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时间:2022-10-12 04:35:46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及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摘要】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Lp-PLA2和HCY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受试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活性水平测定,采用生化技术法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测定。对两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试验组Lp-PLA2水平测量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 同型半胱氨酸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成为危及人们生命健康的一种主要疾病,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的发生人数中占有较大的比例[1]。为了有效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本文对高血压患者与Lp-PLA2血清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以及HCY检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具体临床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试验组,男46例,女44例,年龄40~75岁,平均(56.42±5.33)岁。90例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2]。按照2000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建议的标准[1]。90例患者的高血压程度分级结果为:25例为1级,31例为2级,34例为3级;危险层次分级为:27例低中危组,30例高危组,33例极高危组。选择同期在本院门诊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2~72岁,平均(56.89±5.25)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排除有免疫性疾病、肝肾疾病以及严重感染病,抽血前均未服用降压药、降脂药以及消炎镇痛类药物等。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血压测量方法 血压的测量按照国际WHO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每一位研究独享在接受测量前均坐在凳子上安静的休息5~10 min,期间不能交谈、看电视以及其他情绪波动较大的活动[2]。测量的时候上臂保持与心脏同高,连续测量3次,每次测量之间间隔2 min,测量结果取3次的平均值。

1.2.2 血样本的采集 晨起在患者空腹的状态下从肘静脉抽取2 mL血液,置入促凝管中,在室温下进行对齐离心,将血清放入EP管中,在-80 ℃的冰箱中保存。

1.2.3 检测方法 研究对象的血清Lp-PLA2活性水平测定采用ELISA法,HCY测定采用广州标佳试剂生化技术法。研究标本的测定均在同一实验室进行,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展开。

1.2.4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Lp-PLA2活性水平测定结果以及HCY测定结果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观察两者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危险分层以及血脂等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舒张压、收缩压比较 试验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研究对象各项水平之间的统计结果比较(x±s)

2.3 两组研究对象HCY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试验组HCY 10~17 mol/L,平均(13.95±4.62)mol/L,对照组5~10 mol/L,平均(7.73±4.01)mol/L,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简称EH)是一种慢性的炎性疾病,具有高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高血压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对靶细胞的损害以及内皮功能紊乱而引发的血管炎症[1]。近年来,医学研究者在心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作用以及靶器官的保护方面的研究和认识在不断的深入,同时也在不断的调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并提出了血压分层的概念,也就是说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度不同的患者对应相应水平的血压值,这就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参考和依据[2]。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简称LP-PLA2,是一种新发现的炎症因子,在之前的研究中显示,LP-PLA2的变化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密切的联系[3]。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主要基础之一,在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中具有关键作用[4]。

通过本次研究中我们可以知道,试验组的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和HCY水平测量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收缩压、舒张压的比较中也具有显著差异性,随着血压的升高,研究对象的LP-PLA2、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了较大程度的升高,这说明在高血压人群中的动脉壁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炎性反应。由此可以大胆的做出推测,LP-PLA2水平与高血压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联系,且与高血压的危险层次呈正相关的关系,在临床研究中可以将LP-PLA2水平测定结果作为对高血压进行风险评估的一个参考因素[5]。LP-PLA2参与高血压发生以及发展过程主要有两方面的分析依据:一方面,LP-PLA2作为一种炎症因子,受到炎性物质的调节,在血液中与脂蛋白颗粒结合,铜鼓水解作用产生氧化性游离脂肪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这两种产物都具有促进细胞死亡以及促进炎症发生的作用[6]。另一方面,炎症反应会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自我调节能力产生破坏作用,内皮细胞遭受破坏之后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导致高血压发生、发展[6-7]。高血压本身也对于炎症具有促进发作的作用,随着血管压力的增高,血液的流动也会加速,这就使血管内膜和血管壁增加了受损害的几率,局部的炎性反应也会随之增强[8]。另外,高血压还能够诱发内皮功能紊乱,通过多种病例生理机制使机体发生心血管疾病事件,这就导致了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通过内皮细胞的受损作用对彼此产生影响[9-10]。在LP-PLA2与各项变量统计结果之间的关系分析中发现,LP-PLA2与LDL、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危险分层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这主要是由于有80%的LP-PLA2在血液中与LDL结合在一起存在,这就能够充分解释为什么LDL在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存在的差异原因了。

而HCY作为一种含硫分子的氨基酸,在之前的研究中被证实为脑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硬化疾病、外周血管疾病等疾病发生因素中的一个危险因子。HCY可引起多种老年疾病,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壁等,导致血管阻塞,使动脉僵硬度增加,还可以对内皮的黏附功能、纤溶功能以及抗凝功能造成损害,促进血管平滑肌增殖,导致血管重构等。研究证明HCY还可以作为胰岛素抵抗的一部分,在合成和分泌增多的情况下,导致血管内皮受损、血管收缩,血流阻力增加,并对平滑肌产生刺激,促进血管壁变得肥厚,血流切应力增大,血流搏动增强,进而引发患者的血压发生升高。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血清HCY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血清LP-PLA2水平的变化与血压的变化呈正相关,有可能参与了高血压的发生以及发展过程,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高于正常人,可作为高血压疾病诊断的一个参考依据,由此可见,血清LP-PLA2水平和HCY检测在高血压疾病的诊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作为参考的依据对高血压的风险层次进行判断。

参考文献

[1]黄南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紊乱对心脑肾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D]. 汕头:汕头大学,2010.

[2]单红英,刘春霞,秋冬梅,等.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耐量异常患者一氧化氮和炎症因子影响[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1,7(2):1063-1065.

[3]曹乾,任丽,李晓东.胰岛素抵抗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介导的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动脉硬化关系[J].山西医药杂志,2011,7(3):946-947.

[4]周拥志.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反应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0.

[5]李青芳,梁江红,邓胜玲.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不稳定粥样斑块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09,5(2):253-254.

[6] Lavi S,Mc Connell J P,Rihal C S,et al. Local production of 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 and lysophosphatidylcholine in the coronary circulation:association with early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humans[J]. Circulation, 2007,2(15):72-74.

[7]王雪艳.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凌晨血压增高与动脉弹的相关性研究[D].大连:大连医科大学,2010.

[8]商丽娜,李华,杨再刚,等.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7(12):834-845.

[9]杨丽,刘寅,刘婷,等.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血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2,12(2):733-734.

[10]方根强,李皓,黄震浩,等.1461名老年患者血压波动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关系的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7(27):364-365.

(收稿日期:2014-01-17) (本文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血糖有效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妊娠结局... 下一篇: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