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中小学生2002-贫血状况分析

时间:2022-10-12 06:09:04

歙县中小学生2002-贫血状况分析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556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74-02

【关键词】 贫血;患病率;对比研究;学生

贫血是中小学生常见病之一,不但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而且对智力、体力及免疫功能均可造成诸多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小学生贫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歙县地处皖南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水平相对偏低,中小学生贫血防治工作尤显迫切。为掌握该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发病规律,以便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更好地指导和改进学校的体育卫生和健康教育工作,笔者对2002-2006年歙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资料来源于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县部分城乡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健康监测所得数据。根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抽取有代表性的部份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5 a共计调查学生29 555人次,其中男生17 481人次,女生12 074人次;城区学生21 556人次,农村学生7 999人次。学生血红蛋白(Hb)由检验专业人员按照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进行测定[1]。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的判定依据1972年WHO筛查贫血标准执行,即7~13岁Hb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2002-2006年共计调查学生29 555人次,检出贫血学生7 340人次,总贫血患病率为24.84%。其中2002年为32.85%(1 797/5 471),2003年为25.06%(1 533/6 118),2004年为26.17%(1 457/5 567),2005年为24.40%(1 487/6 095),2006年为16.91%(1 066/6 304)。见表1。

2.2 不同性别学生贫血患病情况 见表1。男生贫血患病率为21.93%,女生为29.05%,女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3.90,P<0.01)。男、女生贫血患病率均逐年下降,其中男生贫血患病率由2002年的30.73%下降至2006年的13.35%,女生则由2002年的35.89%下降至2006年的21.55%。

2.3 城乡学生贫血患病情况 城区学生贫血患病率为23.48%,农村为28.48%,农村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9,P<0.01)。城乡学生贫血患病率也分别由2002年的31.81%,35.81%下降到2006年的15.46%,20.89%。见表2。

2.4 不同年龄学生贫血患病情况 学生贫血患病率以7岁年龄组最高,达31.72%;而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降低,9岁组为25.67%,12岁组为23.99%,14岁组为23.69%,至17岁组降至最低为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84,P<0.01)。见表3。

3 讨论

监测结果表明,2002-2006年歙县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贫血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全国学生贫血综合防治方案》(试行)的要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0%以下)仍有一定差距,同时与周边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3]相比,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仍处较高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这一方面可能与低龄儿童存在偏食、挑食、嗜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体内激素不断增加,从而更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等因素有关,符合青少年生长发育的特点。女生贫血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与各地调查结果[4-5]一致,这可能是女生缺乏体育锻炼,大多有节食、偏食的习惯,加之女性月经期失血而又未能及时合理地补充营养所致。农村学生贫血患病率高于城区,这与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生活较为艰苦,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尤其对蛋、奶及肉类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不足有关。提示农村中小学生的贫血防治工作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针对歙县中小学生的贫血现状,笔者认为,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对预防青少年贫血的发生至关重要。建议家长、学校及有关部门紧密配合,进一步加强营养学及卫生学知识方面的培训、教育和宣传,努力降低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确保广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2.

[2] 董晓莲.浙江省德清县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88.

[3] 戴寿桂,孙中友.盐城市1985-2004年中小学生贫血状况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417.

[4] 李永,王俊武.2004年桐城市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424.

[5] 邵百万,余学峰.黄冈市部分中小学生贫血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5,26(3):210.

(收稿日期:2007-05-08;修回日期:2007-08-06)

上一篇:西双版纳州傣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 下一篇:成都市中小学生法定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