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包元宵

时间:2022-10-11 11:29:23

春节一过,转眼就是“东风夜放花千树”的元宵佳节,又要忙着包元宵庆团圆了。

元宵节始于两千多年前的汉朝,那时历法规定每年正月十五(上元)是祭祀主宰六神的“泰一神”的纪念日,《史记・乐书》就有“汉家常以正月上元祭祀泰一甘泉,以昏时夜祭至明而终”的记载。所以历代朝廷每逢元宵,必定举办祭祀大典,全城张灯结彩,通宵达旦。

至于又叫汤圆、浮圆子的元宵成为节日主要吃食的习俗,民间说法不一,但最早见诸文字记载却在宋代,《水团十六字》就记载汤圆烧煮的情况:“团团秫粉,点点麻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民间还以元宵的形状流传象征:团圆、幸福、美满的口彩。

于是,我决定把我曾经在各地吃过而至今想起还会馋涎直流的汤圆,再度亮相元宵节。

藕粉圆子

这是多年前我出差江苏盐城吃过的。将猪板油剥去薄去衣,与白糖及研碎的核桃仁、杏仁、松仁、金桔饼等捏成像玻璃弹子大小的圆珠形馅心,先在藕粉中滚粘一层,放入沸水中煮片刻,使藕粉糊化定型;捞起,再滚粘藕粉,再入沸水糊化;如此反复5次即可食用。煮好的藕粉圆子色泽浅紫透明, 咬来极富弹性,馅心滋润甘甜、幽香馥郁,别具风采。

此番元宵节我们决定也做藕粉圆子,好在家中有现成的藕粉,只要把馅心准备妥当,做起来也方便易行。

赖汤圆

是四川成都著名小吃,我慕名已久,后来碰到一次到那里出差的机会,喜出望外,下飞机就直奔赖汤圆,好不容易等到座位, 端来一碗共4只有圆、椭圆、枕头形和一头尖一头圆等不同形状的汤圆,皮色白如积雪,晶莹剔透,咬一口糯不粘牙,果然如我所猜是4种不同馅心的汤圆:分别是黑芝麻、玫瑰、金桔、豆沙4种。逐只品味,真是丰富多彩,特别是蘸着桂花和黄豆粉进食,别有奇趣。

我想此番元宵节包汤圆,只要套用藕粉圆子的馅心,再加上现今市上在现磨、现卖的黑芝麻粉,核桃仁粉作为蘸料,边蘸边吃,就能品味远在四川的赖汤圆风韵了。

武夷黑麻擂沙圆子

十年前应好友之邀到武夷山旅游,返程这天正逢元宵节,我们所住的百花岩宾馆为了让我们品尝在节日之夜才能吃到的当地特色元宵,特地改在早餐时供应的,让我们分享节日欢乐。上席的那盘堆得高高的乌黑油亮的元宵,在穿窗而入的阳光照射下,闪闪烁烁,惹人食欲大开,霎时间在座的箸点如雨,我挟之入口,顿觉甜而不腻,麻香馥郁、柔糯可口。它并无馅心,全赖擂在圆子表面的黑芝麻粉和白糖、香油增味,真是一味简单易做、美味别致的节日美点。

此番元宵节决定也让武夷黑麻擂沙圆子来席上争宠,自能赢得满席彩声。

豆腐圆子

有一年我在浙江台州表姐家过春节,她一定要留我过了元宵再回上海,盛情难却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在台州过元宵节要吃用肉丝、笋丝、香菇、虾等加米粉煮成的咸味糟羹;也做豆腐圆子。这种咸味圆子色白汤清,滑嫩爽口,滋味特好,我从未在元宵节吃过味道如此让我倾倒的汤圆,真是大开眼界。经表姐的揭秘,才知做起来并不麻烦。

原来是将肉糜中加进水发香菇、冬笋、虾米、葱姜等碎末,与盐、味精、黄酒等搅拌均匀,再左手握蘸过水的调羹;右手拿双筷子挑起小簇肉浆,放在匙中,用筷上下左右地翻腾,使肉浆翻捣成肉圆,就成为豆腐圆子的馅心,再一个个放在盘中待用。接着将在冰箱中冷冻过的冰豆腐取出用沸水解冻,撕成碎片挤干,加盐、酒、味精拌匀;使劲捏碎抓成台球大小的团状塞进馅心,搓成圆子,表面再滚粘一层面粉浆,下入沸水锅中,再转中火煮20分钟即成豆腐圆子。

以上这种用料普通,工艺简单,创意独特的佳节点心,经过试制,一炮成功怎不让我欢天喜地。

上一篇:我的小笼经验谈 下一篇:激发厨艺“新煮张”