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松桃县打造“美丽乡村”品牌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22-10-12 12:14:37

铜仁松桃县打造“美丽乡村”品牌的调查与思考

党的十报告中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美丽贵州,是时代所需、与时俱进,任务所迫、责无旁贷。建设美丽贵州,每一个乡村就是一个细胞,只有每一个乡村细胞建设好了,才能带来整个贵州的美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形象工程建设,更是一项民心工程建设,它是硬实力建设和软实力建设的综合体,既需要经济、项目、人力的投入,也需要提升人的文化素养、增加群众精神需求、强化人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由此,“美丽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打造“美丽乡村”品牌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美丽乡村”品牌如何打造,如何让乡村产生巨大的魅力?这是当前各地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各地面临的新课题。为了建出拿得出手、叫得响亮、推得出去的“美丽乡村”亮点,打造出“美丽乡村”品牌,笔者对大兴镇星光村、正大乡新桥村、盘信镇团塘村、盘石镇芭茅村、太平营乡石榴村、大坪场镇干串村、蓼皋镇芭坳村、长兴堡镇九龙新村、迓驾镇青山村9个点进行了调研,从中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实现以点带面、辐射带动、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一、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具备的条件

通过对9个点的调研,总的来说,打造“美丽乡村”品牌趋于成熟,具备了以下条件。

(一)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面实施了“一事一议”、危房改造及改水、改厕、改灶的“三改”工程,村寨路、联户路基本硬化,实现了水、电、通讯“三通”,大部分农户住房得以改善,普遍用上了沼气。

(二)带动发展的资源丰富。“美丽乡村”建设首当其冲要保证村寨具有发展后劲,带动农村及农民富起来,调研的9个点基本有带动发展的资源基础。比如迓驾镇青山村通过修复水渠加固扩宽水库做“水”文章,配置游船,开办水上游乐园和农家乐,依托水资源打造青山文化园;大路乡后硐村有文笔塔、戴氏祠堂及风雨桥3处古建筑,有利于打造文化旅游新村。

(三)群众整体素质较高。绝大部分群众具有强烈的思发展、盼发展热情,都表示愿意竭尽全力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四)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9个点都有一套政治素质优良、办事公道正派、群众信用度高,在带头致富、率民奔富上起表率作用的村级班子,这些村级班子在推动工作中体现了高效率的执行力。

二、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存在的问题较多,最主要的有六个方面问题。

(一)农村环境“脏”。调研中发现,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在村寨中普遍存在。一是村寨垃圾处理设施缺少,农民生活垃圾均是乱扔乱放。二是村民卫生意识差。虽然部分村寨建有垃圾池,村民没有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哪里方便就往哪里扔。三是卫生保洁缺乏长效管理。绝大部分村寨没有建立卫生管理长效机制,卫生清理持续性差,农村环境保持长期整洁卫生难度特别大。

(二)村寨建设“乱”。绝大部分农村整体布局感觉很“乱”,由于村寨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农民建房随意性较大,一家一个样,到处乱建,没有按照统一的样式和集中建设,生活区、生产区、服务区没有分开。同时还存在农民建新房不拆旧房现象,村庄容貌整体上看杂乱无章,土地浪费也比较严重。

(三)农民口袋“穷”。在农村,还有较大部分农民仅解决温饱问题。多数村没有形成支柱产业,农民还是以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和外出务工所得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增收途径有限,每年所有收入除去各项开支后结余不多,甚至支出大于收入,农民可支配的钱并不多,农村贫困现象还比较严重。

(四)农户住房“空”。由于从事农业生产收益不高,有时还要靠天吃饭,外出务工所得收入远比在家从事农业生产所得收入多,有劳动力的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儿童,有的全家外出,整栋房屋没人居住。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老人的赡养、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社会的一大难题。

(五)农业产业“弱”。近几年,虽然国家投入的农业资金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得到加快,但从整体上看,农业产业还十分脆弱。主要体现在:一是规模较小,形成不了规模效益,市场竞争力弱。二是产业结构单一,只停留在原材料生产或初级加工,没有形成效益较好的产业链。三是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发展程度低。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高,收益低,大多数农民不愿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来,没有农民的大量参与,农业产业难以发展壮大,很难形成支柱产业。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差,土地产出率低,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六)精神生活“乏”。相对于物质生活而言,当前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极为贫乏。一是农村文化基础条件薄弱,绝大部分村缺少文化活动场所,更缺少必要的文娱活动配套设施。二是文艺队伍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开展的文化活动水平不高、档次较低,演出活动不丰富不精彩。三是文艺队伍唱词质量普遍偏低,难以抢占农村精神高地,农村文化不能充分发挥在教育、引导、鼓舞群众形成合力推动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三、破解打造“美丽乡村”品牌难题的应对策略

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必须紧紧围绕“生活富美、环境优美、邻里和美、言行尚美”的“四美”标准,以村庄整治为抓手、产业发展为支撑、项目建设为重点,结合实际在六个“着力抓好”上发力扎实推进。

(一)着力抓好村庄环境整治。一是对村寨内外生活垃圾进行彻底清理。二是村寨要建垃圾处理池、配垃圾清运车,农户要配垃圾桶等设施,对垃圾集中处理。三是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村庄卫生保洁、设施维护和绿化养护等工作,落实相应人员、制度、职责、经费,建立政府补助、以村集体和群众为主的筹资机制,确保垃圾、污水处理正常运行。四是加强对村内乱搭乱建的草、棚、房进行清除。五是继续实施危房改造和房屋立面改造。

(二)着力抓好村庄建设规划。打造“美丽乡村”品牌,必须坚持村庄建设规划先行,切实破除无序建设难题。一是要结合县域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布局规划。二是修编完善以中心村为重点的村庄建设规划,合理安排中心村、保留村生产、生活、服务各区块的区域布局与建设规模,明确道路、垃圾、污水、改厕、绿化等各类项目建设的时序与要求,重点做好中心村农民集中居住区详细规划编制。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打造精品村、景观带、整乡整镇等点线面相结合的区域“美丽乡村”。

(三)着力抓好农业产业发展。一是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发展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经营。推广种养结合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以农产品物流园和批发市场建设为重点,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二是提升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充分利用农村特色农业、山水资源、田园景观、地域文化和人文传统,加强统一规划,明确特色定位,加快形成以重点景区为龙头、骨干景点为支撑、“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为基础的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格局,建成一批农家乐休闲旅游主题农庄、特色乡镇、精品示范区(线)。

(四)着力抓好文明乡风培育。如果一个村没有文明乡风,就谈不上“美丽乡村”,文明乡风是“美丽乡村”的灵魂。建设“美丽乡村”必须抓好文明乡风培育。一是要根除那些与建设“美丽乡村”不和谐的陈规陋习,抵制迷信,移风易俗。二是要创新活动载体,组建村级文艺队伍,将农村孕育出许多纯朴的乡风民俗,比如勤劳善良、孝敬父母、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诚实守信、勤俭持家、自立自强、致富有道、艰苦创业等编制成农民易懂、乐听、喜看的小调、民歌、小品,让那些积极、健康、质朴的乡风得到发扬。三是要用社会主义新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抢占农村文化制高点,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让农村融入现代文明气息。

(五)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班子是带动村级发展的“火车头”,村级经济社会发展得如何,关键取决于村级班子的素质,在建设“美丽乡村”活动中,要以建设“民心党建”为抓手,将群众口碑好、社会公信度高、政治素质高、率民奔富能力强、带头致富能力强的“一好两高两强”人员选配进村级班子中去,切实提高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村级班子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上释放出应有的正能量。

(六)着力抓好示范村寨创建。选择生态环境良好、区位条件优越、产业特色鲜明、人文积淀深厚的村寨,按照丰富内涵、打造特色、形成品牌的要求,搞好规划设计,全面落实生态、产业、村庄、人文、景观等建设内容,创建一大批建设水平高、示范带动强、富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寨,在全县范围内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上一篇:澳洲味道 备受关注 下一篇:一支铅笔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