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真智慧写作教学论

时间:2022-10-12 12:22:21

本真智慧写作教学论

中学写作教学的地位突出。“作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应当十分重视。”[1]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在我国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即使在《课程标准》实施多年的今天,我们的语文课也仍然没有实质意义上的写作教学。

反思我国当今的高中写作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方向迷失,没有合理的目标定位。写作教学依旧是一切为了应试,目标趋向功利,培养的不是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和素养,而仅仅是一种写作的“应试技能”。人们对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也缺乏起码的认识。

二是教学“反规律”,背离写作学习之道。平时充斥课堂的大多是应试写作训练,这种应试训练除脱离学生的生活、思想与情感实际外,在写作时间和内容上具有“限制性”,在完成目标与任务上又具有“强制性”,因而客观上使得大多数学生自主话语的权利被剥夺,在“被写作”,没有写作的自由与尊严。

相当一部分课堂,写作的指导或重理论轻实践,或重技巧轻思维,或重训练轻阅读。尤其是在操作层面上,又往往是“理论先导”、“结论先行”,而不是把写作实践放在首位,有违认知规律。

在写作教学的行为方式上,又常常出现严重偏差:过于强调技能、模式,而忽视了学生的内在修养;注重语言的训练,但偏废了思维的参与;存在随意性及命题中的霸权行为,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求[2],如此等等。

三是教学乏“术”,缺少富有智慧的方法和策略。由于受诸如教学理念、教材体系、训练模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目前中学写作教学领域多数老师处于“难作为”的尴尬境地。大多数老师上作文课,除了布置写作任务,提写作要求,课后简单批阅之外,几乎“不作为”,而即使“有作为”,也还存在三大病根:伪主体观,其自主精神和内在创造精神的丧失。主要表现在命题中无“我”,导致学生“我不愿写我”、“我写的不是我”,或虽然让学生自由地抒写,但教师的批改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3]。

概言之,写作教学本真迷失,智慧缺失。因此,写作教学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我们主张在写作教学上要回归本真,彰显智慧。其核心要义是,尊重规律,返朴归真,激发潜能,讲究艺术。

“本真”强调对写作教学规律的尊重,“智慧”突出对写作教学艺术的彰显。“本真”是写作教学的根本,而“智慧”则是提升写作教学效率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一.返朴归真,给写作教学以一个合理的目标定位

我们认为,写作教学的基本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基本写作素养,提高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而不止于应试高考。

写作有两种基本形态:一种是为生命的,一种是为生存的。为生命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自主、自由;而为生存的写作,更多的是一种指令性,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和需求的写作。国外写作教学,教师大多关注的是为生命的写作;而在我国,多数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为生存的指令性写作。其实,无论是为生命的、自由的写作,还是为生存的、指令的写作,都是学生语文能力和素养的组成部分。但如果将写作教学窄化为单一的“应试技能”训练,甚至将之异化为以应试为唯一的指向,目标趋向功利,这显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因为这样的写作,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能受到抑制,没有写作的快乐与尊严,培养的只是嫁接文章的高手,滋生的是虚假的文风,这不仅违背了写作的基本规律,也背离了最起码的写作教学原则和宗旨。为此,我们需要尊重规律,回归理性,努力克服应试弊端,消除其功利影响,从而使写作教学步入正途。

其实,对写作教学目标的认识,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在《谈作文教学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早就十分富有见地作了这样的阐述:“中学写作教学所要培养的,是一个青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必须具备的一般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内容正确,文从字顺,条理清楚,明晰确切,能够如实地表达自己的有用的知识见闻,健康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这无疑也是对中学写作教学目标作的一个基本定位。

二.回归本真,遵循写作之道和教学基本规律

1.给学生以写作的自由和尊严。写作从本质上说是学生心灵的一种释放,极富精神独创特质。写作的本色是什么?北师大中文系刘锡庆教授说得极是:“作文,其实是写作主体写他的自得之见,抒他的自然之情,用他的自由之笔,显他的自在之趣。”所以,写作教学应努力营造自由写作的生态环境,“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让学生“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一句话,给学生以写作的自由与尊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并“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也才能“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4],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叶圣陶语)。

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应尽量少采用一些封闭型的命题作文形式的训练,而多一些开放性的自由写作实践。最大限度的给学生自主写作的时间与空间,真正意义上把写作的自由和自主话语的权利还给学生。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积极倡导以生为本,尊重学生个体生命,保护学生自主写作权利的写作教学,让学生享受自由写作的快乐与尊严,这理应成为我们语文同仁努力践行的写作教学理念和恪守的基本准则。

2.坚持实践第一的路径取向。写作最基本的特征是它的实践性,写作教学应坚持实践第一的路径取向。实践出真知,写作的真知无疑也源于实践。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从写作实践中来到写作实践中去,这是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不二法门。当然,我们并不否定写作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虽然是个常识,但我们至今似乎仍没有形成共识并努力去践行。从目前的写作教学实际来看,不少课堂基本背离这一常识,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突出的表现是,写作课堂是先指导后写作,亦即“理论(知识)先导”、“结论先行”,由写作理论(知识)到写作实践,于是也就形成了“先教后写”的教学程式。

表面看来,“先教后写”似乎无可非议。但只要认真审视一下,就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每次写作,在学生尚未进行写作实践之前,我们所作的一番作前指导往往是灌输式的,或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规定必须“怎么写”;或偏重于构思、章法乃至模式等技法的传授,强调应该“怎么写”。于是“限制”不少,“框框”也多了。对于前者,在没有考虑学生获取写作知识、探索写作规律的求索过程的情况下,便把必须“怎么写”的结论呈现在学生面前,这种“结论先行”的做法,不仅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索求知的价值;而后者,则又易使学生在写法上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甚至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从而落入“八股”式的怪圈。

相反,倘若是“先写后教”,效果则截然不同。实践也表明,“先写后教”比“先教后写”更为有效。

3.将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写作能力的核心是语言和思维,除语言外,写作教学应紧紧围绕思维这一核心,将思维训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防止写作教学中单纯的技术主义倾向。教育部《全日制高中语文教学大纲》(2002年4月版)在谈教学应重视的问题时强调指出:“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重视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这是写作教学的第一要著。中学写作教学,应努力革除应试写作中那种禁锢思想、固化思维,让学生言不由衷,把学生的脑袋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将写作程式化、模式化乃至套路化等弊端,从而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写作素养。

当然,在语言和思维训练的关系处理上,两者要和谐发展,切不可偏废。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放在应有的位置,也要努力摈弃重视语言训练而忽视思维训练,或重视思维训练而忽视语言训练的那种走极端的做法。

其实,思维训练无处不在,随时可行。即令是应试写作,也可化腐朽为神奇,通过有效的思维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比如,在审题能力训练中,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在立意能力训练中,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在构思能力训练中,提高思维的清晰性、灵活性和广阔性,如此等等。

三.彰显智慧,寻求写作教学的有效路径、方法和策略

对于写作教学,我们通常需要关注的是两点:“教什么”和“怎么教”,两者的关系是“道”与“术”的问题。写作教学应两者兼顾,以力求标本兼治。

写作教学的路径、方法和策略属于“怎么教”这一“术”的范畴,其探索与实践需要富有智慧。写作教学的效率取决于写作教学的路径、方法和策略。因此,充分发挥写作教学机智,重视对写作教学路径、方法和策略的探索与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1.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写作教学要有效,应首先重视训练的科学性,而科学的训练应该是系统有序的。缺乏系统有序的训练,过于盲目随意的写作乃是稳步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大忌。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写作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是,从高一到高三,学生能力的提升不是循序渐进,拾级而上,而是急功近利甚至拔苗助长。有的在高一阶段便开始对学生进行高考应试训练,而根本不顾及能力提升的梯度。为此,我们认为高中写作教学应首先考虑的是整体目标以及阶段(学段)目标的合理定位,在此前提条件下,进而以写作能力诸如立意、构思和谋篇等训练为经,文体训练为纬,纵横交织,从而构成一个既有助于发展思维,又能提升和完善表达能力的系列化训练体系。

在这方面,我国著名语文教育改革家周正逵先生集中研究了写作能力训练的“能级递进”问题,探寻到五个层级:“文字书写―造句用语―辞章构段―布局谋篇―思辨立意”。据此,他提出了从小学到高中按学段分步实施的写作能力训练规划[5]。这对写作教学训练体系的构建,给我们极其有益的启示。

2.构建理想的写作教学模式。实事求是讲,目前中学写作教学领域理想的教学模式以及具有普适性的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并不多见。一般而言,对学生的写作指导通常有这几种模式:(1)以阅读为凭借的“经典范例-借鉴”式;(2)以理论为指导的“写作知识-传授”式;(3)以实践为基础的“写作能力-训练”式。这几种模式虽各具千秋,不是相互彻底的对立排斥,但又并非尽善尽美。如何综合这几种模式的优点,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超越,构建一个“写作素养-养成”的理想模式,从而体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和素养的有效提升,无疑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

3.融“读”、“写”、“思”三位于一体。在写作指导的方法和策略上,我们要坚持将“读”、“写”、“思”三者结合。阅读本身自有相对独立的功能,我们不必过分强调阅读是为写作服务,但阅读毕竟是写作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读”与“写”的关系,努力克服写作教学中“重训练,轻阅读”的倾向。当然,事物总是辩证的,阅读之于写作,关系较为复杂,有时大量的阅读对写作水平的提高未必能够奏效。因为这种阅读通常不是真阅读,而是“伪阅读”。真正的阅读不只是“读书本”、“读经典”,更要“读生活”,这“生活”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生,毕竟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不仅如此,要想有利于写作,不仅要“读”、“写”结合,而且要“读”、“写”、“思”三位一体[6]。“思”是写作之“魂”,作文的生命力来自于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所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特别强调在“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4.重视写作规律的探索。写作教学应重视文章写作规律的探索,虽说“文无定法”,但并非无规律可循。不同的文体,其基本思路、结构章法以及写作范式就是规律,既有共性的,又有个性的。指导学生探寻、研究和揭示文章的这些写作规律(方法),并在写作实践中加以借鉴和灵活运用,也不失为有效提升写作能力和水平的理想途径。

5.关注非智力因素。写作教学不仅要关注智力因素,也要关注非智力因素,做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并重。写作的动因来自于学生的内在需求,实践表明,只有当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内驱力产生了,并对写作有了一种欲望,写作教学才有可能进入理想的状态。经验告诉我们,衡量写作教学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准不是学生“写得怎样”,而是学生“是否爱写”。写作教学中,如能让学生享有最大限度的思考与创造的乐趣,不再视写作为畏途,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并从中感悟到需要和满足,自尊和光荣,进而形成一种写作的自觉与习惯,我们也许才算真正找到了写作教学的真谛[7]。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5.

[2]李洪义,李贵田.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其改革[J].河北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1).

[3]叶黎明,郁夜琴.伪主体伪生活伪科学[J].语文教学通讯,200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4-17.

[5]周正逵.语文教育改革纵横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1.

[6]华义平.当前中学写作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1).

[7]福建师大中文系写作教研室:潘新和执笔.写作整体化教改宣言[J].语文学习,1992(5).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本真智慧写作教学研究”(编号:D/2013/02/209)的研究成果之一。】

华义平,语文特级教师,现居江苏兴化。

上一篇:得道的老巷子 下一篇:感悟生活 深情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