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ATEC 2007预热未来7大技术热点

时间:2022-10-12 05:11:51

CEATEC 2007预热未来7大技术热点

作为日本最大的电子产品展,近日在日本千叶县成功落幕的CEATEC 2007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一系列即将改变我们信息生活的前沿技术。与CES注重消费电子领域的概念和产品展示不同,CEATEC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展览,它会展出从底层技术到未来技术的产业链各个层次的技术,其展示的很多技术都将成为未来电子产品领域的技术方向。

纵观本次CEATEC 2007展会,我们觉得有7大热点技术最值得大家关注。这些技术不仅代表着未来的技术方向,而且都已经或者将要进入实用,它们将很快成为市场的热点技术,影响并引导未来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

亮点技术1:超薄平板显身手

正如近几年所有IT或者消费电子展一样。平板显示同样是CEATEC最大的亮点,所到之处都是由各种平板显示呈现的精彩画面。

除了LCD的LED背光源、120Hz甚至180Hz刷新率等技术热点,超薄似乎成为了平板电视在实现平面之后追逐的又一新目标,在CEATEC上来自不同厂商,不同技术的平板电视产品也是争奇斗“薄”。

LCD“薄”

竞争技术挑战LCD技术的一个方面是其厚度,不过在CEATEC上展出的LCD超薄产品,显示了LCD技术在“薄”方面的技术潜力,也为其未来市场地位增添了砝码。

日立展出了其最新的薄型LCD电视的样机,样机为32英寸产品,其厚度为1.9cm,低于此前夏普创下的2cm的厚度纪录,日立的目标是在2009年实现量产。

JVC也在CEATEC上展出了一款42英寸的薄型LCD电视,其最薄处的厚度为3.7cm,而且配置了电视信号调谐器,最厚部分也压缩到7.2cm。为厚度做出贡献的是JVC自主开发的背光灯单元,在减少背照灯厚度的同时,保证了亮度的均匀性,以使液晶模块的厚度从以往的3.53cm减小到了2.0cm。JVC计划在2008年3月上市厚度为3.7cm的42英寸LCD电视。

夏普作为LCD领域的领导厂商,也率先推出了厚度为2.0cm的LCD电视,并以此来证明显示技术领域的未来仍然是LCD。夏普早在8月份就已经展出过厚度为2.0cm的52英寸LCD电视样机,在本次CEATEC上同样展出了该样机。在该样机中内置了调谐器,其最厚部分也仅为2.9cm。夏普预计会在2010年3月之前启用即将在大阪市建设的第10代液晶面板工厂,并量产这种薄型液晶面板。

夏普还展出了采用了LED背光源,最薄部分厚度仅为2.88mm的12.1英寸液晶面板。这种面板采用在上方配置白色LED的边缘照明方式,尺寸最大可扩大至15英寸左右。

就在CEATEC结束不久,另一家主要的面板生产商LG-Philips也面向2008年了超薄42英寸120Hz LCD面板。该面板为全高清(1920×1080)标准,厚度只有约1.98cm(0.78英寸),这是在夏普、日立和JVC之后。第4家厚度在4.0cm以下的超薄LCD面板的厂商。按照LG・Philips的说法,该面板的厚度只有传统LCD电视的40%,亮度却增加了10%,而且发热量降低。它仍将使CCFL背光而不是LED背光,因此成本不会增加,不过对比度也不会有什么提升。据悉,使用该面板的电视产品将于2008年3月面市。

而存本文截稿前,中国台湾的友达光电同样也宣布开发出r厚度为2.0cm的薄型LCD面板,并通过改进光学系统解决了薄型化引起的亮度不均问题,重量也比原来减轻了2kg。该面板可应用于32英寸,37英寸及42英寸液晶电视,预计2008年第一季度即可开始量产。

OLED的希望

OLED一直是一种被寄予厚望的显示技术,除了性能优势外,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更灵活的方式和可以更薄的外形,甚至被认为是LCD技术的替代品。

在小尺寸领域,OLED技术发展得非常好。然而在大尺寸领域。尤其是电视领域,OLED技术似乎才刚刚起步。不过索尼在CEATEC期间已经明确了会于今年的12月将首款商业化的OLED电视推向市场,让我们再次看到了OLED的希望。

在CEATEC上索尼展出了这款型号为XEL-1的OLED电视,其最薄部分的厚度为3mm,为了实现这个厚度,该产品将图像处理电路、调谐器、电源电路都设计到底座部分,显示部分仅组合了面板和必需的外壳,面板自身的厚度为1.4mm,由2张0.7mm厚的玻璃底板粘贴而成,显示部分和底座部分通过支架连接。

XEL-1的分辨率为960×540,对比度达到100万:1以上,亮度为600cd/m2,色域为NTSC的110%,响应时间为微秒级。从100%至50%的亮度衰减周期为3万小时,耗电量为45W。

该产品预计上市价格为20万日元(约1.4万人民币),不过仅限于日本市场销售,月产量只有2000台。

亮点技术2:非接触式充电成新宠

在本期杂志的封面报道中,PC World将“无线充电技术”评选为“2008年后11大技术方向”之一,而采用电磁感应方式的非接触式充电技术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技术分支。在CEATEC上,非接触式充电技术同样是一大值得关注的技术热点,有3家厂商展出了相应的技术和产品。

东光展出了一套专门面向手机应用的非接触充电系统,它采用了电磁感应方式,由充电器和接受供电的手机两部分组成。通过该系统可以对手机进行5V、300mA的充电,只需2.5小时就可以完成手机充电,供电效率大约为60%~70%。在充电的同时,可以进行最大1200bps的数据交换,用以被充电手机的ID认证。

精工爱普生和村田公司也展示了联合开发的无线充电的系统样机,其采用了与东光系统相同的原理,不过其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快速充电,充电时采用高达3A的电流,仅15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手机充电。充电器和受电单元之间的传输效率可达95%以上。该非接触供电系统以精工爱普生的“AirTrans”技术为基础,这是一种而向便携终端的非接触充电系统,包括异物检测、ID认证和线圈等技术。而村田公司则提供快速充电的充电电池、模块设计、电源设计以及磁场屏蔽等技术的支持。

除了以上的两套非接触式系统的样机展示外,TDK还展出了用于非接触供电系统的铁氧体磁芯材料,具有损失小,可提高传输效率的特点。TDK还演示了采用该材料的非接触供电演示系统,演示系统中使用了TDK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和电双层电容器,该演示系统充电器和受电单元之间的传输效率约为50%,充电单元与受电单元之间距离在2cm时仍可充电。

亮点技术3:新兴电池技术即将落地

电池技术已经成为电子产品最为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很大程度将会改变未来的产品设计和应用模式。具有更长续航时间、效率更高、更加环保的新型电池技术也自然成为了本次CEATEC展上的一个热点。

东芝展出了配备了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的播放器,并表示同类产品将于2008年f前后上市。该播放器使用的电池燃料几乎全部都是甲醇,燃料可由使用者从外框侧面注入。该燃料电池的空气极设于外壳两侧,而且没有为产生的水蒸气专门设置排出口,完全采取自然蒸发的方式进行排放。除此之外,东芝还展出了配备燃料盒和燃料电池的笔记本电脑样机等产品。从东芝展出的产品看,燃料电池的确已经逐渐步入实用阶段。

TDK展出了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模块,该模块使用非烧结工艺,目前的光电转换效率为lcm2单元7,2%。在TDK的色素增感型太阳能电池中,使用氧化锌(ZnO)取代了氧化钛与色素组合,由于氧化锌可以使用低温工艺,耐热性比较差的塑料底板等也可以使用,从而显著降低了制造成本。TDK的这种太阳能电池实用化的目标日期为2010年前后。

亮点技术4:CELL内核设计助力PC影像

东芝再次拓展了Cell核心设计的应用范围,从PS3等游戏机开始向PC方向延展,这样可以在PC上充分发挥Cell的高性能,以提升视频处理等多媒体应用的体验。

在CEATEC上,东芝展出了新一代AV笔记本电脑“Qosmio”的参考样机。与上一代“Qosmio”相比,新产品配备了基于“Cell Broadband Engine”技术的媒体处理器――“SpursEngine”。SpursEngine将承担对处理器造成较大负担的影像编解码及识别工作,从而使其与前辈相比在影像处理性能方面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SpursEngine实际上是一颗配备了4个Cell的信号运算内核(SPE)的专用RISC处理器,并支持MPEG-2、MPEG-4 AVC/H,264的硬件编解码。与Cell接近4GHz的主频相比,由于定位于数字家电,因此SpursEngine的主频相对偏低,样品芯片为1.5GHz。但它也在核心单元布局设计上进行了优化,从而在电路面积上更为合理。该媒体处理器和XDR DRAM内存的底板通过PCIExpress与主板连接,以获得更为平衡的多媒体数据通道。

亮点技术5:蓝光技术初战告捷

蓝光光盘协会(Blu-ray DiscAssociation,BDA)也在CEATEC上宣布:虽然在全球市场,蓝光与HD DVD还在争斗中,但在日本市场,蓝光销量已经远远超过了HDDVD。

根据来自松下电器的相关人员介绍:在日本,蓝光光盘盒装媒体的销量远远超过HD DVD。在美国市场,蓝光光盘也胜过HDDVD。

当然在CEATEC上,展出蓝光产品的厂商数量也远远多于HDDVD,设计产品种类也很多,显示了蓝光技术未来的应用潜力。

日立甚至在CEATEC上展出了可利用蓝光光盘作为存储介质的数码摄像机,并希望能在2008年前后向市场上推出此类产品。

松下在CEATEC上同步推出了3款蓝光光盘录像机,分别为硬盘容量为1TB的DMR-BW900、500GB的DMR-BW800及250GB的DMR-BWT00。3款产品都可以实现最快4倍速的蓝光光盘刻录。另外索尼和夏普也都表示将基于蓝光的录像机。

亮点技术6:微型投影百花齐放

投影机一直是移动大屏幕显示的理想设备,随着手机等各种掌上和移动设备的流行,面向这些便携设备提供更加小巧甚至是嵌入其中的微型投影机也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技术热点,而在CEATEC 2007上,也有多家厂商展出了相应的技术,其中的部分厂商还是这个领域里的新面孔。

以色列Explay公司是微型投影机领域的先驱公司之一,在CEATEC上Explay公司展示了oio的原型机,该样机大小与手掌相当,安装有电池,亮度为7流明,分辨率为QVGA(320×240)。

oio使用了0.24英寸反射型液晶面板,红、绿色采用激光光源,蓝色采用LED光源。该公司的第2代oio产品样机也已经开发完成,只有口香糖大小,功耗目标为1W,可以嵌入手机使用,也可以作为独立投影机使用。

西铁城也在CEATEC上展示了可嵌入手机的投影模块样机,使用了曲铁城开发的发射型硅基液晶(LCOS,LiquidCrystal On silicon)面板。该样机模块高11mm,体积为5mm3,可以投射A4尺寸图像,其功耗低于1W。

柯尼卡美能达已经研制出了用于激光投影机的MEMS反光镜,利用压电元件驱动反光镜,通过作为光源的激光器进行扫描,从而投射出图像,其水甲方向上采用30kHz频率、垂直方向采用60Hz频率进行驱动扫描,其分辨率可以达到XGA(1024×768)。

其展出样品的亮度达到了12流明,公司还展出了用于笔记本电脑及手机的光学模块。模块的外形尺寸为40mm×20mm×7mm,开发目标是以30流明的亮度投射出相当于XGA的图像,目标功耗为4mW,色域达到NTSC的135%,投影图像的尺寸达到A3大小。

亮点技术7:人脸识别技术全面发展

我们已经习惯了享受数码相机上人脸识别功能带来的便利,在CEATEC 2007上展示的人脸识别系统及应用则会让个性骚扰化服务自动走向实用。

试想一下街头、大堂中的那些广告屏,如果它们能根据你的性别、年龄显示相应的广告,无论是你,还是广告主都会受益匪浅。

NEC和三菱都展示了基于人脸识别提供特定信息的系统,它们不仅可以在画面中分辨出人脸,还能判断人的特性。

NEC的FieldAnalyst软件可以通过摄像头摄的影像来识别人的面部,分析图像数据、提取面部特性并与数据库中的典型数据进行比对,以迅速确认人物的性别和年龄段。NEC表示,这个系统的性别推测正确率达90%以上,年龄层推测正确率在60%左右。

三菱展示的方案将人脸识别系统和组投影机结合起来,通过门框上的摄像头判断来人的数量、性别,以便用投影机投射相适应的店铺推荐信息。例如,如果一对男女走进门,就显示酒吧推荐,如果是单身女性,就推荐咖啡馆。

这些演示系统的识别速度很快,基本可以接受街道上密集人流的考验。但对于目前流行的中性化服装风格,其识别正确率还有待提高。

作为第8届的CEATEC展会,CEATEC 2007再次从数字融合带来的新价值技术及产品服务开始,让我们感受了最前沿的社会,生活,商务的最新体验。而我们这里捕获的7大技术亮点则更将从今后人们工作,生活的不同层面,改变我们的IT应用体现。

上一篇:开启蓝光新时代 下一篇:技术也有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