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病人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10-12 06:14:55

癌痛病人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措施使癌痛病人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物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0例癌痛病人在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物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病人掌握自己所服用的止痛药物相关知识,并能积极有效预防和应对止痛药物毒副反应的发生,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癌痛;止痛药;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1)12-0220-02

药物疗法是治疗癌症疼痛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首选口服给药,此方法简便易行,避免了创伤性,有利于患者长期用药。持续的疼痛不仅影响病人的正常活动,还随时提醒病人癌的存在和面临的死亡,引起病人严重的心理变化〖1〗。正确合理地使用止痛药可帮助癌痛患者减轻痛苦,减少或避免毒副反应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反之,后果不甚严重。我科通过积极查阅文献资料,将科研结果、临床经验和患者需求相结合,制定出最佳的护理决策,运用于40例口服阿片类止痛药住院患者的护理实践中,科学地解决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40例在我科住院期间首次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的癌痛病人,其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48岁,肺癌12例,食道癌9例,胃癌8例,恶性淋巴瘤6例,宫颈癌5例。服用可待因9例,泰勒宁11例,美菲康20例。

2 调查分析

查找癌痛患者在口服阿片类止痛药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因素。

(1)心理因素:大部分癌痛病人认为使用止痛药基本是到了晚期,会成瘾,而拒绝行口服止痛药治疗,导致持续不断的疼痛,引起病人绝望、不安、烦躁的心理,对疼痛的敏感性增高。

(2)用药因素:不能够配合按时用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发现有80%的病人用药不规范,主要是由于遗忘、没有时间提示等原因造成。

(3)知识水平差异:对药物的毒副反应的预防、处理等知识欠缺。主要是由于护理人员对服药指导及健康教育不到位、患者文化水平差异等因素造成。

3 护理干预

3.1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诚恳的与病人进行交谈,耐心、仔细倾听他们的诉说,主动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分析疼痛的反复性,解释与疼痛有关的问题,强调疼痛处理的重要性,介绍成功实例,消除不正确认识,正确引导用药,解除心理障碍,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看书、听音乐、按摩、看电视、静坐行节律性深呼吸等方法分散对疼痛的注意力,满足身心需要。

3.2 给药护理:①责任护士做好服药指导,并将其内容制作成服药卡片,可以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告知用药不规范的危害性,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安全感。其他各班可进行强化宣教。②按时给药:可以由当班护理人员统一发放,或是床边提醒病人到了服药时间,并询问及观察有无不适,看服到口,整片吞服,不可截开或嚼碎。③严格交接班,及时观察与询问病人服药后的情况,服药期间,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对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及时评估,以利及时修改护理计划,为医生调整用药提供有效依据。

3.3 毒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3.3.1 胃肠道反应: 阿片类药物引起恶心呕吐一般发生于用药初期1周内,症状大多在 4~7 天内缓解,预防性使用胃复安等止吐药,大多数病人的恶心症状会在此后消失,可停用止吐药。对于重度恶心呕吐应按时给予止吐药,必要时用昂丹司琼或托烷司琼。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注意口腔清洁。便秘是阿片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仅出现于用阿片类药物初期,而且还会持续存在于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的全过程,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多进富含纤维素饮食,以促进肠蠕动, 适量用番泻叶、麻仁丸等缓泻剂。应告诉患者根据个体情况调节饮食结构、调整缓泻剂用药剂量,并且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如果患者3天未排大便就应给予更积极的治疗,如直肠内灌肠等。

3.3.2 精神神经系统: 少数病人在最初几天内可能出现嗜睡及过度镇静,也可发生于明显增加用药剂量后,常在3-5天内消失。初次使用阿片类药物时剂量不宜过高,剂量调整以25%-35%幅度逐渐增加,如果病人出现显著的过度镇静症状,应减少阿片类药物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用药量而增加用药次数,或换用其他镇痛药物,或改变用药途径,必要时可给予兴奋剂治疗。

3.3.3 泌尿系统:尿潴留的发生率低于5%,多因阿片类药物过量或同时使用镇静剂引起,应避免膀胱过度充盈,给病人良好的排尿时间和空间,诱导自行排尿,可以采取流水诱导法或热水冲洗会或膀胱区按摩法。诱导排尿失败时,可考虑导尿。

3.3.4 皮肤反应:偶尔会引起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皮肤反应,嘱患者不必紧张,停药后会好转。加强对患者的皮肤护理,反应严重时,可酌情使用抗过敏药(如息斯敏、葡萄糖酸钙等)。

3.3.5 阿片类药物过量和中毒:可能会出现呼吸抑制。严格做到按时、按量服用可有效预防。发生中毒时,迅速建立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呼吸复苏,遵医嘱静脉使用纳洛酮。纳洛酮是一种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拮抗并抑制内源性阿片肽的释放。输液速度根据病情决定,严密监测,直到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口服用药中毒者必要时洗胃。

4 统计学方法

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效果评价对比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

5 结果

①护理前后对病人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的行为影响(见表1)。

②护理前后病人发生毒副反应指数比较(见表2)。

表1

表2

6 体会

为患者实施最佳护理,是最新的医学模式下护理实践的工作模式,是护理发展的趋势,已被逐步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对于接受阿片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用药初期及过量用药时,多为暂时性和可耐受的反应〖2〗, 因此当出现相应不良反应时,首先应分析原因,排除其他原因或合并因素,给予对症治疗。通过对口服阿片类止痛药的癌痛病人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提高了病人战胜疼痛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掌握了服药注意事项和自我防护知识,有效预防和减轻毒副反应的发生,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认识、护理管理以及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全面地了解病人,使护理干预做到个体化,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姜孟丽.癌症疼痛护理进展.中华现代护理,2005,2(10):15-17

[2] 林英,潘莉莉. 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J〗. 现代医药卫生,2006, 22(12):1901

上一篇:多种局部皮瓣联合修复头面部皮肤肿瘤的护理 下一篇:电话回访在颅内动脉瘤出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