬时速度的定义。在讲解机械振动的传播时,利用视频和音响播放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海浪澎湃的景象,让学生有了水波的基本感受,然后开展新课教学,学生处在热烈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有的时候,多媒体视频,音响代替教师口叙,创设的学习情景会更好。

例如:“多普勒效应”一节教学。引课时,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列火车从远处驶来,又远离观察者这一过程中的鸣号声,学生先被这一情景吸引,然后老师引导注意听火车在这一过程中鸣号声除了响度有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课堂里的火车声让学生聚精会神,不难发现火车的鸣号声的音调靠近观察者时变高,远离观察者时变低,此时老师引导,这种现象叫“多普勒效应”。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多媒体音响优势不可替代。

火箭的发射,太空中的完全失重现象,神舟六号发射过程,嫦娥一号发射,同步卫星在太空中的运动等科技成果,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若用多媒体顺利再现其壮观的场面,给学生更多的感官刺激,犹如身临其境一般,从而让学生心情振奋,立下抱国之志。

2.有利于学生透彻理解物理的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

一些抽象的物理内容,多媒体技术的模拟教学方法能通过二维或三维动画形式进行信息处理和图像输出,在显示屏上通过微观放大,宏观缩小,瞬间变慢,动态变化等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从动态图像中获得信息而形成鲜明的感性知识,为进一步形成概念,上升为理论知识奠定基础。如电源电动势、曲线运动的轨迹、原子核的组成,电子云、核外电子运动等。一些实验教材对实验的原理等都有较详细的介绍,但面较窄、较抽象,学生普遍反映在预习时难以掌握,使用多媒体技术,则可将实验原理,仪器使用等都以生动的动画展示出来,大大增强了理解的速度和深度,通过模拟实验后使学生学得更扎实、透彻。

3.有利于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学习也由被动变为主动。而在学生分组实验操作前可在机上作仿真实验,对实验过程、步骤、规程都预演一遍,这样不仅缩短教学环节,提高实验质量而且能锻炼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媒体辅助复习课教学,可以增加课堂的容量

用电脑制作专题复习课,习题课或总结课等课件,或用实物投影把复习提纲、知识网络、题目、试卷等内容直接展示在屏幕上讲解,可以减少抄题、解答过程和板书的时间,有利于成果积累和总结,大大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形式

1.辅助演示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教学是物理课堂教学中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式。通过演示能够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保持率。然而有些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无法在课堂上用简单的设备进行演示。如罗兰实验、光电效应实验、布朗运动、原子的能级跃迁等。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模拟演示,不但可明显直观地展示实验过程,而且可做到声、文、图并茂,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克服了实物演示现象不明显,实验失败,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不同、演示准备间长等缺点。应用多媒体技术,也可以把肉眼无法捕捉的瞬态变化缓慢地呈现在显示屏上,也可以将变化极慢的现象缩短在瞬间,使所需信息一目了然。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如在讲授横波的特点时,我们总是用水平悬挂的橡皮绳中振动的传播为例,而橡皮绳的演示又特别不容易成功,其原因与波的传播速度有关,可以把橡皮绳的横波近似地看成是张紧的弦中振动传播的模式,其波速演示时希望波速不要太大,则选择线密度大一些的橡皮绳进行实验,但一加大,橡皮绳在自身所受重力的作用下拉得更紧。即T也增大,而波速却降低不了,波速一大,学生还来不及观察,波已反射回来,演示效果差,而且细橡皮绳振动时,坐在后排的同学看不清现象,坐在旁边的同学看到的现象又有偏差。而我们用多媒体计算机来模拟演示,可以把横波的传播现象缓慢地呈现出来,同时可以利用背景和颜色处理技术,把质点振动和波的传播形象地加以区别,在演示过程中,配上适当的演讲词说明振幅与波长的概念、横波的特点、相距半波长的奇数倍或偶数倍质点振动时的相位关系等。这样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2.模拟过程

物理教学中不可避免要解答一些综合题,如电磁场应用综合题,由于这些问题往往涉及的知识点多,难点高,特别是空间思维的想象能力要求强等特点,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分析过程混乱,概念不清,进而很难完成解答。而借用多媒体模拟实验的方法,把难以想象的空间问题,进行动画呈现,把复杂的过程形象地描述出来,加深学生的感观认识,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注重适当留白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教学的表现形式,使用时一定要恰如其分,合理适当。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应适当掌握时间,不宜过长,最后适当留白,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活动空间和时间,激励学生思维,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弄懂知识。如“波的干涉和衍射”一课,在分析完干涉图样稳定性后,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若两列波频率不同,相遇时会有何现象?这个实验尽管可通过CAI模拟,但不去做,可让学生应用想象力去想象、推理、去讨论,从而得到产生稳定干涉现象的必要条件;又如“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课中,不妨通过CAI设计一个电子绕核旋转的动态模型,模拟出电子云图,告诉学生玻尔理论有其局限性,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益。

总之,要提高物理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必不可少,在教学中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加强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整合,使物理教学达到最优。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初中音乐教学 下一篇: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